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余周郎中见寄

和余周郎中见寄

宋代 范纯仁

宦游从昔各艰难,方寸宁禁百虑干。忧患早催颜鬓老,风波回念骨毛寒。

词场久托平生契,酒席方陪此日欢。致主庇民嗟晚矣,只堪相约挂尘冠。

诗人范纯仁的古诗

和阎灏重阳见赠二首 其一

宋代 范纯仁

秋怀多感怯清笳,判向西风醉帽斜。塞上星霜人易老,幕中谈笑酒偏嘉。

金英浮酒稠于蚁,丹叶妆林远似花。身健几逢佳节在,登临尤更惜年华。

题李子高虞部园四首 其一

宋代 范纯仁

今时难得是高人,里社因君俗愈醇。松竹渐成风月好,只应终日听韶钧。

次韵韩侍中游兴庆池

宋代 范纯仁

两奉清欢到碧塘,再游无奈惜春光。莎匀古岸添新绿,蝶绕残花采旧香。

佳木引阴交翡翠,疏林迸笋补筼筜。从容赏遍西园景,化国偏知日月长。

效宫词体上文太师十绝 其二

宋代 范纯仁

太师还政异寻常,前殿铺张册礼忙。入对谁知年八十,身轻拜舞谢吾皇。

鹧鸪天·腊後春前暖律催

宋代 范纯仁

腊后春前暖律催。日和风软欲开梅。
公方结客寻佳景,我亦忘形趁酒杯。
添歌管,续尊罍。更阑烛短未能回。
清欢莫待相期约,乘兴来时便可来。

和君实南园独酌三首 其二

宋代 范纯仁

寒食三春气候深,落英榆荚满墙阴。未甘密叶成翠幄,不爱黄花如散金。

寄辛化光

宋代 范纯仁

疏閒心迹久相亲,一别江城两见春。身若孤鸿长慕侣,道非尺蠖敢求伸。

优游岁月空尸禄,明润溪山不染尘。尊酒从容皆胜景,欠君来作席中宾。

蜀郡范公景仁挽词三首 其二

宋代 范纯仁

伊洛相逢日,忠贤盛集时。游从敦气义,唱和若埙篪。

汉嗣资商老,尧章忆后夔。云亡时共惜,不独故人悲。

赴郑郎中宴集

宋代 范纯仁

卧锦仙郎久卜居,满床书史日康娱。邀朋欲走趋斋阁,不厌尘埃俗客无。

和刘孝叔吏部见寄

宋代 范纯仁

一自淮阳阻见贤,俄惊壮齿变衰年。宦游嗟我身名玷,早退输君福寿延。

别后童颜应不改,何时醉袂复相连。白头犹忝山城守,常愧君恩未尽宣。

和文潞公归洛赏花

宋代 范纯仁

公从帝所享钧天,归及三春景物妍。洛鲤烹鲜随玉馔,姚黄开晚待琼筵。

身同五福居周分,心似南风助舜弦。花木只堪供暂赏,直须嵩少伴长年。

和李敷察推即席感旧二首 其一

宋代 范纯仁

相逢同榜盛当年,喜复君来对此筵。花下莫辞频把酒,月中曾是共登仙。

左迁还有粗官乐,晚达何妨秀句传。得失已看如塞马,苦心劳力亦徒然。

安之家庭甘结实三首 其二

宋代 范纯仁

遮藏霜雪免摧残,绿实初垂未满栏。想见主人珍惜意,一回出户一回看。

寄持正都官按部嘉眉

宋代 范纯仁

使者观风过晚春,逢山应暂柅征轮。云埋雪岭铺银界,日射金仙照碧津。

千里讴谣民足食,万家水竹地无尘。未能结驷相从去,簿领空嗟绊此身。

和持国听琵琶二首 其二

宋代 范纯仁

须知绝艺好娱宾,能使知音作伯伦。累月应将笞乐籍,恐公重作独醒人。

和韩子华相公同游王君贶园二首 其一

宋代 范纯仁

隅陪旌旆纵春游,好景偏销倦客愁。红杏都开如趁赏,夭桃欲坼尚含羞。

和持国谢见招游湖二首 其一

宋代 范纯仁

乐天向老占青蛾,裴令高年欲听歌。拟假红妆助欢醉,莫嫌宾主白髯多。

酬持国携具见访之作

宋代 范纯仁

两家契义世难伦,老去相逢意愈亲。衰暗岂能宣上化,高闲空惜致尧人。

论交白社逾三纪,接武黄扉近十春。终日追陪何所乐,从容言笑尽天真。

同成都尹吴仲庶运判韩持正会饮

宋代 范纯仁

宦游鲜宁居,未定即奔走。踰年官岷峨,较昔已云久。

所喜风物繁,联职多旧友。平生道义心,相期各白首。

公馀事招寻,谈笑共尊酒。时方积雨歇,凉气生户牖。

红蕊照平池,苍烟羃高柳。清欢正萧散,离思已纷纠。

后遇复何乡,此乐能再不。念初抚遐氓,力薄颜亦厚。

饱历风波危,仅脱虎狼口。何当挂尘冠,杖屦醉林薮。

俯仰适所愿,荣利亦何有。世故浩难必,逍遥慕庄叟。

龙图张公挽词三首 其二

宋代 范纯仁

四纪澄清志,三朝尽瘁身。褰帷跻雅俗,缓带息边尘。

圣世歼民望,中原丧国珍。千秋仗良史,直笔纪贤臣。

范纯仁

范纯仁

  范纯仁(1027年6月-1101年),字尧夫,谥忠宣。 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1027年6月,范纯仁生于南京应天府。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曾从胡瑗、孙复学习。父亲殁没后才出仕知襄邑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宋哲宗立,拜官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宋哲宗亲政,累贬永州安置。范纯仁于宋徽宗立后,官复观文殿大学士,后以目疾乞归。建中靖国年间去世,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宣。著有《范忠宣公集》。

► 25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