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沁园春 其五 蝉

沁园春 其五 蝉

清代 樊增祥

谁谓无情,一碧如烟,槐阴柳阴。正三危露下,隔花偷饮,五更风里,抱叶长吟。

冠珥登朝,缨緌照座,肯逐丰貂易素心。齐门女,自采莲人去,啼到如今。

孟家细镂黄金。傍玉镜台前带笑簪。看蜀都花好,连翩蜕玉,汉宫叶落,悽怆闻琴。

雪不知寒,风能解愠,世态炎凉汝最深。高飞去,莫螳螂黄雀,辗转相寻。

诗人樊增祥的古诗

浪淘沙 园林换叶,新绿满庭,晓起坐西轩下,见石榴新叶可玩,漫 ...

清代 樊增祥

双燕语雕栊。轻雨濛濛。诗人身入碧纱笼。可有动人春色否,风绿阴中。

吹到楝花风。池水溶溶。庭阴空翠为谁浓。惟有石榴新叶子,生便绯红。

水龙吟 中秋得石甫京邸书,对月有怀,代琴夫人倚声寄之

清代 樊增祥

一行玉雁横秋,替传千里婵娟意。凭高北望,风荷露柳,万重烟水。

玉镜高圆,金鞭未整,为谁留滞。又晚妆拜月,飘飘仙袂,人正在秋光里。

今夕茜窗无睡,数佳期、负他红桂。神仙风度,瑶天笙鹤,是君前世。

怎不归来,素蟾并照,红鸾双倚。待归来、先指芙蓉,教看恁般憔悴。

更漏子 其八

清代 樊增祥

北池花,西苑柳。东府桐阴玉甃。昆池水,汉时功。莲房坠粉红。

红粉女。莲心苦。留得残荷疏雨。孤枕上,小楼头。从春听到秋。

侍香金童 调子珍二解

清代 樊增祥

细雨墙东,一树樱桃湿。正玉骨、单衣花下立。酒绵红来无气力。

强起煎茶,旋闻索蜜。

忏他生、化作频伽长比翼。便万本、心经书也值。丝绣观音悬素壁。

暮暮朝朝,与卿合十。

金缕曲 其一

清代 樊增祥

一树梨花暝。碧玲珑、闰春聚雪,比排齐整。屈曲亦如人心意,九转柔肠暗省。

天付与、玉人闲凭。嘶骑不来飞絮乱,袖罗单、久在花阴等。

纤屧响,玉阶静。

香肩可似与与并。记相逢、瑶台月下,北亭凉冷。卿解吹笙侬拍曲,难得双鬟意肯。

防卐字、被月压损。花蕊当时纳凉地,到如今、池水摇红影。

心上事,画中景。

踏莎行 其二 雨后至城东行散

清代 樊增祥

斗笠云轻,茸衫寒退。雨丝乍歇晴犹未。衰桃几片不成霞,新苔一径难莺翠。

坐树莺娇,探泥燕慧。随人新月娟娟媚。独怜幽草过桥行,晚风吹皱寒塘水。

鹧鸪天 车中寄长安同好

清代 樊增祥

钿合金筝梦已空。不教留影镜屏中。香烧心字和灰热,烛晕啼痕到晓红。

琴沼侧,桂堂东。归来长动五更钟。如今祇是成追忆,满鬓黄尘满袂风。

千秋岁引 其四 代轻轻答

清代 樊增祥

蓬山青鸟,枉寄相思字。劳燕东西等闲事。侬情深似桃花水。

朗情薄似桃花纸。白头吟,秋扇赋,休相拟。

了不羡朱翁他日贵。更不望连波今日悔。身似井桐别秋蒂。

玉环领略夫妻味。双文通达夫妻例。笑不是,啼不是,难为计。

望江南 其十五

清代 樊增祥

都门好,服食拟神仙。清簟酥肌知竹渹,凉浆冰齿爱梅酸。

吾意恋长安。

尉迟杯 去年灯期两填此调,今年灯事寥落,燕九日酒罢,魫窗寂坐 ...

