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鹧鸪天 代作

鹧鸪天 代作

明代 高濂

此身何处最堪怜。夜半孤灯梦里天。鬓白每因愁长出,泪红抵为恨流穿。

心上月,梦中言。几时得遂几时圆。当初只说多情好,谁信多情是病源。

诗人高濂的古诗

浪淘沙 其七

明代 高濂

山冷白云秋。翠暖烟浮。黄花红叶满林邱。或驾轻车以寻壑,或棹孤舟。

禾黍刈田畴。芋栗全收。村村赛社竞歌讴。饱暖不知朝市贵,何忮何求。

浣溪沙 其三 怀旧

明代 高濂

云净长天抹靛蓝。一轮寒影下珠帘。黄昏愁恨较平添。

玉笛耳边声的的,冰弦灯下指尖尖。如今剩有病相淹。

鹧鸪天 代作

明代 高濂

此身何处最堪怜。夜半孤灯梦里天。鬓白每因愁长出,泪红抵为恨流穿。

心上月,梦中言。几时得遂几时圆。当初只说多情好,谁信多情是病源。

山花子 山棠梨

明代 高濂

锦葩香吐萼垂垂。飞架东风紫绛帏。露底一枝攀折去,傍蛾眉。

弄影似争春有色,含娇祇怯径无媒。惯是东君妒长好,雨霏霏。

声声令 鼓子

明代 高濂

马嵬香散,羯鼓尘生。花枝解惜旧时声。把皮腔幻出,日边急,雨中鸣。

俨风走、渔阳甲兵。恨到无声。方是怨,几时平。鼓催刻漏梦魂惊。

有形无调,打不出,别离情。都付与、东风战争。

浣溪沙 其一 送春

明代 高濂

荷叠青钱柳脱绵。芭蕉抽叶乍晴天。夜来听雨不成眠。

春在人间今日尽,月当心上几时圆。绣窗花落更谁怜。

鹧鸪天 闻筝

明代 高濂

住月停云指下弦。牵情弹出更凄然。相思寄托无形字,掩泪空色背地怜。

声度曲,色当筵。银甲犹传未了言。云冷不飞花外恨,月明羞对梦中圆。

玉楼春 白芍药

明代 高濂

雕阑堆叠瑶池雪。荡日依云擅奇绝。胭脂一点斗春心,故傍月华轻漏泄。

珠明水白枝头洁。香散荃芜风里爇。佛前擎出玉盘盂,醉看未许轻攀折。

醉春风 题情

明代 高濂

娇惹游丝颤。笑掩齐纨扇。水边杨柳暮春时,见。见。

见。钿垂金凤,衫前彩云,裙拖白练。

不住口边念。赤紧心头恋。落花飞絮斗相思,怨。怨。

怨。心拴两地,意结三生,情牵一线。

惜分钗 金雀

明代 高濂

花叶碎。枝条媚。软软扶风欲成醉。郁金香。剪鹅黄。

钗横鸾雀,枝插鸳鸯。双。双。

枝头羽。风前舞。个个轻盈欲飞去。睡朦胧。鬓髼松。

淋漓夜雨,飘泊东风。茸。茸。

天仙子 其二 写字

明代 高濂

砚池新水涤晴窗。笔底生花墨带香。山阴书法拓开皇。

惊凤翥,骇龙翔。宵雾朝烟纸上光。

醉桃源 夹竹桃

明代 高濂

小桃红粉竹边匀。想见酒家春。翠烟低压澹霞痕。

照眼色偏新。溪畔路,误渔人。花底翻令忆避秦。刘郎一去隔芳尘。

梦绕渭川云。

一箩金 黄菊

明代 高濂

轻烟细雨当重九。篱伴孤芳,香为金风透。翠叶黄英怜独秀。

弄月欺霜枝影瘦。

三径人归花下酒。一段风流,占却秋时候。最是黄花怜故旧。

不嫌茅屋年年有。

惜分飞 杨妃茶花

明代 高濂

沉醉东风花不语。斗帐香销金缕。酒色能多许。剩将残醉枝头吐。

铅华占得杨家女。挽不住春归去。莫伤心事,总为胭脂误。

马嵬山下香凝土。

天仙子 风仙

明代 高濂

茸茸花颤秋深浅。金凤斜飞满庭院。摇弄西风故敢开,解桃愁,分杏怨。

不让春光红一片。

玉人松却黄金钏。绕丛攀折黄昏倦。捣向金盆色更奇,傍夜深,争笑卷。

朝看玉指猩红撚。

风入松 其四

明代 高濂

荷花十里水浮香。夏日初长。披襟散发云深处,能教肌骨生凉。

折得碧筒劝酒,还堪荷叶为裳。

举杯浮白醉红妆。潦倒壶觞。山青不改年年色,无心云出云藏。

懒逐风尘炎日,且看烟树斜阳。

四园竹 秋怨

明代 高濂

雨扶黄叶,夜半打空窗。罗衾较冷,鹤焰知寒,蟋蟀依床。

萧瑟西风摇落,树枯山瘦,朝来减却秋光。

断人肠。有约梦迷巫峡,空怜雁出潇湘。无那枕边醒耳,听彻沉沉玉漏长。

一宵难过,何况是,无日不思量。

好事近 其二 早秋

明代 高濂

风冷木犀开,隐隐香生楼阁。兔魄一钩初挂,弄影穿帘箔。

明眸皓齿对金尊,唱出新声曲。喜得中秋近也,共嫦娥酬酢。

少年游 十姊妹

明代 高濂

桃腮共染,粉面同匀,挈伴斗残春。朝阳宫里,赵家姊妹,雨露洽新恩。

休错认,蔷薇红澹,芍药未招魂。日晒脂香,风生笑脸,芳意自温存。

满庭芳 芍药

明代 高濂

浥露蒸霞,翻阶压槛,亭亭艳吐韶华。枝头弄雨,似故傍风斜。

细剪绛绡金缕,把腰围、巧斗堪夸。把酒怜春去,万花落处,朵朵含葩。

更敧风覆玉,囊簇红纱。汉苑紫云围玉佩,羡扬州、艳赏谁家。

喜唱入,歌喉蕴藉,照月醉琵琶。

高濂

高濂

明浙江钱塘人,字深甫,号瑞南。所著《遵生八笺》成书于万历十九年,对养生保健等方法,收辑甚备。另有《雅尚斋诗》。► 15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