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高启
姑苏杂咏 千人石
过永定废寺
游石湖
晚登南冈望都邑宫阙二首 其二
秦金不厌气佳哉,紫盖黄旗此日开。残雪已销缡鹊观,浮云不隐下凰台。
山如雊下层层出,江自巴中渺渺来。六代衣冠总尘土,幸逢昌运莫兴哀。
送舒征士考礼毕归四明
沁园春 雁
木落时来,花发时归,年又一年。记南楼望信,夕阳帘外,西窗惊梦,夜雨灯前。
写月书斜,战霜阵整,横破潇湘万里天。风吹断,见两三低去,似落筝弦。
相呼共宿寒烟。想只在、芦花浅水边。恨呜呜戍角,忽催飞起,悠悠渔火,长照愁眠。
陇塞间关,江湖冷落,莫恋遗粮犹在田。须高举,教弋人空慕,云海茫然。
秋日江居写怀七首 其三
舌在休夸术未穷,且将踪迹托渔翁。芙蓉泽国弥漫雨,禾黍田苗掩冉风。
身计未成先业废,心怀欲说旧交空。楚云吴树无穷恨,都在萧条隐几中。
赋得寒山寺送别
待渡
初入京寓天界西阁对辛夷花怀徐七记室
洞房曲
雨中闲卧
赠邻友
期诸友看范园杏花风雨不果
送顾别驾之边郡
瞻木轩并序
凌霄托高树,引蔓日已长。缠绵共春荣,幽花蔼敷芳。
高树忽见伐,无依向风霜。亭亭还自持,柔姿喜能强。
君子贵独立,倚附非端良。览物成感叹,为君赋新章。
读周记室荆南集
闻晚莺时在围城中
吴僧日章讲师赴召修蒋山普度佛事既罢东归送别二首 其一
万人拥坐听潮音,宝刹曾迂玉驾临。佛法晓敷三藏秘,帝恩春及九原深。
钟山坐处花频雨,练浦归时树欲阴。拟问楞伽嗟已别,楚江飞锡暮沉沉。
题王翰林所藏画兰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508篇诗文
赋得惠山泉送客游越
答衍师见赠
送贡士会试京师
闻邻家琵琶有感
送王推官赴官谯阳
隔帘闻歌
临顿里十首 其一
四月朔日休沐雨中
题孙卿家小画二首 其一
姑苏杂咏 玉波冷双莲
姑苏杂咏 石崇墓
寓天界寺
夜投西寺
吴中逢王才南归
寒食逢杜贤良饮
送史丞之海门史淮东人
剡原九曲九首 其五
姑苏杂咏 五坞山五首 飞泉坞
春日退直呈禁署诸公
姑苏杂咏 虎丘次清远道士诗韵
娄江寓舍喜王七隅见过却送还郭
读史十首 平原君
废宅芍药
送朱谢二博士进墀冬至表赴京师听宣谕毕还吴
江上答徐卿见赠
金征士玟雨中见过留宿(二首)
京师苦寒
送李使君镇海昌(州有双庙)
题赵希远画宋杭京万松金阙图
送曾主簿之平乐
送胡孝廉布东游
山寺冒雨还西郭
黑河秋雨引赋赵王孙家琵琶盖其名也
端午席上咏美人彩索钗符(二首)
送虚白上人序
送贾文学以郡荐赴礼部试毕归吴
兵后出郭
答余左司沈别驾元夕会饮城南之作时在围中
江上漫成
游幻住精舍
姑苏杂咏 登丘操
送荥阳公行边
次韵杨仪曹雨中
师子林十二咏 其六 问梅阁
秋夜同周著作宿娄浦
姑苏杂咏 偃松行(在天平山西,旧文正书院
读史十首 孔明
唐宫
王七招饮余游紫藤坞值雪失期
登白莲阁贻幼文
送朱谢二博士进贺冬至表赴京师听宣谕毕还吴
寄丁二侃
九月八日对菊
陈宫
桐树
上巳有怀
看梅漫成(三首)
姑苏杂咏 采莲泾(在城西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