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贺新凉(己酉生日,用戊申韵。诗自康庐归,犹在道也)

贺新凉(己酉生日,用戊申韵。诗自康庐归,犹在道也)

宋代 方岳

天意然乎否。待相携、风烟五亩,招邀迂叟。屋上青山花木野,尽可两朋三友。笑老子、只堪棋酒。似恁疏顽何为者,向人前、不解高叉手。宁学圃,种菘韭。
春猿秋鹤皆依旧。怪吾今,鬓已成丝,胆还如斗。谁与庐山麾之去,尔辈何留之有。黯离绪、暮江搔首。非我督邮犹束带,这一归、更落渊明后。君试问,长亭柳。

诗人方岳的古诗

和放翁社日四首 其一 社日雨

宋代 方岳

今兹淫春霖,曾不避甲子。荷锄做秧田,宁欠三寸水。

社戊占丰登,不以此故已。径起觳觫公,鸣蓑共于耜。

秋热

宋代 方岳

蕴隆日日等西风,等得西风更蕴隆。
四十日秋无点雨,谁将消息到梧桐。

用郑少傅韵题赵参政梅卷

宋代 方岳

雪谷冰崖枯槁士,土锉无烟寒堕指。
朝饥郁屈鸣不平,乌玉磨云翻砚水。
花光若朽补之穷,吐作冷花春几几。
相公折箠笞神兵,肯与此辈争诗名。
横梢噀墨偶然尔,别有妙年贤长城。
单于吹叶远关塞,张我大汉之天声。
老生经济知无术,尔雅虫鱼宁阁笔。
岩廓有此磊落人,安事儒士呕心出。
吾文不在奴仆骚,尔曹政可衙电视剧屈。
所怀浩荡同元工,宁比八九吞云梦。
铭常勒鼎勲业在,未可枯木窥坡翁。
谨勿闲挥补天手,且拿一世春风中。
军书夜下飞如射,彼蠢者胡犹梗化。
梅花岭外有传闻,老我毛寒足惊咤。
神枢净洗甲兵腥,瘴月蛮烟亦堪画。

夜闻雨用诚斋新凉韵

宋代 方岳

岁事不可常,吾生复余几。
立秋五十日,殊未凉风至。
山田欲生烟,旱气亦可已。
摵摵声入桐,中夜揽衣起。
未议填饥肠,且与洗渴髓。
霡霂倘优渥,安用雷电驶。
相传水日宫,法施政如此。
焦枯宽一分,热恼清十倍。
稽首不昧香,我意则佛意。
问雨从何来,君其无罪岁。

山居十首

宋代 方岳

我爱山居好,林梢一片晴,
野烟禽谇语,春水柳閒情。
藓石随行枕,藤花醒酒羹。
吾诗不堪煮,亦足了吾生。

次韵徐宰集珠溪

宋代 方岳

瀑煮春风生意长,梅花吹雪入诗香。
夜寒记得僧房梦,修竹半窗云一床。

湖上八首 其五

宋代 方岳

春连禁籞绿阴交,对面晴烟舞翠蛟。最是君王游幸少,宫花浑未识鸣鞘。

饶监丞惠诗有未能上下逐东野之句次韵寄呈

宋代 方岳

谁肯低头老孟郊,譬之草木等荃茅。
倚松人好传闻久,采蕨山深梦寐劳。
飞兔妙摛青玉案,胎仙重脱紫云胞。
小奚容入江西社,四海眼空毋甚高。

观梅 其二

宋代 方岳

卧疴半月不曾来,等得来时渐次开。世外交情无久近,岁寒然后始知梅。

秋晓登山

宋代 方岳

发兴在丘林,其如老见寻。
身余持蟹后,脚负看山心。
秋色苍崖暝,晓篱黄叶深。
惟应负苓者,来往古松阴。

山居七咏·中隐洞

宋代 方岳

终南少室苦跻攀,已入先生一笑间。
不学刘安便仙去,屋边尽自有佳山。

立春谢司法有诗次韵 其一

宋代 方岳

明日琼幡绕鬓飞,土牛才出草痕肥。送寒正不关渠事,雪不来时未肯归。

次韵洪尉 其三

宋代 方岳

此郡如败弓,一弛不可张。吾曹如庸医,了未分阴阳。

幸哉岁小稔,意中犹差强。与民同一饱,䆉稏秋风黄。

以人生五马贵莫受侵为韵送胡献叔守邵阳

宋代 方岳

餂以澜翻口,箝以霹雳手。
俗吏{上比下言}儒腐,吾曹自甘受。

閒居无瑕酬答假庭下三物作·梅谢桃

宋代 方岳

下欲成蹊春已残,雨红犹自有人看。
极知不与君同调,但守平生一点酸。

田头

宋代 方岳

田头科斗古文字,石上臼洼山鼎彝。
勘破世间烦恼障,醉而已矣不吟诗。

汪圣权自开寿域作小亭其前植桂环之谒予作扁

宋代 方岳

白头不了秋风债,桂穴锄云种一枝。
与世今迷日五色,莫教地下有人知。

扫蜜

宋代 方岳

须蜜之人去其国,尽以族行无敢逸。缀如垂瘤大如囊,低压山墙于我室。

秦人逐客真少恩,客来须看春正酣。咄嗟已办四山壁,正对桃李开茅庵。

苍头奴解与之语,拥彗招邀聿来宇。相攸新邑经始忙,先作高台奉盟主。

沈沈夥涉之为王,独无摇毒之虿芒。熙熙登台坐垂拱,花底退衙春昼长。

寄题赵德成东岩 其二

宋代 方岳

人间无处著我辈,只可飞泉藓石边。习气犹馀子虚赋,苦令猿鹤怨风烟。

赵玉汝自作戏墨见寄各题六言其上·鹁鸠

宋代 方岳

村北村南雨暗,舍东舍西水生。
去妇复还何日,烟蓑处处春耕。
方岳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63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