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探春令 迎春

探春令 迎春

明代 高濂

和风咋夜报窗前,道东君来也。洒繁枝、翠羽黄金屑。

又喜是、春回节。

些小芳心先引惹。占东风台榭。看从今撩乱,千红万紫,都为伊漏泄。

诗人高濂的古诗

风入松 其一 春湖

明代 高濂

红烟紫雾隐楼台。高下花开。茸茸芳草长堤路,听笙歌、隔水声来。

漾漾绿浮沙岸,依依翠霭山崖。

人间何地是蓬莱。休更疑猜。风和树底鸟声细,照碧波、贝锦初裁。

扶醉金鞯玉勒,牵情凤钿鸾钗。

乌夜啼 紫鸡冠

明代 高濂

翠凤分翎耸耸,紫丝刷羽层层。势逞风摇浑砂斗,雨急听疑鸣。

朱顶慢教鹤并,丹砂未许蜂争。啼霜不报人间晓,何意拟苍蝇。

人月圆 粉团

明代 高濂

珑璁堆髻光摇雪,初试汉宫妆。谁为擎出,摩尼沧攒,滑影团香。

更讶瓣叠江梅,毬攒风絮,色皎青霜。杯倾夜月,牡丹斗艳,芍药联芳。

巫山一段云 琼花 一名玉蕊

明代 高濂

色莹清秋水,香凝媚服兰。瑚琏璀璨艳禋坛。照月夜生寒。

素蕊珠千点,幽葩玉一环。琳宫仙质寄尘凡。根移去复还。

青门引 菖蒲花

明代 高濂

净几延清赏。把卷坐生闲爽。曾闻九节解通灵,幽香绮石,自得同高尚。

枝黏玉屑花轻放。不是风尘相。寄托林泉雅致,流水怜飘荡。

归国遥 扶桑

明代 高濂

迢递。移得根枝自天际。烂熳风红如醉。云艳摇芳砌。

开落长春得意。朵朵还扶日。风露不禁沽滴。苔径空怜惜。

天仙子 其六 谈棋

明代 高濂

静院迟迟落子声。风回花雨点楸枰。斜阳残局更留停。

怜蜩甲,叹蚁兵。一笑人间胜负情。

惜分钗 金雀

明代 高濂

花叶碎。枝条媚。软软扶风欲成醉。郁金香。剪鹅黄。

钗横鸾雀,枝插鸳鸯。双。双。

枝头羽。风前舞。个个轻盈欲飞去。睡朦胧。鬓髼松。

淋漓夜雨,飘泊东风。茸。茸。

鹤冲天 白菊

明代 高濂

分露色,弄霜妍。花叠月痕圆。倦将红紫斗春鲜。冰魂空自怜。

黄木冠。白羽扇。醉卧花边篱畔。满空干叶作秋声。

惜花心为惊。

浣溪沙 其一 送春

明代 高濂

荷叠青钱柳脱绵。芭蕉抽叶乍晴天。夜来听雨不成眠。

春在人间今日尽,月当心上几时圆。绣窗花落更谁怜。

瑞龙吟 端午

明代 高濂

月当午。更时值离明,罡填鬼户。萧斋炼草成丹,扶急持危,遵生济度。

随时俗。还将酒泛菖蒲,庭栽葵菽。臂悬彩线灵符,衣纫兰佩,门悬艾虎。

当轩海榴喷火,池莲艳日,垂杨宿雾。且自散发披襟,腾吟吊古。

竞渡声喧,何处争旗鼓。叹流光,半生过隙,等闲如许。

岁逐良辰去。看新月,又催日暮。抵事虚歌舞。扶沉醉,更向玉人低语。

满捧瑶卮,莫停金缕。

一斛珠 木香

明代 高濂

人间春尽。林园花落红成阵。千条细蕊摇香粉。惹笑增怜,月底偏温檀。

影玉浮霜檀麝喷。恨教飘雪风成阵。独令芳草知丰韵。

惜玉怜香,门外无人问。

山花子 山棠梨

明代 高濂

锦葩香吐萼垂垂。飞架东风紫绛帏。露底一枝攀折去,傍蛾眉。

弄影似争春有色,含娇祇怯径无媒。惯是东君妒长好,雨霏霏。

满江红 春感

明代 高濂

柳弄鹅黄,又一番、春来时候。景物重新催趱,岁华驰骤。

肯将花柳著青春,何故风波催白首。悲欢算定看人忙,牛马走。

燕语还,依旧主。莺啼却,怜青昼。莺莺燕燕弄人愁,天曾知否。

梦寐牵缠人世事,死生笼络乾坤手。看破来、两字兴亡,吾何有。

满江红 芙蓉

明代 高濂

溪上春酣,惯弄西风夜雨。霞萼仙姿,千万树。盈盈欲语。

落晚自怜窥镜水,忍寒谁念凋珠露。胭脂寂寞汉江秋,东君误。

锦城云,秀国雾。水村傍,河桥路。饶得红妆马念住。

笑带秋容下夕阳,泪含霜色归尘土。花边把酒莫停杯,成辜负。

清平乐 其二 夏

明代 高濂

荷花十里。鲜妍裁锦绮。翠叠红铺香盖水。零乱轻雷过雨。

阴阴柳暗长行。习习荷风荐凉。短棹人归烟月,笛声吹满沧浪。

南乡子 素馨

明代 高濂

素质艳名姬。露屑风香著意培。不逊寒梅羞御粉,依依。

蟠向云鬟香独奇。

密翠似攒眉。月底轻扬玉缕衣。烟冢荒城迷路草,萋萋。

兴寄幽花抵自知。

浪淘沙 题情

明代 高濂

心事乱如麻。由我由他。平分只尺是天涯。不了不休长短恨,尽为君家。

流水共飞花。负却年华。夜深低祝月儿斜。银汉鹊挢何日渡,了却嗟呀。

早梅芳 梅花

明代 高濂

竹篱风,山店月。更著些儿雪。一枝轻云韵,不受半分尘垢涅。

万花难比态,一水堪同洁。笑含情寄思,和雨和烟折。

吐檀心,飞玉屑。羌笛声清绝。石桥湖水,想零落、黄同时节。

分香醒客梦,酿粉笼宫额。更破禅机,自许心如铁。

梅花引 红梅

明代 高濂

丹换骨,酒凝脂。向暖南枝似杏枝。澹丰姿。不禁寂寞,春意惹红丝。

幽香不减月中韵,清标犹似水边时。寄相思。寄相思。

罗浮梦醒,残醉怯腰肢。

高濂

高濂

明浙江钱塘人,字深甫,号瑞南。所著《遵生八笺》成书于万历十九年,对养生保健等方法,收辑甚备。另有《雅尚斋诗》。► 15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