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摘瓠

摘瓠

明代 高启

轮囷卧霜露,秋晓摘初归。自笑诗人骨,何由似尔肥。

诗人高启的古诗

姑苏杂咏 吊七姬冢

明代 高启

叠玉连珠弃草根,仙游应逐马嵬魂。
孤坟掩夜香初冷,几帐留春被尚温。
佳丽总伤身薄命,艰危未负主多恩。
争妍无复呈歌舞,寂寂苍苔锁院门。

病目

明代 高启

闭目洗黄连,深窗坐兀然。
未忘听鸟兴,暂绝看花缘。
问女知檐日,嗔奴畏灶烟。
愿因无见处,得证定心禅。

宿道王兰若

明代 高启

借榻到僧扉,虽安未是归。
瞑禽愁雪意,夜筿助风威。
烛尽思燃带,衾寒起覆衣。
不知孤棹去,明夕更何依。

剡原九曲九首 其二

明代 高启

殿中初未仕,高节振衰谢。读书在兹丘,萧然竹间舍。

王来有深言,留宿山水夜。谁云南阳翁,独枉将军驾。

题赵希远画宋杭京万松金阙图

明代 高启

长松掀髯若群龙,下绕宫阙云千重。
凤凰山头望前殿,翠涛正涌金芙蓉。
海门日出潮初上,白鹤飞来近仙掌。
百官候缀紫宸班,露滴朝衣气森爽。
汉宫杨柳唐宫出,容易零落空繁华。
何如可献至尊寿,茯苓美似安期瓜。
銮舆因恋湖山好,楼阁清阴胜蓬岛。
不知风雨汴陵前,虏卒新樵几株倒。
当时榻前初进图,黄金趣赐闻传呼。
何年流落在人世,父老犹看思旧都。
客行近过吴山下,落叶空林惟败瓦。
岂无画史似前人,秋色凄凉不堪写。

秋江晚渡图

明代 高启

鹧鸪飞尽一洲勣,帆带秋云度远津。
底事愁看画中景,昨朝曾送渡江人。

次韵杨礼曹秋日见赠

明代 高启

残雨翛翛映彩虹,怜君独咏楚台风。
远江帆影秋芜外,故苑砧声晚树中。
壮岁渐如辞幕燕,闲身犹作蠹书虫。
雅音自古无能好,莫向人夸瑟最工。

姑苏杂咏 灵岩寺

明代 高启

闲上香台望下方,渔村樵坞尽苍苍。
倾城人远苔生径,归寺僧稀边满廊。
云散池边留塔影,雨来阁外失湖光。
废兴皆幻何须问,独自吟诗送夕阳。

晚次西陵馆

明代 高启

匹马倦嘶风,萧萧逐转蓬。
地经兵乱后,岁尽客愁中。
晚渡随潮急,寒山旧驿空。
可怜今夜月,相照宿江东。

陌上见梅

明代 高启

陌头一树带风沙,零落寒香日欲斜。
车马纷纷谁暇看,当年只合种山家。

过保圣寺

明代 高启

隔江寒雾隐楼台,远逐钟声放艇来。
乱后不知僧已去,几堆红叶寺门开。

姑苏杂咏 虎丘次清远道士诗韵

明代 高启

神仙不可羁,乘螭蹑云汉。
岂将避嬴刘,荒山事穷窜。
何年东观海,一至此峰玩。
悠悠清诗传,窅窅遗迹漫。
我来继登临,长啸帻初岸。
既秋烟萝疏,欲雨风竹乱。
夜深空潭黑,月吐石壁半。
龙惊汲僧来,鸟喜游客散。
阁掩林下夕,钟鸣岩中旦。
胜赏谁能穷,今古赋篇翰。
飞腾子何之,汩没余可叹。
安得契真期,超然豁灵赞。

题张静居画

明代 高启

楚客写荆岑,秋云隔浦阴。
人家连橘坞,水庙映枫林。
乱后清游歇,愁边远色深。
相看休向晚,怕有峡猿吟。

除夕客中与家兄守岁

明代 高启

雨雪远村中,猿鸣旅馆空。
守炉消夜漏,停烛待春风。
有恨能催老,无文解送穷。
却怜今夕酒,还与弟兄同。

登凤凰山寻故宫遗迹

明代 高启

兹山势将飞,宫殿压其上。
江潮正东来,朝夕似奔向。
当时结构意,欲敌汴都壮。
我来百年后,紫气愁不王。
乌啼璧门空,落叶满阴障。
风悲度遗乐,树古罗严仗。
行人来降王,故老怨奸相。
苍天何悠悠,未得问兴丧。
世运今复衰,凄凉一回望。

酬余左司

明代 高启

门巷接垂杨,同邻忘异乡。
儿亲欣见熟,仆立厌言长。
读借风床简,炊分雨碓粱。
乱来成久别,能不为情伤。

宋军咨克

明代 高启

看花西涧寺,忆子昔同行。
兰入华觞气,波泛绿琴声。
兹欢随节逝,离恨坐相婴。
安得重联骑,射雉出东城。

读周记室荆南集

明代 高启

生别犹疑不再逢,楚天云树隔重重。
愁来读尽荆南稿,风雨空斋掩暮钟。

秋日端居

明代 高启

秋意日萧索,郊园霜露余。
出游无山水,聊复守吾庐。
巷辙久已断,山瓢仍屡虚。
非甘寂寞者,谁乐此闲居。

客舍喜侄庸至

明代 高启

客里逢人喜,相过况阿宜。
远游惊岁晚,多难惜门衰。
帆落江桥近,钟来野店迟。
一杯灯下语,浑似在家时。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50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