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奉送职方崔员外摄中丞新罗册使

奉送职方崔员外摄中丞新罗册使

唐代 窦常

帝命海东使,人行天一涯。辨方知木德,开国有金家。
册拜申恩重,留欢作限赊。顺风鲸浪热,初日锦帆斜。
夜色潜然火,秋期独往槎。慰安皆喻旨,忠信自无瑕。
发美风年髻,簪香子月花。便随琛赆入,正朔在中华。

诗人窦常的古诗

过宋氏五女旧居(宋氏女姊五人,贞元中同入宫)

唐代 窦常

谢庭风韵婕妤才,天纵斯文去不回。
一宅柳花今似雪,乡人拟筑望仙台。

北固晚眺

唐代 窦常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

哭张仓曹南史

唐代 窦常

万事竟蹉跎,重泉恨若何。官临环卫小,身逐转蓬多。
丽藻尝专席,闲情欲烂柯。春风宛陵路,丹旐在沧波。

奉贺太保岐公承恩致政

唐代 窦常

君为宫保及清时,冠盖初闲拜武迟。五色诏中宣九德,
百僚班外性三师。山泉遂性休称疾,子弟能官各受词。
不学铸金思范蠡,乞言犹许上丹墀。

立春后言怀招汴州李匡衙推

唐代 窦常

闲斋夜击唾壶歌,试望夷门奈远何。每听寒笳离梦断,
时窥清鉴旅愁多。初惊宵漏丁丁促,已觉春风习习和。
海内故人君最老,花开鞭马更相过。

晚次方山精舍却寄张荐员外

唐代 窦常

楚腊还无雪,江春又足风。马羸三径外,人病四愁中。
西塞波涛阔,南朝寺舍空。犹衔步兵酒,宿醉在除东。

奉送职方崔员外摄中丞新罗册使

唐代 窦常

帝命海东使,人行天一涯。辨方知木德,开国有金家。
册拜申恩重,留欢作限赊。顺风鲸浪热,初日锦帆斜。
夜色潜然火,秋期独往槎。慰安皆喻旨,忠信自无瑕。
发美风年髻,簪香子月花。便随琛赆入,正朔在中华。

之任武陵,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刘员外禹锡

唐代 窦常

杏花榆荚晓风前,云际离离上峡船。江转数程淹驿骑,
楚曾三户少人烟。看春又过清明节,算老重经癸巳年。
幸得柱山当郡舍,在朝长咏卜居篇。

早发金钩店寄奚十唐大二茂才

唐代 窦常

出门山未曙,风叶暗萧萧。月影临荒栅,泉声近废桥。
岁经秋后役,程在洛中遥。寄谢金门侣,弓旌误见招。

茅山赠梁尊师

唐代 窦常

云屋何年客,青山白日长。种花春扫雪,看箓夜焚香。
上象壶中阔,平生醉里忙。幸承仙籍后,乞取大还方。

途中立春寄杨郇伯

唐代 窦常

浪迹终年客,惊心此地春。风前独去马,泽畔耦耕人。
老大交情重,悲凉外物亲。子云今在宅,应见柳条新。

故秘监丹阳郡公延陵包公挽歌词

唐代 窦常

卓绝明时第,孤贞贵后贫。郤诜为胄子,季札是乡人。
笔下调金石,花开领搢绅。那堪归葬日,哭渡柳杨津。

谒诸葛武侯庙

唐代 窦常

永安宫外有祠堂,鱼水恩深祚不长。角立一方初退舍,
拟称三汉更图王。人同过隙无留影,石在穷沙尚启行。
归蜀降吴竟何事,为陵为谷共苍苍。

凉国惠康公主挽歌

唐代 窦常

玉立分尧绪,笄年下相门。早加于氏对,偏占馆陶恩。
泪有潜成血,香无却返魂。共知何驸马,垂白抱天孙。

奉使西还早发小涧馆寄卢滁州迈

唐代 窦常

野棠花覆地,山馆夜来阴。马迹穿云去,鸡声出涧深。
清风时偃草,久旱或为霖。试与惸嫠话,犹坚借寇心。

求自试

唐代 窦常

仙禁祥云合,高梧彩凤游。沈冥求自试,通鉴果蒙收。
文墨悲无位,诗书误白头。陈王抗表日,毛遂请行秋。
双剑曾埋狱,司空问斗牛。希垂拂拭惠,感激愿相投。

七夕(一本有寄怀二字)

唐代 窦常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
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项亭怀古

唐代 窦常

力取诚多难,天亡路亦穷。有心裁帐下,无面到江东。
命厄留骓处,年销逐鹿中。汉家神器在,须废拔山功。

酬舍弟牟秋日洛阳官舍寄怀十韵

唐代 窦常

幼为逃难者,才省用兵初。去国三苗外,全生四纪馀。
老头亲帝里,归处失吾庐。逝水犹呜咽,祥云自卷舒。
正郎曾首拜,亚尹未平除。几变陶家柳,空传魏阙书。
思凌水际鹤,言甚辙中鱼。玉立知求己,金声乍起予。
在朝鱼水分,多病雪霜居。忽报阳春曲,纵横恨不如。

谒三闾庙

唐代 窦常

君非三谏寤,礼许一身逃。自树终天戚,何裨事主劳。
众鱼应饵骨,多士尽餔糟。有客椒浆奠,文衰不继骚。
窦常

窦常

  窦常(746~825),字中行,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大历十四年,登进士第。贞元十四年,为淮南节度使杜佑节度参谋,后历泉州府从事,由协律郎迁监察御史里行。元和中,佐薛苹、李众湖南幕,为团练判官、副使。入朝为侍御史、水部员外郎。八年出为朗州刺史,转夔、江、抚三州刺史,后除国子祭酒致仕。诗入《窦氏联珠集》,《全唐诗》存诗26首。与其兄弟牟、群、庠和巩并称“五窦”。

► 2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