清代 樊增祥

落灯风。又吹起、曲水仙杏红。今朝燕九晴和,歌管不到楼东。

梨花一钟酒,记个人、小靥现芙蓉。围绮席、画烛金尊,去年情绪难同。

想像帝里春融。问长春旧径,可驻香骢。彩燕金幡刚过了,纸鸢毬杖又相逢。

今宵月、双照燕秦,伴玉缸、蕙炷寂寥中。底事姗迟,药娥怕上帘栊。

思佳客 纳凉

清代 樊增祥

出浴轻容隐雪光。双头茉莉玉钗旁。修眉已入横烟谱,润脸羞添拜月妆。

藤角枕,竹方床。柳丝摇曳水风凉。冰肌玉骨清无汗,消受池荷自在香。

上翁尚书

清代 樊增祥

纶扉家世动华夷,四十年来侍玉墀。出入三朝称国老,周旋二帝作经师。

君臣鱼水同休戚,父子鳌峰接履綦。白发内人浑记得,显皇新擢状元时。

绮寮怨 其二 秋霁登平台舒眺,用前韵

清代 樊增祥

十日南山如睡,晓烟吹梦醒。照素浐、绮日笼沙,连昌柳、别是风情。

琴台高秋独眺,风吹帽、未放双鬓星。料板桥、昨夜微霜,疏林叶、绿黯红未成。

陌上黄尘不惊。雕鞍绣毂,依然鼓角严城。酒酝双瓶。

捉霜蟹、市香橙。今年旧京重九,对圃菊、眼犹青。楼头鹳鸣。

销除宋诗里,风雨声。

虞美人 其八

清代 樊增祥

锦鳞六六瑶函寄。留取三分二。直须看到楝花开。分付花神十二要重来。

春光九十娇无那。分配难停妥。去年百二十韶华。恰好东风五日一催花。

梅花引 其二 南中寄茶果至

清代 樊增祥

把瑶函。念家山。十八荔娘红玉酣。味如兰。味如兰。

亲叉镴瓶一瓯春雪甘。

霜林何日红于酒。更将百颗题书后。忆江南。忆江南。

玉破鲈鱼,不如金破柑。

最高楼 晚至玉带桥行散,倚栏照水,悢然有怀

清代 樊增祥

丁字水,渺渺下前溪。芳树外,断虹垂。青山尽在栏杆北,柳花吹度女墙西。

悄无言,溪上思,有谁知。

残照里、单衣闲伫立,剪不断、天涯芳草碧,临曲岸,俯清漪。

风前曾记人如玉,镜中已是鬓成丝。洗尘容,归旧隐,是何时。

金缕曲 其八 前题用辛丑韵

清代 樊增祥

刻画浑无迹。似生成、回文锦字,一波三折。千步廊前与方便,将息吴宫绣屧。

好坐待、碧云新月。特地展宽檀板样,待春葱、细按霓裳拍。

情宛转,韵清切。

嫣红一抹嵰待雪。任银蟾、自来自去,柳东莲北。心地空明无限碍,放过穿花蛱蝶。

又却似、疏疏竹节。愿得遮拦春去路,翠楼人、一世无离别。

金可粉,玉能立。

金缕曲 其二 初夏,再叠前韵

清代 樊增祥

细柳黄金蹙。荔墙阴、薰风暗度,小窗纱目。砚匣凝尘湘管燥,春蚓斜行断续。

问谁解、养鸡如木。学道懒将除目看,鹤头书、忘了词科录。

秋水注,再三读。

如人意是屏风曲。好园林、青梅结子,满庭新绿。狮子糖兼菱角粽,办与娇儿止哭。

更双燕、伴人幽独。住亦欣然归亦好,万荷花、香满东溪屋。

还留看,辋川竹。

六丑 海上楼居晴望

清代 樊增祥

又柔云做暖,荡隔岸、青山一发。望春早来,春来如箭筈。

疾趁残腊。且日高楼上,钿梅飘粉,上画帘金押。神州祇在阑干北,瘴解朱鸢,江澄绿鸭。

长第草心红茁。便青青一路,直到天末。

鱼书难达,盼金扉琐闼。万点伤春泪,融绛蜡。愁心自写瑶札,怕钗声坠燕,玉瘢添獭。

前宵雨、暗沾花靥,浑不是,玉女投壶一笑,泪珠承睫。

沧桑事、总付庄蝶。问水云、倒戴黄冠去,何年结煞。

氐州第一 感旧,用清真韵酬古微

清代 樊增祥

来去韩潭,香径系马,当时芳树犹小。竹里听琴,桐阴阁盏,不信蓬山缥缈。

珠字青笺,有谜语、云郎心照。十六年来,花枝历乱,看花人老。

渐觉尊前芳绪少。画梁畔、歌珠萦绕。绛树三生,青宁几世,感楚人怀抱。

算樱桃、花上月,曾窥见、云屏歌笑。倦不成眠,乳鸦啼、纱窗又晓。

樊增祥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337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