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烈妇墩行

烈妇墩行

清代 丘逢甲

琼箫声断珠桐枯,碧城月冷雌鸾孤。惊风斗挟换巢去,妖鸟朋扇凄宵呼。

满地愁澜汨古井,阴云墨掩明星影。宝鉴尘霾珍剃散,彩舆碧溅蝤蛴领。

琼花夜坠金剪光,贞魂步月珠尘香。皇笳天远起比翼,北山鬼泣罗难张。

风雨灵旂回紫府,镵刻青珉表黄土。春鹃吊月坟林昏,贞蕤满墩郁终古。

诗人丘逢甲的古诗

兴福寺

清代 丘逢甲

西山俯清溪,中有招提地。今晨发游兴,行蹑樵迹至。

寺古门半颓,剥落馀榜字。乡人利邀福,因乡遂名寺。

残僧缺梵诵,一饱无佗志。依稀临济宗,欲说犹能记。

自从达摩来,妙法指心示。渡江芦径折,面壁石留志。

莲宗衍花叶,顿渐派遂异。初惟北宗显,蝉联帝师位。

南宗晚出抗,衣钵鸣法器。南祖北则祧,顿兴渐乃避。

遂教曹溪水,一滴十方醉。兹地本岭峤,固应濡染易。

宗风昔方盛,英伟多法嗣。初祖各开山,并擅大神智。

此间百里近,遂有神僧二。南岩坐圆应,阴那据惭愧。

禅宗不可作,僧反为佛累。岂知古天竺,象教亦颓坠。

祅神出持世,魔氛日以肆。瞿昙佛故种,受侮来异类。

豆瓜强剖分,净土遽易置。五部皆孱王,龙象力难庇。

慈悲睹末劫,慧眼应垂泪。昙华久不现,见叶纷相弃。

惟扇芙蓉妖,流毒远相被。东来遍震旦,民财坐疲匮。

即今寺中僧,与俗亦同嗜。犹借福田说,鼓众博檀施。

木佛寂不言,村女竞相媚。因之变供养,得为口腹备。

冷观发浩叹,懒复著言议。寺左有奇石,山静林意邃。

徘徊抚石坐,欲说西来意。

王晓沧将之官闽中赋别 其六

清代 丘逢甲

海山莽莽送君行,海水茫茫无限情。未敢宝刀轻脱赠,恐教添作不平鸣。

灵光寺晚眺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三柏生枯气郁苍,沉沉紫殿梵云凉。绿杉野屋隔溪水,牧笛数声山月黄。

秋暑酷甚戏咏

清代 丘逢甲

西风南来秋力微,颢气晓敛张炎晖。火德已衰更中起,酷吏将去犹能威。

门前褦襶复辞客,树阴槃礡乃解衣。九龄羽扇未可弃,尚当为君效一挥。

次韵答藕华

清代 丘逢甲

何事天涯怨式微,六龙西幸不曾归。平生稷契空相许,茧足荒山素愿违。

珠江夜送啸桐之梧州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年年代作嫁衣裳,涂抹今为新妇妆。莫道女儿羞未学,教儿忙比养儿忙。

新宁刘小芸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大江北去是黄河,饥旱频年菜色多。泪尽伯鸾心尚热,西风自唱五噫歌。

十一月十五夜月蚀戏作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不闻金鼓代天诛,休怪妖蟆胆气粗。天上嫦娥应叹息,人间从此救兵无。

重游清凉洞,呈钟藕华二首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五年梦绕清凉洞,猿鹤青山待我来。添得两行家国泪,西风吹上会仙台。

饶平杂诗 其三

清代 丘逢甲

海云南护六龙奔,凄绝辞郎酒满尊。一曲平元万行泪,红螺洲上望崖门。

台湾竹枝词 其三十八

清代 丘逢甲

红罗检点嫁衣裳,艳说糖团馈婿乡。十斛槟榔万蕉果,高歌黄竹女儿箱。

酒楼题句

清代 丘逢甲

红云四照酒光浓,开宴蓬莱顶上峰。手拨劫尘看世界,茫茫人海战群龙。

冲虚观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懒游大海龙常伏,寂守空山虎亦瘖。自把瘿瓢浇药去,洞门花落昼沉沉。

寄甄山、晴溪

清代 丘逢甲

甄山访我山中庐,山云漠漠空回车;晴溪访我溪上居,溪月照读寒支书。

人生一见亦缘法,欲取前因论梵夹。何时著我山溪间,一角南天开世业。

赠慈善会诸女士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变现诸天善女身,华鬘缨络不生尘。大千手洒杨枝水,来救龙荒百万人。

饶平杂诗 其十二

清代 丘逢甲

椎结遗风尚宛然,凤皇山畔种畬田。山中自作槃瓠国,更在佗王左纛前。

晓沧不工画而为谢叠峰少将作小幅山水,自题诗其上,戏为书此

清代 丘逢甲

画意诗情两并浓,王郎丘壑自罗胸。小桥流水孤村路,著个看山谢叠峰。

西园小集,叠韵酬萧墀珊

清代 丘逢甲

韬云仙馆万花舞,曲池四面流香雨。小朱明洞闻猿语,水木清华山石古。

六朝兰锜贤主人,经营手辟炎海春。画图妙出眉长老,更遣变现须弥身。

我行海滨诧佳遇,重题八咏升庵句。半夜华灯开宝书,诸天不露金银气。

昆崙

清代 丘逢甲

茫茫天水气相吞,大海中浮独岛尊。不见神龙见神鸟,七洲洋外望昆崙。

丘逢甲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658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