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台江杂咏 其六

台江杂咏 其六

清代 范咸

百钱犹自懒佣工,只爱儿童贱老翁。长袖红裙争执盖,短衣乌布未须缝。

鸣蝉早咽先秋露,落雁空传横笛风。底事黄云弥四野,埤圳成甲不论弓。

诗人范咸的古诗

扶桑花 其二

清代 范咸

桃腮杏脸衬朝霞,那信红颜薄命嗟。两树新妆争睹胜,老夫无月不看花。

五绝句 其二

清代 范咸

不须戛玉更敲金,声韵幽飏夜漏沈。自是天民歌帝力,儿家知识本无心。

台江杂咏 其十二

清代 范咸

贝多篱畔雪如堆,又见优昙花信催。不向中原争艳去,却依荒岛避人来。

求仙敢问长生事,化俗还期治世才。寄语海南勾漏令,丹砂莫载䑩船回。

贝多罗花

清代 范咸

已兼蝶粉与蜂黄,更裹依微紫绛囊。叶似款冬棱较健,花开盛夏气微香。

一丛蓓蕾盈枝发,半卷婀娜小瓣长。可是贝多真色相,閒书梵字午风凉。

台江杂咏 其九

清代 范咸

到处都城绿玉村,珊瑚无叶尽疑真。十围萌檗生如笋,百岁良材爨作薪。

问俗尚期通译语,采诗未敢笑前人。齐谐志怪吾能忆,草木虫鱼次第陈。

题张司马若霳七夕乘槎图次六给谏韵四绝句 其四

清代 范咸

为想龙眠二月天,赐金园里足风烟。恩深敢说归山好,不为家无负郭田。

娑里香

清代 范咸

翠盖团团密叶藏,繁花如雪殢幽芳。分明天上三珠树,散作人间娑里香。

丹桂婆娑犹入俗,绣毬攒簇太郎当。何如琼岛嫣然秀,采掇还传辟瘴方。

张司马五十寿柬以长句

清代 范咸

岂为辞尊却抱关,海亹坐镇月眉湾。早知园叟神仙侣,况复瀛洲咫尺间。

晴日丹霞辉碧落,春灯火树映朱颜。乘槎本是乘车客,何以骑驴倒看山。

题张司马若霳七夕乘槎图次六给谏韵四绝句 其二

清代 范咸

月明风静蔚蓝天,苦海无波燧息烟。好济苍生垂宝筏,不誇岛上有琼田。

台江杂咏 其十一

清代 范咸

柑子甜过橘柚瓤,西瓜亢日得新尝。因耽蕉果能清肺,酷爱番榴是别肠。

辨味谁能输荔子,解饥人只食槟榔。西方移得波罗蜜,又种菩提间佛桑。

北行杂咏 其十一

清代 范咸

身披锦罽色腥红,头上鸡毛招飐风。礼数纵嫌趋走疾,居然环佩响丁东。

闻余初度诸生有欲以文寿者赋长句辞之

清代 范咸

知非未敢语吾曹,绛帐年来感二毛。式谷犹应惭蜾蠃,投纶窃欲避阳鱎。

暮春谁识弦中趣,深雪可知门外高。但愿诸生娴礼乐,他年池上看挥毫。

三叠台江杂咏 其一

清代 范咸

方丈瀛洲孰问途,童南丱女计真迂。难从缥缈寻三岛,才望沧溟笑具区。

志怪惜无观海赋,陈诗赖有采风图。简书不见依依柳,只合中原占丽都。

七月一日宴七里香花下作 其六

清代 范咸

瀛壖合是洞仙家,宴赏贪看玉树花。赋罢新诗消受得,春风何处七香车。

登大嶝山

清代 范咸

瞥见山坳翠欲流,葱茏密树景清幽。岚光迥与群峰别,海色遥看四面收。

日暮碧云惊异彩,雨过寒气逼深秋。天南锁钥横江外,不放鲸鱼夜出游。

庄副使惠女贞酒走笔赋谢

清代 范咸

裸人种稻手自舂,咀嚼作曲尘埋封。椰瓢妇子共酣饮,醉奉客尝情何浓。

吾曹小户偏爱洁,对此惨澹愁眉锋。梨花竹叶在何许,当筳生怕恶客逢。

一朝贾舶千里至,乡味百斛来吴淞。南华仙人号酒圣,特遣从事陈词恭。

江村蜡树是贞木,花开细白凌寒冬。其实补精益神气,能袪百病扶龙钟。

以之为酿功力倍,丹成不啻陪赤松。我闻掀髯一长啸,年虽未老多衰容。

炎方阳气舒一敛,眼花作字常駮舛。精力驽缓生恂瞀,深惧株橛心憧憧。

举杯芳馥餍馋口,如镃引铁鱼唼喁。枯肠一润融血脉,赤赪两颧丰姿丰。

升床酣卧梦恬适,游仙直上蓬莱峰。感君此惠日洗斝,荡涤胶固从来胸。

急撑春日看花眼,君岂巨蹶吾蛩蛩。

安平城阅武宴集 其二

清代 范咸

香清歌管在层城,进酒微闻宴笑声。锦簇华筵瑶岛月,丛残高垒旧时营。

遥传鼙鼓风逾劲,稳卧鱼龙夜息惊。敢谓儒生矜缓带,太平天子不忘兵。

三叠台江杂咏 其七

清代 范咸

繁英的的绕南荣,花信风来孰主名。冬夜还疑输夏日,秋淋何事转春耕。

地瓜生处成滋蔓,土豆收时祝满盈。更有蔗浆通市舶,羁縻应鉴远人情。

台江杂咏 其一

清代 范咸

惭愧先鞭早识途,中郎强仕亦非迂。使星民社分三事,地北天南各一区。

奉职夙期书竹帛,哦诗好共纪舆图。乘槎吾占瀛壖美,海上三山异两都。

安平城阅武宴集 其一

清代 范咸

牙幢直上赤嵌城,鼓吹高传画角声。持节绣衣周内史,櫜弓铁甲狩家营。

盛时狝狩风还古,海外烟尘静不惊。閒煞熊罴击刁斗,承平是处久销兵。

范咸

范咸

清浙江钱塘人,字贞吉,号九池。雍正元年进士。官至御史,曾巡视台湾。有《周易原始》、《读经小识》、《碧山楼古今文稿》、《柱下奏议》、《台湾府志》、《浣浦诗钞》等。► 98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