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南乡子•客舍集唐

南乡子•客舍集唐

清代 董以宁

回首一伤神。暮雨千家薜荔村。燕子不来花着雨,黄昏。

寂寞山窗沾白云。

归思欲沾巾。雨过山城见月新。独在异乡为异客,思亲。

断续鸿声到晓闻。

诗人董以宁的古诗

望梅•七

清代 董以宁

奴年两七。比陶家天天,李家七七。风情仙韵知难并,自思量可及,十分之七。

却似天孙、几望断、新秋初七。正閒看北斗,遥挂阑干,云边横七。

空有琴弦五七。更词名天六,歌名一七。奈唱回、残月晓风,难说与韦曲,才人柳七。

简点春风,已花信、今番六七。怕年华、都似顷刻,开花殷七。

菩萨蛮•舟次集唐

清代 董以宁

一樽酒尽青山暮。雨昏青草湖边过。

沙浅浪痕交。云帆碍浦桥。

潮平两岸阔。古木疑撑月。何事与心违。潇湘人未归。

庆春时•日长

清代 董以宁

半窗阁绣,幺弦罢曲,漫火馀香。玉人此际,妆成无事,才觉日初长。

银骢何处,等閒嘶过红墙。莺簧吹转,柳绵飞起,尽日好思量。

桃源忆故人•拟代

清代 董以宁

鸳鸯枕上青山誓。话得十分容易。不料有头无尾。枉受他调戏。

知他又把前翻计。别院应还重试。暗笑那人知未。薄倖从前既。

苏武慢•佳人减膳

清代 董以宁

欲报厨娘,还呼绣婢,说是药方新忌。辛椒空荐,鱼炙非宜,镇日长餐松子。

频催举碗,时慰加餐,翻怨小鬟多事。叹春来玉板金须,一向何曾染指。

犹记得、酒分半雅,茶品三番,旧日花茵情意。情还羞述,意在无言,只向空中画字。

到得而今,玳床孤枕,香阁更无仙剂。便传来香饭,帘前呼取,雪狸来替。

眼儿媚•江上鸳鸯

清代 董以宁

初春嫩绿染香溪。鸳鸯作阵飞。迷香曲处,双双三六,若个情痴。

新来怕见离愁事,镇日并头栖。韩朋冢下,窦家机上,不肯相依。

苏幕遮•索香

清代 董以宁

燕笼涎,萦鸭篆。小袖微笼,心字春衫暖。还恐骤烟吹隔苑。

微湿蓉丸,许久烧才半。

为儿郎,述别院。索得宫香,纤手拈来颤。一点心肠终是软。

拜月还求,薄倖心儿转。

霜天晓角•辛卯除夜 其二

清代 董以宁

楚天遥阔。亲署重重驿。应说小儿痴绝,久不见、斑衣曳。

还将墨汁。自写春联帖。并书小字悬门,道以宁、谨谢客。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 其七 七夕

清代 董以宁

昨岁针楼,看儿女、筵前乞巧。曾道述、生儿愚鲁,公卿可到。

膝上抱孙閒说与,牵牛尔是痴些好。待他年、为尔娶天孙,同谐老。

秋已再,星仍皎。言犹在,人偏杳。看敝衣曝处,音容非渺。

此夕可能归白鹤,当时空望传青鸟。漫重陈、瓜果向灵帷,心如捣。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 其九 中秋

