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丘逢甲
一别一年久,相思日几回。桂林多胜境,藩伯况雄才!
未敢论时局,惟应借酒杯。寄书无别语,千里索诗来。
岩泉义士祠
望帝魂归怨海棠,哀歌有客殉潮阳。虞渊落日青衫泪,古井寒泉冠血香。
胜国衣冠留异代,秀才性命答先皇。辘轳坏尽遗祠在,独拜秋衙老树旁。
次卷中自题诗韵,再纪四绝 其一
九龙遗迹展灯前,老笔纷披水墨鲜。还似江南旧风景,半江斜日钓鱼船。
游灵山护国禅院作 其十
寒钟声送暮云飞,铜绣桥边客棹归。极目隔江烟树里,峡山孤塔上斜晖。
说潮
翰院祀韩公,神之为土地。或讹有更替,文人惯游戏。
乡贤殁祀社,斯乃犹古义。韩山土地祠,云最著灵异。
祀者周先生,瑶名伯玉字。夫人郭贞顺,附祀为配位。
我为书双主,揭壁言其事。贤哉郭夫人,桑梓怀大计。
万命脱兵锋,一诗动戎帅。此邦论贤媛,兹事良足志。
人生值乱离,万念苦难遂。乡闾未能保,愧此妇人智。
离台诗六首 其三
捲土重来未可知,江山亦要伟人持。成名竖子知多少,海上谁来建义旗?
病中赠王桂山四首 其四
色舞眉飞夜论文,天涯意气最怜君。相期海上归来日,王寿山头话白云。
台湾竹枝词 其一
东宁西畔树降旗,六月天兴震叠师。从此东周遗老尽,更无人赋采薇诗。
题骆宾王集 其二
凤阁鸾台宰相忙,此才竟令落蛮荒。若将文字论知己,惟有当时武媚娘。
东山春思 其二
云壑风泉入画图,水帘亭畔客怀孤。海桐花发山桑熟,细雨春林叫鹁鸪。
惠州西湖杂诗 其十三
亭亭桂树影扶疏,何处投竿许老渔?留得浚湖遗疏在,花洲合祀邓鸿胪。
禽言和姚俊卿孝廉韵六首 其六
都护!都护!汝屯汝戍,汝仓汝库。饱汝潼酪,雄衣猛裤。
海不及煮,山不及铸;赤地万里,惟汝之故。山裂海飞,强者天仆;
我戈我矛,我剑我屦。正我索疆,张我韶頀。我妇我孺,十日大酺。
勿梦梦天,天今云寤。谁为天言,朱鸟有咮。都护!都护!
题凌孟徵天空海阔簃诗钞并答所问台湾事三首 其三
牙旗猎猎卷东风,旧事真成一梦中。自有千秋诗史在,任人成败论英雄。
琼楼
琼楼缥缈玉人家,曾听灵璈醉碧霞。残月五更仙梦醒,空山翠羽咒梅花。
重送王晓沧次前韵 其二
才人从古不宜官,置汝髯参短簿间。北望中原数豪杰,左旗右鼓眼中山。
游姜畬,题山人壁二首 其一
春山草浅畜宜羊,山半开畬合种姜。比较生涯姜更好,儿童都唱月光光。
状元来
两府谣传故国哀,看花长恨状元来。风流一觉刘郎梦,满地苔封碧瓦堆。
题友卿鸾箫集 其一
当君得妇江南日,是我移家海上年。铁马金戈成底事?风流真羡玉堂仙。
钟文南太守自美洲回里,赋赠
寻洲志伟高伦布,开国功高卓耳基。皇帝玺书亲问讯,太平洋外树龙旗。
烈妇墩行
琼箫声断珠桐枯,碧城月冷雌鸾孤。惊风斗挟换巢去,妖鸟朋扇凄宵呼。
满地愁澜汨古井,阴云墨掩明星影。宝鉴尘霾珍剃散,彩舆碧溅蝤蛴领。
琼花夜坠金剪光,贞魂步月珠尘香。皇笳天远起比翼,北山鬼泣罗难张。
风雨灵旂回紫府,镵刻青珉表黄土。春鹃吊月坟林昏,贞蕤满墩郁终古。
西园作 其二
神州极目海云昏,琴剑东山席且温。留与他年志流寓,百花生日到西园。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658篇诗文
台湾竹枝词 其七
题太白醉酒图 其二
苦旱 其一
游罗浮 其一
游灵山护国禅院作 其六
以摄影心太平草庐图移写纸本 其三
新宁刘小芸 其二
台湾竹枝词 其二十六
重游清凉洞,呈钟藕华二首 其二
次韵答友人 其一
说潮五古十七首 其四
游罗浮 其六
东山感秋词
游灵山护国禅院作 其七
调颂丞 其二
台湾竹枝词 其十九
答柳丞
予题杨子仙宫诗,赞仙也,吾宗之彦,与邑人士和章稠叠,不仙之赞 ...
絜斋世丈以西园述怀集苏六十韵诗见示,为赋五古四章 其二
侍香集题词为孝女许曼仪作 其十二
次韵易实甫肇庆道中
澳门杂诗 其十一
王寿山诗十首 其五
离台诗六首 其五
次韵寄谭彤士 其三
南园感事诗五首 其五
惠州西湖杂诗 其十七
次韵答藕华 其三
游西樵山六首 其一
王寿山诗十首 其八
苦旱 其二
题墨梅 其一
澳门有赠
凤皇别寄季平
游罗浮 其八
次韵奉答藕华 其五
叠韵答荦飞 其一
台湾竹枝词 其三十八
戏叠前韵,柬同集诸君 其一
舟泊凤皇台寄怀季平
游罗浮 其十八
题仗剑昆崙看瀑图
元旦试笔 其一
水帘亭
病中赠王桂山四首 其二
红楼梦绝句题词为菽园孝廉作 其八
赠谢生
己亥除夕
王晓沧将之官闽中赋别 其三
答叶季允 其四
钟髯歌赠钟生
重九日得诗五比京使馆中秋来诗,次韵却寄 其三
戏为张叟题麻姑进酒图 其二
澳门杂诗 其十五
饶平杂诗 其九
惠州西湖杂诗 其一
惠州西湖杂诗 其十一
刘彤轩以画梅及诗卷见赠,用卷中过梅岭韵答之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