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蕙兰芳引 兰

蕙兰芳引 兰

明代 高濂

绮石幽香,自一种、天然标格。向红紫春工,不受一些颜色。

露滋风泛,但浪迹、湘江楚泽。对静几明窗,时伴云林卷册。

君子同心,美人羞献,岁寒自识。更托意琴声,避世为怜骚客。

结好菖蒲,偏嫌荆棘。寄萧斋、著意为君培植。

诗人高濂的古诗

浣溪沙 其一 送春

明代 高濂

荷叠青钱柳脱绵。芭蕉抽叶乍晴天。夜来听雨不成眠。

春在人间今日尽,月当心上几时圆。绣窗花落更谁怜。

梅花引 红梅

明代 高濂

丹换骨,酒凝脂。向暖南枝似杏枝。澹丰姿。不禁寂寞,春意惹红丝。

幽香不减月中韵,清标犹似水边时。寄相思。寄相思。

罗浮梦醒,残醉怯腰肢。

巫山一段云 琼花 一名玉蕊

明代 高濂

色莹清秋水,香凝媚服兰。瑚琏璀璨艳禋坛。照月夜生寒。

素蕊珠千点,幽葩玉一环。琳宫仙质寄尘凡。根移去复还。

梅花令 茶梅

明代 高濂

澹粉轻匀。微红浅带嚬。叶较茶枝更绿,花却似、与梅浑。

傲霜开小春。轻霞浮翠云。最好此时花尽,喜相对、共温存。

贺新郎 七夕

明代 高濂

风洗云痕净。展藤床、天街傍晚,罗衫较冷。银烛画屏萤拍扇,最好今宵夜景。

看黄姑、试开妆镜。姱容为怯经年病。漫匀霞、腮颊填桃杏。

把眉月,鬓云重整。痴呆银汉窥桥影。鹊声喧、香车七驾,彩鸾双逞。

玉殿瑶阶传密意,宝枕华灯欢庆。且莫话、别来孤另。

此夕人间心上事,指双星、暗把盟言订。更乞与,红丝胜。

醉春风 题情

明代 高濂

娇惹游丝颤。笑掩齐纨扇。水边杨柳暮春时,见。见。

见。钿垂金凤,衫前彩云,裙拖白练。

不住口边念。赤紧心头恋。落花飞絮斗相思,怨。怨。

怨。心拴两地,意结三生,情牵一线。

人月圆 粉团

明代 高濂

珑璁堆髻光摇雪,初试汉宫妆。谁为擎出,摩尼沧攒,滑影团香。

更讶瓣叠江梅,毬攒风絮,色皎青霜。杯倾夜月,牡丹斗艳,芍药联芳。

明月棹孤舟 茗花

明代 高濂

香浮碧月花浮玉。蕊抱檀、心枝扑簌。偏傲霜寒,为怜露白,更不较开迟速。

水畔依依林畔竹。自不染、些儿尘俗。待得春回,香芽抽叶,煮蟹子松烟熟。

秋蕊香 水木樨

明代 高濂

风露薄秋光暖。柔翠枝头花软。细蕊娇香凝笑眼。分得金波色浅。

木樨开落闲庭院。香风扇。未许西风卷。向露草还舒展。

天仙子 其一 读书

明代 高濂

芸阁牙签散几筵。残灯夜雨竹炉边。坐来心到几千年。

怜雪案,叹韦编。残卷生平未了缘。

贺圣朝 红葵

明代 高濂

薰风未破黄梅雨。叶展花开几许。俨牡丹换紫,蔷薇标艳,芙蓉知妒。

浅深高下,锦标妍湿,瀼瀼朝露。把金杯浮白,醉面分红,端阳日午。

浪淘沙 春游

明代 高濂

春色惯撩人。紫陌红尘。笑声花外见如云。无限相思多少梦,引惹芳魂。

从别到如今。意懒情昏。此心黯黯向谁论。不雨不晴天也闷,终日氤氲。

青门引 菖蒲花

明代 高濂

净几延清赏。把卷坐生闲爽。曾闻九节解通灵,幽香绮石,自得同高尚。

枝黏玉屑花轻放。不是风尘相。寄托林泉雅致,流水怜飘荡。

探春令 迎春

明代 高濂

和风咋夜报窗前,道东君来也。洒繁枝、翠羽黄金屑。

又喜是、春回节。

些小芳心先引惹。占东风台榭。看从今撩乱,千红万紫,都为伊漏泄。

清平乐 其一 春

明代 高濂

桃花杨柳。试问春来否。水上笙歌花下酒。兴托百篇八斗。

华裾翠袖翩跹。香车宝马联骈。芳草醉扶游客,夕阳鼓打回船。

声声令 鼓子

明代 高濂

马嵬香散,羯鼓尘生。花枝解惜旧时声。把皮腔幻出,日边急,雨中鸣。

俨风走、渔阳甲兵。恨到无声。方是怨,几时平。鼓催刻漏梦魂惊。

有形无调,打不出,别离情。都付与、东风战争。

风入松 其四

明代 高濂

荷花十里水浮香。夏日初长。披襟散发云深处,能教肌骨生凉。

折得碧筒劝酒,还堪荷叶为裳。

举杯浮白醉红妆。潦倒壶觞。山青不改年年色,无心云出云藏。

懒逐风尘炎日,且看烟树斜阳。

惜分飞 怀友

明代 高濂

山暖浮烟云吐月。春树江天人别。猛教心地热。却怜鸠计当初拙。

那竟如今音信绝。试问行踪车辙。何处堪悲咽。深闺此际愁千结。

卜算子 吉祥草

明代 高濂

嫩叶暗青云,幽花分紫绶。不改阶前霜雪姿,此意君知否。

入坐眼生明,小算人同寿。南华瑞霭绿云铺,白石和悠久。

点绛唇 红榴

明代 高濂

笑日烧空,霞蒸艳色红然火。风翻电转,雨滴流珠颗。

映水珊瑚,透影穿帘箔。云鬟亸。一枝钗伴,爱杀双头朵。

高濂

高濂

明浙江钱塘人,字深甫,号瑞南。所著《遵生八笺》成书于万历十九年,对养生保健等方法,收辑甚备。另有《雅尚斋诗》。► 15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