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游静之二尹无

送游静之二尹无

明代 符锡

乡邑知名士,寒松操愈坚。晋陵看发轫,赞府试烹鲜。

柳色沿溪涨,椐阴夹道平。典刑遗老在,文物故家传。

化及争先赋,庭馀示辱鞭。何当对披豁,重软惠山泉。

诗人符锡的古诗

涂内臣孝思卷次高梧亚卿韵二首 其一

明代 符锡

椿零萱瘁几多年,寸草春晖痛彻天。内付此情谁会者,燕台风雨话灯前。

送一溪侍御按蜀

明代 符锡

西川杳何在,冰雪岁将阑。天使驰驺去,巴人按节看。

星回阁道近,春入豸袍宽。曲士怀同调,徒歌行路难。

代诸弟作 其二

明代 符锡

清晨閒抚苍松立,岚气氤氲宿雨收。小苑忽逢佳客话,好春能共舞人游。

莺歌燕舞还他适,白李红桃可自由。不禁年光竞流水,漫分高兴入赓酬。

送陆节推

明代 符锡

十年江海叹飞蓬,曾是云间陆士龙。文字合□先达荐,风流宁避往贤踪。

孤城犴狴怜秋月,要路勋名易景钟。独向寒江别摇落,莺花何地话重逢。

挽宾峰董副郎先生并序

明代 符锡

宾峰薄车驾,云卧武陵川。处世何如梦,游仙竟不还。

庭乌泣夜雨,墓木拱寒烟。怀旧登堂客,能无倍惘然。

重建拱极亭诗 其二

明代 符锡

石室仙人馆,彤帷首夏开。玄蝉不住响,舞鹤自何来。

秋晚便观稼,寒深拟访梅。山灵知未厌,泉我隔年回。

送唐太和宰醴陵

明代 符锡

与君发迹同乡省,一榜人中谁更亲。鸾凤无柯并栖息,骅骝得路惜沉沦。

关河坐惜仙舟远,湘芷徒牵客梦频。倚待湖南春雨足,馀波还有照此邻。

辰江杂兴 其二

明代 符锡

有路沿云断,无人但鸟呼。半山御落日,始觉客怀孤。

玉蝴蝶 怀友

明代 符锡

举目云遥雁杳,玉人何在,不尽悲凉。萧萧风雨,秋期又近重阳。

井梧飘、生憎待凤,篱菊把、孤负传觞。黯相望。山花山鸟,分付谁行。

思量。南来北往,几翻风浪,几度星霜。襟期皓首,素衣何处惹尘黄。

谢醴筵、先几罔测,抱芳芷、旧恨难忘。悄更长。关山月冷,梦断潇湘。

石泉为临城友人李汉仪赋

明代 符锡

石城俯清江,云栋蔓长坡。四民阛阓集,车马日相过。

达士宁避喧,寄怀于彼阿。陟巘挹飞泉,憩石扪垂萝。

体适真常露,气舒天宇和。披图鉴神品,濯缨赓孺歌。

寤寐形至理,兴言剩蠲奇。还顾市井中,谭笑翻海波。

埶利相倾压,玄默理则那。颓龄如莫挽,所得竟谁多。

奉赠石□大参之任云南因示南津太参四诗用韵 其三

明代 符锡

攀梅望乡邑,画舸及春行。亲识欢相迓,旌旄惯不惊。

怀哉庙堂具,介尔丘园情。大业期终集,千秋垂令名。

乌蛮滩 其一

明代 符锡

邕州何处在,滩险说乌蛮。一鼓千艘上,三军共解颜。

卧病酬李竹坡

明代 符锡

自怜疲共扒山卒,一雨俄惊废郭秋。病朋每勤知己问,危途曾仗岭人忧。

云来瘴岭偏欺客,水接蛮滩解送舟。五垒捣巢须并力,免劳诸将日推牛。

西野为淮阴友人赋

明代 符锡

我昔游天台,逢君赤城邸。十载一为别,相望淮阴市。

驾言西野中,楚泽多芳芷。兰挠事采撷,岁聿云暮矣。

采之欲遗谁,良复慰知己。安得挽君车,远上西山趾。

永与异人居,绝粒从兹始。

辰江杂兴 其一

明代 符锡

顽石连云起,洪流触地来。不知千万古,谁辟此中开。

买菊叹

明代 符锡

节前菊花贵,节后菊花贱。清霜萦故枝,不逐凡卉变。

伊何此世人,遽为眼青白。婉恋东市头,徘徊西城陌。

万事何不然,徒尔增凄恻。

西河方舟展试阶同寅往观漫纪一律

明代 符锡

武水民艰涉,方舟此奏工。栉比江阔狭,絙络岸西东。

六六扶拦出,双双表柱空。澄波浮彩鹢,疏雨卧长虹。

拥盖行天上,联鞯度镜中。互低人簇马,微曲缆牵风。

砥石波维壮,晴雷起昼同。樵苏男挟妇,市易叟和童。

阛阓人人便,村墟处处通。万缘宁有我,一德敢论功。

民病难辞责,人言合反躬。惼心多伎俩,名德盛帡幪。

治行渐黄相,威来耻寇公。极知名过实,争奈享逾丰。

引疾宜先避,尊拳免后逢。蒙阳遗业在,不负汝归农。

奉赠石□大参之任云南因示南津太参四诗用韵 其四

明代 符锡

忠诚不结主,谁复事擎拳。用舍非关我,行藏岂问天。

抗颜麟阁画,矫翮燕然镌。肮脏自春梦,何为到别筵。

秋日京邸述怀 其一

明代 符锡

芙蓉颖江水,泫露荫芳树。眷言游宦子,日暮咸阳舍。

辛苦竟何为,芳晨不予假。安知隗台尘,骏骨千金价。

生不值良乐,岂悔沉枥下。

送方同府罢官归歙

明代 符锡

章江东下蔚如蓝,客散离亭酒正酣。世事升沉宁有定,古人心迹但无惭。

温泉密迩缨堪濯,灵洞霏微药可探。漫道隐君归思逸,此禅还著海鸥参。

符锡

符锡

江西新喻(今新馀)人。符观子。任明代《韶州府治舆图》一书主编。著作有《童蒙须知韵语》、《颖江渡稿》,撰《韶州府志》十卷。► 47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