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寿高孩之宪使四十 其一

寿高孩之宪使四十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曾请长缨廿载前,新加大纛主恩偏。宁知岁月郎潜久,犹是春秋鼎盛年。

狐矢正悬森戟库,兕觥交进斗茶天。同时九牧揆余者,多有悲歌老骥篇。

诗人董其昌的古诗

和陆伯生三首 其三

明代 董其昌

翛然避世鹿皮翁,花竹春深一亩宫。笔力转添迟晚日,赋情多在别离中。

名山大业看藏副,北海青尊肯放空。江左即今开旧社,可能乘兴与乘风。

天雄道中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欲将燕地比西湖,沃野长堤督亢图。为问黄金台上客,得寻说剑酒人无。

赋得云近蓬莱

明代 董其昌

韶光明北极,云气护蓬壶。似盖笼华阙,非烟扑御炉。

轮囷翔碧落,缭绕亘虚无。端识从龙意,辉辉映六符。

同唐元徵宫允游善权洞四首 其四

明代 董其昌

山霁气初澄,攀萝下复登。千峰攒积铁,百仞矗层冰。

溅雪看庐阜,随花得武陵。平生耽胜事,选胜却输僧。

广文有之任彭城者诗以赠行

明代 董其昌

傲吏翛然隐射宫,星轺迢递又徐东。荆湖云散千峰火,萧沛秋生大国风。

梦到吴门寻旧社,閒登汉垒笑时雄。亦知不尽谈经意,绪论还期虎观中。

赠蒋山人二首 其二

明代 董其昌

閒来倚棹吕蒙城,几度从君听鹤鸣。岁俭自饶千树橘,气豪宁食五侯羹。

酒人直许中贤圣,农话惟应较雨晴。史笔倘修高士传,蒋家今古两元卿。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二十四

明代 董其昌

渐剪茅茨渐卓庵,图书成府亦潭潭。词坛悬帜多奔北,古路先驱晨指南。

常有玉晨资赉十,未闻石户羡徵三。北来门外维舟惯,不为乘风利涉贪。

送袁微之之唐藩

明代 董其昌

相国风流去见思,君谈白马又称师。悬知蝌蚪雠今日,绝胜邹枚授简时。

怀人倘下陈蕃榻,吊古应歌梁父词。莫以京尘同宛洛,吾将重订海鸥期。

送刘侍御还朝二首 其二

明代 董其昌

昼绣萧然似荜门,经年鹏息素风存。安危正倚中台切,绣斧今看诏墨温。

宦路玄黄棋局异,边陲赤白羽书繁。忧时敢有龙文赠,不待封章请帝阍。

次韵詶叶少师台山赠行四首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东朝联事步清尘,牢落灵光亦主臣。奉诏偶然因旧学,趋班直讶邸陈人。

纷纶津邸宾僚盛,詄荡天门羽翼新。纵是枯桐蒙赏激,詶知恐异爨馀薪。

秋日泛泖四首 其四

明代 董其昌

遂作浮家海上翁,迢遥烟艇泬漻空。青螺拔地存尧市,白马凌波立梵宫。

客有入吴观欲止,吾将泛斗路非穷。不须更喻迷津筏,自得遗珠象罔中。

题曹源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后水巳非前水相,出流即是入流机。才沾一滴曹溪毒,大海红尘匝地飞。

葛赠公专祠诗 其二

明代 董其昌

左掖高名自象贤,共言表海太公先。迹因不朽堪千古,知有无涯足大年。

蘋藻并随洙水荐,丹砂或化稚川玄。辽城何日归来鹤,宁待招魂宋玉篇。

咏孟桧

明代 董其昌

爱此孟家树,森然见典型。沃根洙水润,含气峄山灵。

阅世消秦篆,参天郁鲁青。方知樗散寿,只入列仙经。

赠王大美直指

明代 董其昌

松风谡谡度霜台,好及膺门御李来。怀古忆过麋鹿苑,巡方行省雁鸿哀。

山川半入吴都赋,云梦平吞楚客才。秋水长天供綵笔,称诗一二柏梁裁。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十

明代 董其昌

端居突兀起毗岚,是处清凉现钵昙。漱石更兼芬润六,御风时见素云三。

绿天剩有书经叶,碧涧疏为洗砚潭。身隐无文真用短,试看碑板大江南。

杜日章将军榆溪钓隐图

明代 董其昌

濠梁之乐子非我,欸乃一曲秦无人。手铸黄金为少伯,头簪青笠比玄真。

胡儿饮马留泉脉,海客盟鸥问水滨。烟艇莫言空载月,半营鱼阵半垂纶。

问政山歌为太傅许老师寿

明代 董其昌

君不见问政山,错出黄山白岳间。昔日仙人留隐迹,至今白云苍树犹仙关。

上有千尺之松花作饭,下有五色之芝英可餐。嵚岑本是至人宅,服食顿回童子颜。

山中之政何足问,介弟筑室来追攀。具茨问道七圣驻,此地迎仙独鹤还。

药灶馀丹光舄奕,灵泉洗耳声潺湲。山中人兮今吕望,金粟前身语非妄。

膏泽巳遍阎浮提,经纶半出光明藏。斗杓调燮政所因,拂衣仍作山中相。

岁月赤鸟生有涯,道德青牛寿无量。道之至者以治身,仙翁何云逃劫尘。

不必鞭螭驭风始超世,巳是金马玉堂人。汾阳二十四考中书令,南华八千馀岁秋复春。

题画共十六首 其十五

明代 董其昌

乔木生昼阴,清泉响寒溜。前村杳霭中,大有雷霆斗。

题画共十六首 其十三

明代 董其昌

巘崿莲为峰,涟漪柳成浪。此中可卜居,于以遂天放。

董其昌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 37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