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寿寺丞唐丈

寿寺丞唐丈

宋代 度正

维时皇舆驻吴门,三光五岳之气元未分。
钟而为木为杞梓,结而为玉为瑶琨。
先生独得之,表里何粹温。
渊然之学妙今古,浩然之气充乾坤。
探月窟,蹑天根,朝蟠木,夕崑崙。
超轶绝尘有如此,馀子瞠若谁追奔。
纷纷何所知,骇叹空云云。
君不见蔡家太师倡绍述,当时流毒并鸡豚。
鲁国抱其学,屹如中岳尊。
又不见秦家太师握和议,群邪暡暡迷天伦。
紫微于是时,横身扶正论。
天公下监世忠义,畀以斯道昌其孙。
胡不游东观,胡不游西崑。
胡为尚婆娑,万里乘朱轓。
依然不磷缁,炯炯超尘昏。
昔尧登彭叟,历佐周与殷。
后来磻溪翁,辛勤晚策勋。
况兹才之难,典刑谅谁存。
玉律回孟陬,瑞气如云屯。
请赋嵩高篇,万口同一言。
愿公上玉堂,愿公登金门。
功成名遂归乡枌,贱子年年开金樽。

诗人度正的古诗

奉送游子正监簿解嘉定郡绂赴利漕诗

宋代 度正

中兴人物烂如星,西海之滨起一经。
皇极虚怀咨谠直,远人却立宇仪形。
回天万宇光冲斗,夹日一心梦绕庭。
何草不黄风雨后,更看老柏独青青。

至喜亭诗

宋代 度正

扁舟三峡备艰难,幸脱风波魄未安。
山已陵夷成赔嵝,水无约束渐瀰漫。
半天堤柳垂人暖,满地江梅怯岁寒。
坎坷一生何所用,它年湖海一渔竿。

今春大震电雨雹南峰无之黄梦得诗来有天意因

宋代 度正

仲春戊申日之夕,牛羊下来犹未毕。
回风烈烈涨黄壤,阴云冲冲蒙白日。
腾光初觉火烧空,打屋乍疑天陨石。
出门愁见荒山径,高卧徒惊堕四壁。
尝闻正直天所佑,又闻豪横天所疾。
盲风怪雨岂徒然,颠倒横纵未遑卹。
老农惨怛心欲死,群蛙号呼兴自逸。
那知杀菽困黔首,但指嘉禾歌赤舄。
何人漫读周官书,更笑深山间小艗。

制置侍郎阁学台座俯从乡论营求胜地改建贡闱

宋代 度正

中兴诏下九重天,分建科场贡蜀贤。
急就佛宫嫌北面,载开儒馆堕西偏。
得人自昔英才盛,择地于今气象全。
多士深思公雅意,要收鸿硕副详延。

送别罗坚文

宋代 度正

共席胜冠日,分头既仁年。
许身要到圣,论德未能贤。
岁月于何驻,工夫在力肩。
有言堪记忆,随处是耕佃。

哀射洪陈隐居

宋代 度正

忆昔牝晨日,孤忠贯日星。
川流平处静,山色本来青。
浩浩何终极,嗟嗟尚典型。
我思人不见,极目涕双零。

寿寺丞唐丈

宋代 度正

维时皇舆驻吴门,三光五岳之气元未分。
钟而为木为杞梓,结而为玉为瑶琨。
先生独得之,表里何粹温。
渊然之学妙今古,浩然之气充乾坤。
探月窟,蹑天根,朝蟠木,夕崑崙。
超轶绝尘有如此,馀子瞠若谁追奔。
纷纷何所知,骇叹空云云。
君不见蔡家太师倡绍述,当时流毒并鸡豚。
鲁国抱其学,屹如中岳尊。
又不见秦家太师握和议,群邪暡暡迷天伦。
紫微于是时,横身扶正论。
天公下监世忠义,畀以斯道昌其孙。
胡不游东观,胡不游西崑。
胡为尚婆娑,万里乘朱轓。
依然不磷缁,炯炯超尘昏。
昔尧登彭叟,历佐周与殷。
后来磻溪翁,辛勤晚策勋。
况兹才之难,典刑谅谁存。
玉律回孟陬,瑞气如云屯。
请赋嵩高篇,万口同一言。
愿公上玉堂,愿公登金门。
功成名遂归乡枌,贱子年年开金樽。

