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转应曲 其六

转应曲 其六

清代 樊增祥

红杏。红杏。暖雨曲江春嫩。旧罗裙系枝头。欲趁东风嫁休。休嫁。

休嫁。留待尚书归马。

诗人樊增祥的古诗

满江红 薄暮碧桃花下

清代 樊增祥

天碧云横,映夕照、深掩翠帷。纹窗外、碧桃含笑,薄云燕支。

静女羞回红粉靥,仙姝争试茜罗衣。看树头、天际两般霞,交映时。

循苔径,沿碧溪。藉幽草,绕疏篱。挈景仁争具,来就花枝。

三月绿阴生子晚,一奁红雪靧儿迟。又小楼、一桁绣帘斜,双燕归。

沁园春 其九 蚁

清代 樊增祥

汝与杜鹃,与虾与蜂,皆有君臣。看城池台殿,公侯将相,秩然有序,而况于人。

国步将移,南柯古郡,坐困檀罗十万军。槐阴午,诧淳于一梦,梦也如真。

如今卷土休论。效龙蠖泥蟠屈不伸。且身衣朱紫,自成封域,队分黑白,力御强邻。

环雀珠蛇,不如筏蚁,夺得龙头与报恩。吾方倦,任床前牛鬨,熟睡无闻。

绛都春 余曩以此调赋重台榴花,刊稿时乙去,今补写之

清代 樊增祥

猩屏画了。掩绯帔两重,薰风开早。比似洛花,叠叠楼台,仙云绕。

一层更上香光饱。引彩蝶、房房都到。绛桃百叶,芳兰并蒂,未如卿好。

娇巧。石家姊妹,向燕市另起,金台小稿。六幅锦裙,百琲明珠,盈怀抱。

窗扉十扇开朱鸟。替七尺、珊瑚写照。凭将绛蜡融珠,凤衔到晓。

浣溪纱 三月十五夜东园看月,是日清明

清代 樊增祥

小别东园近一年。重携不借印苔钱。早生新火煮砂泉。

几曲朱阑调鹤地,满衫凉月试琴天。冰蟾五十二回圆。

浪淘沙 燕九日宿板桥,用甲申旧韵成解

清代 樊增祥

烟雪晚萋迷。山与云齐。绿螭骢子背风嘶。终日一鞭岚翠里,染透春衣。

燕九唤金卮。戍鼓声迟。闲愁休上紫芝眉。十六年来春似水,红板桥西。

买陂塘 其四

清代 樊增祥

障秋晖、亭亭青盖,瑶华一二三朵。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

花雨过。称素手拈来,微笑依莲座。不须赠我。似新月弯弯,寒琼一握,乞与窅娘可。

清凉界,不放一尘红涴。藕船缩本谁做。轻绡叠雪鲛妃剪,幻出化身千个。

知得么。算梨琐梅纤,争似双梭大。妆慵粉亸。好持作鞋杯,满斟绿醑,一酌九愁破。

西江月 其一 长夏即事

清代 樊增祥

屋后淡红池沼,屏心青绿溪山。分明居处似江南。

雨竹烟荷历乱。

每日家常茶饭,逢人本色清言。幅巾麈尾伴萧闲。

可当六朝人看。

湘春夜月 其一 湘帘,和《兰当词》

清代 樊增祥

问湘筠,带来多少啼斑。织就万缕冰丝,浅浅漾情澜。

里面看人了了,甚外边窥玉,如月笼烟。与月中花影,风中粉絮,终日缠绵。

梳头未竟,石榴一点,红透侬边。燕子如详,谁扶起、洞庭春水,低挂南檐。

深深窣地,放玉钩、银蒜长闲。算好物、宜诗宜画,阑干和汝,无限流连。

双调望江南 其二 别磁州

清代 樊增祥

磁州好,一段碧云天。陶器鬻来仙佛像,水租收得藕菱钱。

吾欲买溪田。

沈吟久,有水恨无山。云碓自舂非御米,烟波虽美欠吴船。

