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璇源张郡侯却金舆颂册

题璇源张郡侯却金舆颂册

明代 董其昌

此判南山不可移,颂声宁独美双岐。即看华表含愁意,正是秦宫传胆时。

天子再传关右事,史家添入岘亭碑。却金应拜黄金赐,名姓书屏黼扆知。

诗人董其昌的古诗

寿高孩之宪使四十 其三

明代 董其昌

东海泱泱旧建牙,隼旟龙节玺书嘉。行间旗鼓高文苑,字里风霜凛法家。

盾墨磨将毫散綵,幕莲开处剑生花。虽然方叔称元老,不似冯唐遇主赊。

天雄道中 其二

明代 董其昌

莱公昔日镇天雄,锁钥关门百二重。北使也谙人物论,楼台无地仰高风。

同唐元徵宫允游善权洞四首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神功开混沌,水府亘氤氲。峡隐将飞石,岩垂欲堕云。

龙腥阴壑迥,鸟道乱泉分。今日摩厓记,知同藏史群。

上苑桃花二首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宜春苑里占春多,烂熳红霞发早柯。却忆禁林成径处,云扶步辇一经过。

读寒山子诗漫题十二绝 其十一

明代 董其昌

举著空宗便道无,如盲说象太模糊。请君自对秦宫镜,两道眉毛历历孤。

祭风台怀古

明代 董其昌

泽国驱朝节,清时抚霸图。阵云犹壁垒,燐火或菰蒲。

龙战何年事,鸿归后夜孤。繇来今古意,偏自集征途。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十九

明代 董其昌

平生挥麈解围谈,名理尤从老境谙。得失浑忘闻塞上,春秋成癖用征南。

潜虚祗用龙初九,忌满何如月出三。可道太玄犹寂寞,好玄今巳有桓谭。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二

明代 董其昌

文伯顽仙尽自兼,何须黄纸署名衔。山开窈窕藏书洞,径翳荒榛避诏岩。

老衲或来煨榾柮,橐驼尝倩护松杉。虽然豪气屏除尽,閒咏荆轲木是缄。

敕赐百官午门凉榚宴恭纪 其二

明代 董其昌

建章月晓听霜钟,有诏分甘庆泽浓。巳见铁耕归甑爨,谁知粉米补山龙。

馨香馋鼎餐英候,舄奕桓圭辑瑞容。圣主考文天雨粟,故拈糕字慰三农。

邯郸夜宿

明代 董其昌

榆关霜薄授衣初,莽莽平沙度软舆。赴阙几逢鸿渐侣,望乡犹阻雁来书。

曲生风味邢醪近,羽客差池枕梦虚。漫咏陶诗当黄菊,倦游终自爱吾庐。

送王伯高广文令南安

明代 董其昌

双旌雪后度江关,仙吏风流迥莫攀。士仰昌黎同北斗,吾从小谢忆东山。

路经剑浦双龙合,春入琴台一鹤閒。纵是官衙清若水,怀人倘寄荔枝还。

袁仪卿自征播归

明代 董其昌

间关百战后,绝域独归时。出塞今如此,逃虚意可知。

垂帘谈老易,舍筏證禅支。留取门旂姓,长惊海外夷。

西兴秋渡

明代 董其昌

秋涉试褰裳,风回海气凉。涛飞鸥外雪,林缀菊前黄。

司马游何惬,鸱夷迹未荒。山阴劳梦想,迟晚得津梁。

题璇源张郡侯却金舆颂册

明代 董其昌

此判南山不可移,颂声宁独美双岐。即看华表含愁意,正是秦宫传胆时。

天子再传关右事,史家添入岘亭碑。却金应拜黄金赐,名姓书屏黼扆知。

省耕图

明代 董其昌

融风煽时燠,东皋农事起。田畯遵时令,平秩从兹始。

沟塍纡以直,畚锸烟云里。腰镰乍刈葵,携馌齐□□。

炊黍鹑野际,熙阳鸾旂丽。京坻襜襜衣,剡剡染场履。

天近雨粟多,日临土膏美。汗漫八骏游,芜没三推址。

眷此省耕仪,风规传画史。愿置黼座前,劳农振前轨。

寿谢山持礼垣封翁仲秦五十五

明代 董其昌

闽山何处是方壶,古木云林著谢敷。芝简并疏偕隐贵,艾年犹及服官呼。

龙门创草千秋史,绛阙真形五岳图。綵服趋庭何以寿,谏垣一卷照青蒲。

题汶上路太守壁二首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寻云路公榭,招鹤路家池。记取还山客,风流此一时。

题杜日章册九首 其八 投辖馆

明代 董其昌

借箸张文成,投壶祭征虏。悠悠枕曲徒,不上莲花府。

秋夜有集得还字

明代 董其昌

逃虚城市里,踪迹远人间。结梦迷新路,题诗忆旧山。

星河低坐冷,秋色逐人还。好及清言夜,君今且闭关。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二十三

明代 董其昌

忽忆驱车过楚潭,德山犹有德山庵。岧峣鹫岭衔天半,直截牛车见佛三。

般若无知传教外,菩提非树本宗南。前身金粟维摩是,丈室相看巳罢参。

董其昌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 37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