赋张袁州隐斋三首

宋代 度正

少时见敲搒,濈濈背欲汗。
及壮事州县,稍稍觉不惮。
由来只一心,今昔非异见。
君子远庖厨,夫岂恶刍豢。
长恐恶今熟,此道出无间。
是隐乃在我,扁榜安用办。
君侯退归来,此意却无限。

益昌书怀

宋代 度正

熙宁使者今何在,元佑师臣去不归。
独对江山舒望眼,悠然天际见云飞。

奉挽近故制置侍郎畏斋先生吴公 其三

宋代 度正

当年王事急,盛夏叹驰驱。振铎宣皇化,登车礼硕儒。

薛公推一范,张老得三苏。扰扰成何事,千年美意俱。

贺张仪立弄璋

宋代 度正

弄月吟风泮水湄,几回占喜误蛛丝。
三鱣讲罢争传易,一鲤祥开想学诗。
天傅梅花凝蝶粉,春归柳叶画蛾眉。
何时得践凌云约,领略山中一段奇。

留题濂溪书堂

宋代 度正

千载斯文傥可求,暮春春服共行游。
向人鱼鸟都和乐,满眼溪山只恁幽。

送唐宗道制干赴阙探韵得书字

宋代 度正

妙年璧水充丰储,一日变化拖长裾。
五色神彩丹凤好,一襟和气春风如。
东薄扶桑略牛斗,西游陆海环坤舆。
诏书奕奕九天下,云程冥冥一步初。
吾君选士作舟楫,岂特文馆雠诗书。
曩时党论既喧哄,往往儒学遭驱除。
鄙哉小夫自贻戚,因循封植成痈疽。
祖宗在天实启佑,忽然溃决今无馀。
虽然四体已清泰,无奈元气犹空虚。
调和脉络勿草草,整顿罅漏当徐徐。
咨询刍尧下谤木,收召耈老来安车。
堂堂国势傥前定,蠢蠢强敌谁侮予。
明时得意好展尽,书生长虑元非疏。
毋为袖手事缄嘿,愿以正论开宸居。
岂惟民亩望芘赖,亦有草泽思吹嘘。
江头送客重感慨,勉之行矣毋踌躇。

遂茶使赵伯川赴阙

宋代 度正

三王垂世何煌煌,诗书所称周尤长。
虽云积累日源远,其实本支由宗强。
内环旦奭扶九陆,外列毛原镇四方。
宣王中兴恢大业,复有虎臣如鹰扬。
卜年过历前未有,邈哉夏商矧汉唐。
后家揖逊古舜禹,建宗作屏周成康。
巍乎神庙有遗训,作而新之进厥良。
振振信厚皆麟趾,翽翽羽仪多凤凰。
扶持天日岂易事,往岁一段尤辉光。
无何谗口乱白黑,至欲疏远空藩墙。
天相宗社迄感悟,重惟孤立当懲创。
有伟丈夫在远外,是尝拒贼贼莫伤。
渊洪胸次自磊磊,慷慨颜貌真堂堂。
吾君想象日已久,急下诏书来取将。
旁招俊乂第一义,理乱之机戒履霜。
名世之卿夫岂少,贵戚之卿人所望。
有怀器业得施用,感激为赋维城章。

寿外舅富顺赵使君

宋代 度正

天家积庆如江河,千枝万叶鲁卫毛。
声名赫赫照今古,骨相飘飘多俊髦。
惟安懿王迈种德,当时庙社遗勋劳。
本支百世端未艾,绵绵瓜瓞更崇高。
只今中兴得旦奭,夹辅日月参夔皋。
自馀材德踵相望,磊落抱负皆英豪。
或持皮帛登台省,或奉符竹分旌旄。
金川丈人最后出,平生力学勤持操。
高谈奥论不可到,一洒万字无停毫。
聊将圭撮试当世,已被天语加崇褒。
从此公道更开泰,未必奔走悬三刀。
念昔南宫陪俊翮,偶附骥尾辞蓬蒿。
因蒙顾盼被收录,得拜门下恩则叨。
自怜薄命薄如叶,十年再尔吟离骚。
世间情态已百转,每叹慈爱终坚牢。
今逢佳节揆初度,欲荐眉寿酬甄陶。
丈人丈人听我语,我语憔悴空啾嘈。
白圭三复古亦少,缁衣改为今可遭。
人言恺悌必富贵,恺悌富贵何由逃。
不愿归来一尊酒,但愿努力登三鳌。
我欲执鞭追壶中之日月,荐海上之蟠桃。