久住也堪怜。

江城梅花引 雨夜宿故市闷书

清代 樊增祥

卧闻楼鼓已三敲。夜迢迢。雨潇潇。恰似真珠红酒滴春槽。

竹屋矮窗人一个,卧还起,拥薰炉,似那宵。

那宵那宵。太无聊。墨初调。香半焦。睡也睡也,睡不稳、自煮松涛。

多分野梅红绽小溪桥。欲踏霜桥寻梦去,怕飞雨,溅寒香,湿袖貂。

浪淘沙 板桥题壁,八月初三日夜

清代 樊增祥

残照渐低迷。倦马愁嘶。入门先自拂尘衣。犹有雁来红一簇,影与人齐。

白酒两三卮。欲卧还迟。销魂今夜板桥西。露似珍珠云似粉,月似蛾眉。

清平乐 其七

清代 樊增祥

上元闺戏。学打春灯谜。藕样聪明工拆字。约略四书能记。

宜春帖缀雕栊。簪花亲试春葱。门额六言娟好,月圆人寿花红。

千秋岁引 其三 赠轻轻

清代 樊增祥

绿波南浦,一段销魂赋。怕见江南合欢树。梨花影似娉婷女。

娉婷泪似梨花雨。曲栏干,深院宇,愁来路。

妾自傍鸳鸯湖畔住。郎自向凤凰山畔去。试问银河几时渡。

有情总被无情负。负情悔被多情误。欲往愬。休往愬。

天怜汝。

减字木兰花 其五

清代 樊增祥

眉纤腰细。可是媚楼香扇坠。娇倩人扶。侥倖青衫惹唾珠。

试宽罗结。一段仙肌姑射雪。背转银缸。瞒过钗头小凤皇。

减字木兰花 其一 城南试马作

清代 樊增祥

踏青来早。韦杜城南烟树晓。绿骏巴

浣溪纱 其一 昨以小词调石甫,今始知可人期不来也,再赠

清代 樊增祥

闻唤云郎佐酒船。细匀鲗墨写青笺。翠衾孤负昨宵眠。

抬举好为凤凰地,荒唐无过鹧鸪天。哥哥行不得堪怜。

鹊桥仙 壬子七夕

清代 樊增祥

绛河如故,鹊桥如故,添得女牛闲话。去年相见尚新秋,怎今岁、中秋过也。

千秋万岁,一年一度,也胜蟾宫月姐。月轮天上有圆时,最可念、人间孤寡。

上江虹 其二 美人鞋尖,和越缦师

清代 樊增祥

一捻轻红,恁纤细、不禁捉搦。还忆得、倒提金缕,珍珠欲滴。

碧笋侵莎刚露颖,红莲出水才胜笔。认中间、一道蹙金梁,朱丝直。

瞒不过,芳苔迹。遮不住,湘裙隙。任桂柳双绣,纤于黍粒。

窥客蹴开珠箔线,听歌点落雕栏漆。似藕花、风飐小蜻蜓,依人立。

八六子 梦兰校书过访萧斋,感而有述

清代 樊增祥

玉亭亭。步虚吹下,风前翠袖寒生。自深柳书堂见后,浣花香径重来,绿窗梦惊。

十三楼上娉婷。旧曲已非金缕,秋娘犹是多情。算别来经过,几重桑海,宝钗书断,小桃门掩。

如今楚润,年华渐晚,吴城泪眼才晴。共消凝。茶声竹声佩声。

沁园春 其二 得梦华成都书却寄

清代 樊增祥

西望锦江,其上岿然,现芙蓉城。是当年诸葛,种桑之地,如今冯敬,衣绣而行。

秋思莼菰,老年姜桂,不屑人间画饼名。探花使,二十年春梦,梦断蓬瀛。

年时执手西京。道庾信文章老更成。看和我十联,书题金雁,让卿独步,稿匿红鹦。

朝士贞元,党人蜀洛,肯染髭须事后生。将来事,要夷吾支拄,莫泣新亭。

樊增祥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337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