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岁暮喜晴

岁暮喜晴

宋代 范浚

晴山喜见晓巑岏,笑出蓬门不暇冠。风扫断云齐万弩,日融残雪上三竿。

早黄杨柳漏春信,晚翠枇杷凌岁寒。从此林芳入幽赏,冻醪新压味甘酸。

诗人范浚的古诗

送周西美主簿之任祁门

宋代 范浚

君向祁山去,修程几日期。江天梅子雨,驿路橘花时。

知迫循陔养,宁辞纠邑卑。美才无不适,鸾翮岂栖迟。

狂泉

宋代 范浚

昔有大荒国,水以狂泉名。国人皆饮泉,狂颠率无宁。

一者自穿汲,乃独能常醒。国人既皆狂,反见不狂惊。

顾谓不狂人,无乃鬼物凭。不然是狂疾,救疗当痊轻。

施针灼炷艾,肤肉无全平。而彼不狂者,被虐楚不胜。

贲然走泉所,酌饮不敢停。既饮即亦狂,万虑皆迷冥。

其狂与众一,众始欢相倾。世事今亦然,嗟哉感诗鸣。

安得跨鹏背,独往游天溟。寄谢彼狂子,酌泉吾不能。

寄题郑亨仲可友亭

宋代 范浚

郑君坐交穷,结柳穷不去。无朋长独立,老大荒村住。

荒村扫人迹,取友惟西山。当应爱山标,可望不可攀。

牵萝架风亭,巀嶭揖高调。修檐入危碧,阮眼坐相照。

嗟今轻薄子,对面生九疑。宁如友真山,贞质终无移。

怜君意超超,愧我劳勿勿。未共结交心,漫负心脾骨。

春日行兰溪道中六言

宋代 范浚

远草连云碧积,繁花照日红酣。
信马贪看春意,不如错过村南。

次韵富修仲见赠二首 其二

宋代 范浚

幽栖长懒放,野性耻浮沈。避俗真成僻,居山恨不深。

感君来辱意,契我愿交心。但愧琼瑶赠,才枯欲嗣音。

次韵侄伯通岁暮即事

宋代 范浚

世情分付与东流,含梗徒劳百念浮。但使心源长寡欲,便知乐地本无忧。

处身忌作燕巢幕,脱事要如鹰掣韝。节腊好同营一醉,幸逢开泰戢戈矛。

次韵侄端臣同游藏春园

宋代 范浚

探春著屐犯榛荒,更入名园转曲塘。红认蔬畦怜小甲,白寻梅楥得幽香。

全同花下迷山简,只欠池头语葛强。吾土信多行乐地,绝胜酒里到家乡。

春望二首

宋代 范浚

岑楼上独园,高槛俯平原。
野秀风烟合,春深草木繁。
晴山明历历,远水去浑浑。
兴出青冥外,心随独鹤翻。

龙游吴宰因劝农过寓居 其一

宋代 范浚

令君剖剧久推贤,人谓贤如百里天。最绩已优恩已洽,讼堂无事日鸣弦。

送别姚令声删定还诸暨

宋代 范浚

昔嗟九载一相见,伊我与君俱赋诗。只今又话十年别,襆被可辞同宿期。

相欢美酒如倾水,我歌日暮惊风起。惜君抑塞抱奇才,拳局骅骝垂两耳。

汉朝公卿忌贾生,世路古已悲难行。如君不入中兴用,脱帽置酒来耦耕。

君马欲东还语别,细雨黄花正愁绝。一尊不更苦留君,后日空嗟共明月。

次韵楼仲辉郎中游天王寺登城晚归三绝句 其三

宋代 范浚

归路行吟惨夕风,愁烦聊遣酒兵攻。也知念国髭须白,不忘朝廷醉眼中。

游赤松观

宋代 范浚

灵祠丹井馀真迹,祠下老松森百尺。仙子骑鲸去不归,痴人犹问山中石。

四月一日偶成三绝句奉勉诸友 其三

宋代 范浚

读书意绪戒荒芜,要使心清一事无。过眼飞光流水急,莫矜颐颔始生须。

次韵六兄茂永首夏新晴

宋代 范浚

燕落雨知节,鸠鸣天欲晴。行云飞断碧,斜日漏微明。

笋上竹三径,苗肥田一成。野人知得饱,索酒坐班荆。

三兄茂载燕兄弟预者六友宜尽觞咏之乐长兄茂宽有诗因次其韵

宋代 范浚

南北东西遇合疏,偶然良会足欢娱。豹胎供馔斥鱼婢,雀舌试汤分酪奴。

花萼成诗多共赋,竹根有酒不须沽。借令六逸无人画,也胜当年九老图。

寓居兰溪地湿卧病

宋代 范浚

病怯帘疏雨到床,雨馀山霭上衣裳。宵携冷杖强看月,晓傍暖檐贪向阳。

禦湿要须谋日饮,乏资深恨值年荒。所须药物真吾事,麦曲山鞠今满囊。

四睡次三兄茂载韵 其三 秋

宋代 范浚

小窗卧冷听吟蛩,半拥轻衾乍怯风。清梦不成空有恨,萧骚疏雨打梧桐。

次韵楼仲辉郎中游天王寺登城晚归三绝句 其二

宋代 范浚

春来物色已争妍,梅柳低昂古道边。放步径从莲社去,逃禅要学饮中仙。

次韵弟茂通效行见梅

宋代 范浚

好风催冷蕊,上番即芳葩。
春色独先得,年芳谁复别。
日边看暖艳,雪后识真花。
吟玩归来晚,江村月照沙。

张子经示所得后湖居士诗及书札想见其人寄意短韵

宋代 范浚

后湖翰墨真追古,前辈风流独到今。二月书题看六纸,一篇诗律里千金。

周郎酒里君相得,韦九花间我欲寻。饭颗山头如会遇,慇勤为道仰高心。

范浚

范浚

范浚(1102-1150),字茂名(一作茂明),婺州兰溪(金华兰溪)香溪镇人,世称“香溪先生”。绍兴中,举贤良方正。以秦桧当政,辞不赴。闭门讲学,笃志研求,学者称香溪先生。浚著有《香溪集》二十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10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