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高启
闻说桥东地,高人旧隐居。养生应有道,觅举绝无书。
爱救粘丝蝶,嗔惊出水鱼。时寻戴颙宅,自驾短辕车。
与诗客七人会饮余司马园亭居皆在北郭
莼菜
紫丝浮半滑,波上老秋风。忆共香菰荐,吴江叶艇中。
观军装十咏·箭
芹
饭煮忆青泥,羹炊思碧涧。无路献君门,对案增三叹。
出郭舟行避雨树下
斗鸭篇
春波漾群凫,戏斗每堪玩。宛转回翠吭,缡振文翰。
声兼江雨喧,影逐浦云乱。唼喋队初交,纷披势将散。
持敌忽同沉,呼俦更相唤。时陈水槛侧,或聚湖亭畔。
长鸣若贾勇,远奋如追窜。荷叶触俱翻,菱丝冒齐断。
鱼骇没中流,鸥惊起前岸。心逾陇雉骄,气压场鸡悍。
海客朝自驱,溪娃晚犹看。稍欲碍行舟,浑忘避流弹。
苦争应为食,幸胜非因算。微鸟昧全躯,临川独成叹。
早春寄王行
园中梨花唯开一枝
观军装十咏·麾
送王才归钱塘
次韵杨署令雨中卧疾
上巳有怀
姑苏杂咏 五坞山五首 飞泉坞
江上漫成
郊墅杂赋(十六首)
襄阳乐
东归至枫桥
皋桥(在阊门内,由汉皋伯通所居得名。唐妓
答陈校理寻花已落之作
赠张省郎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508篇诗文
观军装十咏·胄
待渡
观军装十咏·矛
转应词二首 其二
登西涧小阁
送内兄周谊还江上
除夕客中与家兄守岁
得家兄在远消息
送前国子王助教归临川
京师寓廨三首 其一
石屋
送陈则
客夜闻女病(时在钱塘)
与刘将军杜文学晚登西城
西园闲兴二首 其一
盗发汉侍中许彧墓
江上逢旧妓李氏见过(四首)
唐宫
早至阙下候朝
送叶判官赴高唐时使安南还
题张静居画
初入京寓天界西阁对辛夷花怀徐七记室
登凤凰山寻故宫遗迹
剡原九曲(九首)
魏宫
秋日江居写怀七首 其三
琼姬墓
月夜游太湖
姑苏杂咏 石崇墓
临顿里十首 其二
杨氏山庄
□顾使君东亭隔帘观竹下舞妓
送徐山人还蜀山兼寄张静居
醉归夜醒闻雨
夜闻谢太史诵李杜诗
姑苏杂咏 登丘操
寓天界寺
郊墅杂赋 其十
姑苏杂咏 临顿里(十首)
过永定废寺
舟归江上过斜塘
登白莲阁贻幼文
废宅芍药
与杜进士寅登白莲阁对霭
冬至夜喜逢徐七
姑苏杂咏 玉波冷双莲
姑苏杂咏 三高祠三首 陆龟蒙
赠朱山人
吴仲圭枯木竹石
送宿卫将出守邓州
送虚白上人序
送黄主簿之湖洲归安县
书东圃老翁壁
陪临川公游天池
奉天殿进元史
秋日江居写怀(七首)
山中别宁公归西坞
姑苏杂咏 天平山
姑苏杂咏 五坞山五首 丹霞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