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沁园春(和林教授)

沁园春(和林教授)

宋代 方岳

子盍观夫,商丘之木,有樗不才。纵斧斤脾睨,何妨雪立,风烟傲兀,怎问春回。老子似之,倦游久矣,归晒渔箬羹芋魁。村锄外,闻韭今有子,芥已生台。
天于我辈悠哉。纵作赋问天天亦猜。且醉无何有,酒徒陶陆,与二三子,诗友陈雷。正尔眠云,阿谁敲月,不是我曹不肯来。君且住,怕口生荆棘,胸有尘埃。

诗人方岳的古诗

题郑尉爱山楼

宋代 方岳

三间屋与佛同住,纸帐梅花烟雨寒。
有客肯来清话否,上楼借与好山看。

湖上醉题

宋代 方岳

山知吾亦以诗豪,畴昔于山只淡交。清得不多赢得瘦,一生悔读楚离骚。

种瑞香

宋代 方岳

自种幽香傍短棂,荷锄政用雨冥冥。
山家安得瑞龙脑,春事不专风鹤翎。
持身东风论甲乙,与遮西日费丁宁。
何年得似熏笼锦,茗碗时时为乞灵。

閒居无瑕酬答假庭下三物作·梅谢桃

宋代 方岳

下欲成蹊春已残,雨红犹自有人看。
极知不与君同调,但守平生一点酸。

上巳游显亲寺题其壁 其三

宋代 方岳

芳草垂杨水底天,半晴半雨作春妍。幅巾道服篷船坐,不是诗仙即酒仙。

移饮治城楼

宋代 方岳

亭皋渺渺叶声乾,更与西风一倚栏。
鹦鹉杯深遗恨在,麒麟冢没莫烟寒。
山如有约欲排闼,诗不中书屡免冠。
采菊东篱偶然耳,有人传作画图看。

九日墨紫开

宋代 方岳

九日年年负物华,野香未肯到山家。
今年九日风光别,不独黄花更紫花。

送子用弟游学番易

宋代 方岳

顿觉溪流滑,番湖草欲春。
船轻携砚易,家近寄书频。
山雨同离别,寒窗自宠珍。
但於灯火夜,报子倚门亲。

最高楼(寿黄宰七月十六日)

宋代 方岳

朝元了,万鹤放班回。携月下天来。初平家看青羊石,滕王阁醉绿螺杯。试鸣琴,花荡漾,玉崔嵬。
前十日、鹊桥飞宝革空。后一月、兔奁开玉镜。秋色净,夜徘徊。申从五岳三光出,亥将二首六身排。问何其,餐沆瀣,燕蓬莱。

题赵漕小蓬莱

宋代 方岳

老夫曾到道家山,太乙青藜夜叩关。
著作承明今付子,仙壶元不隔人间。

农谣

宋代 方岳

春雨初晴水拍堤,村南村北鹁鸪啼。
含风宿麦青相接,刺水柔秧绿未齐。

宿芳润用壁间韵

宋代 方岳

只为梧桐怨夜长,不知杨柳老年芳。
林梢一片过云雨,便作秋声占取凉。

元夕 其一

宋代 方岳

团蒲曲几雪鬅鬙,寒入青灯澹似僧。只有梅花一林月,酒杯诗笔已无能。

夏日珠溪赋八音体 其二

宋代 方岳

金谷已尘土,珠履如飙风。石崇与平原,痴处正尔同。

丝毫挂世网,空锢南山铜。竹窗理残书,久已不讳穷。

匏樽吾秋人,许访青莲宫。土甘蔬亦香,小摘空濛濛。

革革有鸣禽,留我幽花丛。木屑落飞谈,烟霏晚葱珑。

陶粹母夫人挽诗

宋代 方岳

戴君手持黄卿辞,邀我为作陶母诗。
妇言妇德不出梱,纵有令则繇知。
昆山生玉草木润,欲识其母观其儿。
一经科自摘髭易,五丈夫子皆环奇。
黄卿与世少谐可,草笔为写青琉璃。
慨予一读泪如洗,酸风凄断漳淮湄。
往年将父问里舍,病痱中道惊相持。
秋山黯惨过县尹,取急欲谒谁何医。
天方罪予不孝子,行未半驿翁阽危。
云崩日落竟千古,永始此路行无期。
尔时县尹有母遗,鲐背儿齿当期颐。
潘舆佳日访桃李,一舍而迎聊遨嬉。
人间仅仅几寒暑,亦已奔月归何时。
暮云春树渺千里,同一哀痛难平治。
此诗莫遣挽郎读,天荒地草松风悲。

夏日简王尉

宋代 方岳

松萝为屋芰荷衣,只与凫鸥共钓矶。
雌霓横溪遮雨断,雄风吹雨作尘飞。
山林谁可閒来往。世俗难论真是非。
颇喜雪舟王逸少,夜凉吾欲扣齐扉。

立春都堂受誓祭九宫坛

宋代 方岳

欠伸残梦雪髼忪,只等三茅午夜钟。
传钥省门星斗湿,不知春已转苍龙。

晚泛草塘有鱼入舟呼童脍之适见瑞莲骈植与客

宋代 方岳

草塘晚泛亦佳哉,谁为贫谋献脍才。
自入船来银泼刺,且留客共月徘徊。
不须溪友投竿线,径与诗人上酒杯。
着意出奇殊未也,柳边又报瑞莲开。

秋晓登山

宋代 方岳

发兴在丘林,其如老见寻。
身余持蟹后,脚负看山心。
秋色苍崖暝,晓篱黄叶深。
惟应负苓者,来往古松阴。

溪行 其五

宋代 方岳

冬雪不到地,春雪方连天。山园亦珊瑚,暄暖亦已妍。

舒舒者丹荑,忽作冻猬拳。寒燠固不齐,勿与时争先。

方岳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63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