清代 董以宁

记得当初,向膝下、时时欢笑。到此际、剖菱剥芡,团圆偏好。

正待月华犹未冷,高堂已虑金风悄。命小鬟、传语早添衣,频频道。

今夜月,依然皎。今夜冷,凭谁告。念穗帷寂寞,乌鸦飞噪。

欲问冰轮回地底,可能还向慈颜照。奈夜台、一去半年馀,无消耗。

百媚娘•弈棋

清代 董以宁

小院铜镮双扣。何事堪消残酒。漫拂玉纹楸局子,赌个今宵无偶。

半局便知郎欲覆。先逐康猧走。

若使白头相守。应是橘中仙叟。一緉态盈娘子袜,输与儿家着否。

输罢犹然第二手。好比吴兴柳。

夜行船•本意

清代 董以宁

青雀舟来新水泻。正怀人、嫦娥欲下。慧山浜里,黄埠墩前,游子最宜今夜。

邻舫蝉纱窗亚亚。风过处、微闻兰麝。又还听说,月华将近,多半倚栏看也。

忆秦娥•堪讶

清代 董以宁

殊堪讶。自将阿骛无端嫁。无端嫁。留他不得,掉他不下。

眤人秋水临行泻。旧时团扇应难舍。应难舍。看他明日,耐他今夜。

苏幕遮•屏边听浴声

清代 董以宁

兔华轻,萤照冷。瞰浴潜来,转傍湘帘等。谁料银屏遮凤胫。

小玉娇憨,枉赚黄金饼。

粉应消,珠定映。唤取汤添,冷热心头省。豆蔻方挼知未竟。

半晌才看,秃袖来花径。

师师令•人前

清代 董以宁

斜簪玉导。倚玉台重照。人来故故不寒温,窣地对、镜中微笑。

正卸诨韝红欲耀。把杏衫轻罩。

等閒说遍情难告。见星眸微掉。漫将银箸拨炉灰,画个字、与伊知道。

还向屏山斜处靠。把鹦哥閒教。

孤鸾•夜泊江干,赋得梦回时酒醉后思量着

清代 董以宁

醉乡堪徙。正李白为侯,刘伶为帝。乞得酒泉,我欲移家去矣。

道遇卢生相揖,又拉入、邯郸枕里。谓我愁城三匝,到此堪回避。

忽移时画角驱蝴蝶。更欲度醉乡,大江阑止。猛看江头月,映澈芦花尾。

回想佳人何处,依旧是、愁城千里。再去苍茫难问,被三闾调戏。

沁园春•美人肩

清代 董以宁

此日鸦侵,当年丝覆,格韵偏赊。想向月凭时,削成软玉,将云护着,衬出明霞。

两两同随,双双并比,应羡风流是陆家。愁多处,似相思担尽,绕遍天涯。

每因午倦频加。便侧着、芙蓉自枕他。更昵语羞应,笑时微耸,慵情漫倚,亸处恒斜。

娇若难胜,瘦如欲脱,寒倩萧郎半袂遮。长相并,觉偎红拥翠,胜拍洪崖。

疏影•入花丛抓鬓

清代 董以宁

红凭绿映。正蜂差蝶敕,同引游兴。早起梳头,好注兰膏,新妆自看鬟影。

相携女伴寻香去,还再顾、菱花小镜。踏青苔、香印留痕,惯向花阴僻径。

懊恨花梢无状,一枝低亚处,偏近珠领。欲倩东君,诉与花神,小立碧梧金井。

前头姊妹都回望,闻娇唤、几声低应。待行行、重觅遗钗,更向曲阑閒凭。

暗香•拾堕花

清代 董以宁

绿酣红醉。奈小园一夜,花神怨怼。欲买春留,东君不受榆钱贿。

唤得落花风起,半减却、蝶粮蜂税。惊见得、满地胭脂,疑是花神泪。

何意。飘零易。待拾取片红,故枝重减。绣床相对。剪綵难教春再系。

待替落花驰檄,同索问、春风之罪。把锦囊、收拾也,蝶庵深闭。

凤凰昼上忆吹箫•即事

清代 董以宁

花浪浮春,柳烟做暝,朱门斜对蓝桥。更几重翠箔,一带红寮。

才见玉人凝坐,金猊内、一线香飘。回身处、牙签犹见,湘管才抛。

魂销。原来窗下,把萧郎旧曲,写上生绡。看书临钗脚,格韵偏饶。

因忆当初绮阁,吟成后、惯与推敲。谁怜取,赤绳难系,是处藏娇。

董以宁

董以宁

  董以宁(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161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