送后溪先生龙门赋别

宋代 度正

皇帝龙飞庆元元,尽收耆旧为羽翰。
谁生党论中譁諠,一日剪落堪悲酸。
谓曲为直忠为奸,谓麟为虎鸱为鸾。
朱刘章陈坐讥弹,彭吕继之何摧残。
自从阿衡扃九原,至今草木犹衔冤。
馀波滔天如惊湍,一落其中无全安。
五年天子御金銮,恭己南面朝衣冠。
有一新进当谏垣,前言刘某入祠官,
乞加竄逐风朝端。天子曰噫子甘盘,
须发雪白心甚丹。徒居房陵圣恩宽,
公心怡然无怨颜。秋风萧萧零露漙,
浮云散开雨脚乾。公今度栈车北辕,
有客越境追征鞍。天之降材良独难,
达则致君穷立言。曩时夫子投杏坛,
删诗定书传渊骞。春秋一字诛黄泉,
万世贼乱心胆寒。子舆赋归辞惠宣,
仁义七篇皆肺肝。伏羲六画义深玄,
文王明之当忧患。降周迄孔世莫传,
东溪先生抽关键。发挥绝学穷根源,
惜哉遗藁今未完。先生乱思真奇观,
庶几后生窥成编。君王旧学非终捐,
愿言珍重勤加餐。

正同诸丈钱别制干郎中

宋代 度正

春风来户牖,春雨过庭隅。
揽袂送征车,去去不须臾。
借问何人斯,玉立美且姝。
庆历丞相孙,太学学为儒。
一日上震怒,大奸伏其辜。
议者不深计,但惟和是图。
直欲函其首,而往献匈奴。
君言国大柄,不过赏与诛。
况此非常刑,何言归之欤。
日月天之经,山河地之枢。
纲维在名分,臣子当力扶。
大义傥一失,自今难枝吾。
此事如君家,曾老姑之夫。
又如和议初,编修澹斋胡。
精诚贯金石,勇气激顽懦。
北庭闻此言,何敢更凶愚。
公卿顾之叹,识者空嗟吁。
有如此英才,一第岂足污。
便当司献纳,朝夕赞庙谟。
奈何遗之外,沈浮在江湖。
应聘入宾筵,万里来成都。
我昔闻其名,英声震八区。
今幸见其面,堂堂六尺躯。
胸中浩无际,万卷储经郛。
开口论世事,不讦亦不谀。
况兹当才难,所怀真所须。
奉檄过西鄙,敢惮历崎岖。
西州号陆海,剑外颇焦枯。
男耕饥不粟,女蚕寒不襦。
连年难丰登,今其庶矣乎。
抚摩劝薄敛,劳来先蠲逋。
疾苦得上闻,欢声沸道涂。
褰裳韩信溪,去就想不拘。
徘徊萧何堰,万斛收赋租。
酾酒李固墓,九原傥可呼。
再拜武侯祠,武侯伊吕徒。
事业虽不就,千载悬规摹。
一力扶汉鼎,初若甚区区。
北震于曹魏,东连于孙吴。
驯致河洛间,南望携箪壶。
传记尚可考,遗迹应未芜。
曩闻张忠献,初官敛版趋。
殷勤严先生,赠言良非迂。
具云今汉中,二士山泽癯。
引之与为友,道义相涵濡。
以此忠献公,德业日敷腴。
驾言过汉中,愿毋疾其驱。
世固不乏士,安知今也无。
邂逅或相遇,提携与之俱。
引领星桥边,云间望归凫。

梦得学士贤表惠寄蕨芽小诗驰谢聊发一粲

宋代 度正

陟彼南峰采蕨芽,筠篮驰送簇英华。
东君迸出非无意,救活饥肠几万家。

呈晏制干二首

宋代 度正

忆昔归来自建溪,徘徊拟岘访前题。
江山秀伟钟灵杰,文物光辉绅斗奎。
历数儒绅真冀北,推源宗派孕江西。
凤雏骥子今如许,称兕公堂傥许跻。

制干判院初度载临谨以梅起兴赋三绝句为斯文寿一笑幸甚 其二

宋代 度正

冰魂玉质映霜林,四月飞成点点金。遥想清香能止渴,应知此意可为霖。

度正

度正

宋合州人,字周卿,号性善。光宗绍熙元年进士。为国子监丞,极论李全必反,献镇压之策。官至礼部侍郎。尝从朱熹学。有《性善堂稿》。► 9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