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癸卯除夜怀周子标上舍二首 其二

癸卯除夜怀周子标上舍二首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一樽细论十年前,携手狂吟后世篇。古帖爱临松雪本,新诗同赏菊花天。

人当风雅心多妙,地隔尘嚣室自妍。记否灵岩前度约,寒梅开放又经年。

诗人方仁渊的古诗

北门竹枝词十首 其四

清代 方仁渊

鏖鸡松菌又尝新,野蔌山肴胜八珍。正是酒阑佳客至,狂呼添个炒虾仁。

癸未四十述怀八首 其七

清代 方仁渊

磨墨人翻为墨磨,韶华一掷疾如梭。家贫爱读书常借,身贱论交友不多。

下士于今无北海,和歌谁信少东坡。羞将长铗干时贵,一任苍苍待我何。

次韵萧云门游山即席之作藉以送行二首 其一

清代 方仁渊

笠屐从君萧寺游,长筵赢得附名流。人逢旧雨心先醉,鸟立春风语更幽。

修竹自绕泉石趣,新诗聊作爪泥留。持杯说向天涯去,岩草山花亦解愁。

早船至甘露镇

清代 方仁渊

连宵注雨到清晨,出郭秧歌处处新。沙岸柳摇溪水阔,江村花发浪篱春。

归帆破浪行先马,宿鹭冲波去畏人。自笑不如湖上叟,朝朝鼓棹任垂纶。

寄锡山石香刘君二首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道子丹青工部诗,生花双管一人持。瓣香雅愿低头拜,集益多师是我师。

俞幼兰表兄自河南罢官归来,屡蒙见访,奖许诗篇,因呈两律奉教 ...

清代 方仁渊

阳生冬至又逢春,梅柳无心意自亲。入室图书犹是旧,出门耳目尽翻新。

小诗欲改忘留稿,晚酿初香想漉巾。一卷南华一枝笔,闭门聊作葛天民。

赠冯钝吟先生四首 其一

清代 方仁渊

荒草离离空自春,一抔谁复吊诗人。山隈幸有遗碑在,姓字依稀古逸民。

年来医事烦冗,诗酒竟废,癸卯新春,冰雪严寒,于枕上得述怀诗两 ...

清代 方仁渊

弱草轻尘等此身,沧桑阅尽去来人。即思往事知今日,好證前生花后因。

火上莲花皆幻相,雪中梅萼自精神。夜游秉烛无多日,岁到明年又甲辰。

冬日无聊,南檐负喧甚适,晚则啜茗石梅,因之有作,呈邵息庵二首 ...

清代 方仁渊

茶罢归来正晚钟,二三知己笑谈空。山光叆叇炊烟白,塔影琉璃夕照红。

粥鼓声中刚腊日,纸鸢风里闹儿童。闭门不管时氛恶,静看英雄造世功。

耕霞见和前诗再叠酬之

清代 方仁渊

开缄倍觉墨光华,焦尾归来日已斜。茶尚留香霏齿颊,诗如咏雪斗尖叉。

蠹残未许消红粉,蚊伏奚烦障碧纱。兴到挥毫聊叠韵,个中真乐更谁加。

五月十六日喜雨有作

清代 方仁渊

云气遮窗黑,山光敛树昏。莫愁风破屋,会看雨倾盆。

稚子欢盈室,农夫笑倚门。明朝秧把贵,忙煞杏花村。

寄怀王馨吾茂才二首 其一

清代 方仁渊

一别无多日,兰花今已开。欲持杯酒共,不见故人来。

虞麓悲游子,河汾想异才。馆餐当旧雨,心迹两无猜。

与诸晋昭诸公游九龙山二首 其一

清代 方仁渊

石栈天梯次第攀,携筇直上叩僧关。松林风静闻梵语,岩岫云飞随客闲。

古寺半随征战尽,游人几历劫灰还。诸君莫说红尘事,且醉三吴第一山。

游虞山八咏 其二 石屋涧

清代 方仁渊

仙人居石屋,涧水响潺潺。绿绮奏当牖,白云常闭关。

幽花随意放,好鸟自知还。欲觅松乔迹,涛声满碧山。

锡山秦缦卿方伯家遇雪二首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轻于柳絮白于盐,远树瑶阶取次添。最好大千银界里,九龙都化玉为尖。

馨吾王君六十寿辰赋诗徵和仆一时未能应命,补祝两律呈正 其一

清代 方仁渊

六十年华日正斜,晚晴天气衬朱霞。一生风度三春柳,两世交情二月花。

静对古人翻卷帙,闲寻野老话桑麻。吟诗饮酒消馀日,避世何从觅汉槎。

吴儒卿先生来寓读述怀诗蒙赠大篇成绝奉答 其三

清代 方仁渊

晴窗馀事写黄庭,换得鹅群满蓼汀。分付小童安笔砚,墨池深对远山青。

归岘山杪其尊人仲陶先生遗诗见示,因题一律于后

清代 方仁渊

诗文各有运穷通,传世宁论拙与工。昔日壮怀空许国,而今遗墨却成功。

贤郎珍重青箱业,老子殷勤白社风。读罢长篇春已去,落花无语夕阳红。

游虞山八咏 其八 小云栖

清代 方仁渊

石洞何年辟,山灵变幻奇。垂岩开异境,裂石见深池。

啜茗云生岫,寻诗藓没碑。林泉如有待,回首欲何之。

乞梅词

清代 方仁渊

谢庭疏影已横斜,玉树先开绿萼花。愿乞一枝清供养,春光分插到寒家。

方仁渊

方仁渊

又名思梅,字耕霞,顾山人。幼好学,父母贫穷,借书苦读,工诗,有倚云轩吟草一卷。风练书画,香山寺额出其手笔。工医学,悬壶常熟,有倚云轩医案、倚云轩医话易头歌诀、舌苔歌诀等书,创办常熟医学会月刊出版二十六期后,因经费停刊。民国十一年组织常熟医界抗议北洋政府颁布条理歧视中医。生于道光二十四年,民国十六年病逝,时八十三岁。► 138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