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宋军咨克

宋军咨克

明代 高启

看花西涧寺,忆子昔同行。
兰入华觞气,波泛绿琴声。
兹欢随节逝,离恨坐相婴。
安得重联骑,射雉出东城。

诗人高启的古诗

别吕隐君

明代 高启

孤舟晚溪口,欲去重回首。
不忍别青山,况此山中友。

题张静居画

明代 高启

楚客写荆岑,秋云隔浦阴。
人家连橘坞,水庙映枫林。
乱后清游歇,愁边远色深。
相看休向晚,怕有峡猿吟。

入郭过南湖望报恩浮图

明代 高启

雨过春波柳浪香,布帆归缓怕斜阳。
渔人为指江城近,一塔船头看渐长。

明代 高启

芽抽冒余湿,掩冉烟中缕。
几夜故人来,寻畦剪春雨。

闻朱将军战殁

明代 高启

江浦戈船赤帜稀,孤军落日陷重围。镜中蛇堕占应验,牙上枭鸣事已非。

残卒自随新将去,老亲空见旧奴归。闻鸡此夜谁同舞,西望秋云泪洒衣。

登江阁远怀徐记室与杜进士同赋

明代 高启

凭阑两客怨斜曛,此日同吟只欠君。
江阁虽高犹不见,几重山水几重云。

期诸友看范园杏花风雨不果

明代 高启

欲寻春去怕春休,又值春阴不得游。
寂寞西园风雨里,杏花比客更多愁。

赠醉樵

明代 高启

川钓已遭猎,野耕终改图。
不如山中樵,醉卧谁得呼。
采山不采松,松花可为酒。
酒熟谁共斟,木客为我友。
木客已去空石床,举杯向月邀吴刚。
借汝快斧斫大桂,要令四海增清光。
林风吹发寒拥耳,独枕空尊碧岩里。
此时忘却负薪归,猛虎一声惊不起。
世间万事如浮烟,看棋何必逢神仙。
青松化石鹤未返,酒醒又是三千年。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代 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立春前一日喜雪

明代 高启

一冬才见瑞,三白讵须频。
未嫌迟送腊,唯怜预占春。
积砌犹残冻,妆苑已芳辰。
留更明朝落,梅开欲斗新。

暮春送陈郎中出守醉李

明代 高启

出幕方为郡,行车动画轮。
图书归省吏,风俗问州人。
塘水龙鳞细,城槐兔目新。
莫言花已尽,君到自阳春。

清明呈馆中诸公

明代 高启

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风雨早朝

明代 高启

漏屋鸡鸣起湿烟,蹇驴难借强朝天。
却思春水江南岸,闲听篷声卧钓船。

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小飞虹

明代 高启

初看卧波影,应恐雨崇朝。
过涧寻师去,端如度石桥。

睡觉

明代 高启

垆熏霭宿润,秋满床屏里。
曙色透窗来,幽人眠未起。
风惊露树怯,日出烟禽喜。
却忆候东华,朝衣寒似水。

晚次西陵馆

明代 高启

匹马倦嘶风,萧萧逐转蓬。
地经兵乱后,岁尽客愁中。
晚渡随潮急,寒山旧驿空。
可怜今夜月,相照宿江东。

送郑都司赴大将军行营

明代 高启

上公承诏出蓬莱,立马风烟万里开。
赐履已分无棣远,舞戈还见有苗来。
牙前部曲多收绩,幕下宾僚更倚才。
后夜军门知子到,郎星应是近三台。

送王才归钱塘

明代 高启

南归犹落魄,北上已蹉跎。
草草官亭酒,劳劳客路歌。
亲知今日少,山水故乡多。
匕首空留在,酬恩竟若何?

姑苏杂咏 长洲苑(在太湖北岸)

明代 高启

中国久无伯,阖闾思骋功。
讲蒐开别苑,训武出离宫。
宰嚭应参乘,巫臣实御戎。
鼗鸣深谷应,罝掩广场空。
远曳捎云旆,高弯射月弓。
三驱仪已毕,七伐步还同。
甲骑鸣舆后,蛾眉侍幄中。
煮胎须紫豹,胹掌得玄熊。
乐事方难极,英图忽易穷。
城迷歌黍客,地属采荛童。
辇道崩秋雨,旗门失晚风。
犬亡晙肆狡,人去雉争雄。
草树迎萧索,湖山罢郁葱。
犹疑见猎火,寒烧夜深红。

戏婴图

明代 高启

芍药风栏侧,梧桐露井傍。
娇婴争晚戏,少妇斗春妆。
共诧珠生蚌,还怜玉产冈。
半披文锦褓,斜佩紫罗囊。
额发葳蕤短,胸胞细腻光。
庭前王氏子,陌上卫家郎。
弱草身眠软,芳英手弄香。
随人贪作剧,避伴学迷藏。
莫扑花蝴蝶,宜为蜡凤凰。
涂添云母粉,浴试水沉汤。
麟送徐卿宅,兰生谢傅堂。
爱均看总好,年并比谁长。
骥种虽难匹,鹓雏已作行。
欣君得此画,真是梦熊祥。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50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