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甫里即事四首 其一

甫里即事四首 其一

明代 高启

长桥短桥杨柳,前浦后浦荷花。人看旗出酒市,鸥送船归钓家。

风波欲起不起,烟日将斜未斜。绝胜苕中剡曲,金齑玉鲙堪夸。

诗人高启的古诗

与客饮西园逢下

明代 高启

一壶酒正满,一树逢仍新。
倾壶对逢树,日暮西园春。
不爱枝上逢,爱此逢下人。
相逢莫学逢无赖,明日分飞随路尘。

晚步西郊见茕鹅群飞

明代 高启

平烟漠漠天苍苍,牛羊不收野草黄。茕鹅东来高作行,晴空忽堕数点霜。

紫塞碧海遥相望,下视凫鸭愁陂塘。书生见此心欲狂,便思呼鹘上马驰。

鹔鹴之裘自倒扶,箭声脱弦鸣鹅鸱。远翻正落双参差,仰空拍手夸绝奇。

豪气服杀并州儿,也胜闭门坐咏诗。

送陈则

明代 高启

挟策去谁亲,侯门不礼宾。
愁边长夜雨,梦里少年春。
树引离乡路,花骄失意人。
一杯歌短调,相送欲沾巾。

赋得履送衍上人

明代 高启

稳称游方脚,新编楚岸蒲。
滑欺峰顶石,危怯世间途。
轻曳愁妨蚁,高飞笑化凫。
上堂声每众,度岭影还孤。
著处朝行道,抛时夜结趺。
空山欲相访,落叶去踪无。

子夜四时歌

明代 高启

空帏拥垆坐,夜冷微红灭。
郎意似残灰,无因得重热。

哭周记室

明代 高启

万里一羁臣,悲歌楚水春。
漫期重会面,竟作永伤神。
主祭唯孤侄,收诗有故人。
独挥闻笛泪,斜日下西邻。

送吴生赴汴省其父指挥

明代 高启

都亭槐雨净朝埃,彩服逢秋试剪裁。
定远未归双节在,孝廉初去一船开。
城依梁苑烟中闭,河绕隋堤树里来。
家庆拜余寻旧迹,夕阳骑马过繁台。

郊墅杂赋(十六首)

明代 高启

居似临邛宅,耕非鄠杜田。
已偿输税米,未觅卖文钱。
把卷怜长日,看花愧少年。
翛然闭门处,杨柳桔槔边。

黑河秋雨引赋赵王孙家琵琶盖其名也

明代 高启

胡天夜裂天垂泣,云压鹰低翻翅湿。
髯王醉影抱寒惊,毡殿嘈嘈箭鸣急。
红冰泪落衰灯下,倒卷河流入弦泻。
瘦驼卧碛歇铃车,扑朔阴沙鬼行野。
汉魂私语鬓风凄,都护营荒咽冻鼙。
兰山木叶连愁起,散入塞门三万里。
梦断金蟾隔烟小,青冢埋声秋不晓。

姑苏杂咏 之荆操

明代 高启

粤有我土,岐山之下。
孰是营之,维我考祖。
今我于迈,自岐徂荆。
岂不怀归,念我弟兄。
民勿我思,我斯安只。
国已有后,先君季子。
予思泰伯之德而作。

赴京道中逢还乡友

明代 高启

我去君却归,相逢立途次。
欲寄故乡言,先询上京事。

约诸君游范园看杏花

明代 高启

去年春色近清明,万匝烟花夹晓城。
西苑相逢车马问,何人不是踏春行。
今年人迷去年道,风雨不来花自扫。
僧寺庭空半紫苔,侯家宅废皆青草。
纵然无主一株存,憔悴尘沙不可论。
野外日斜啼鸟散,消愁无处却消魂。
魏公园林芳坞下,闻有柔枝正堪把。
休言乱后少花看,得到花前人亦寡。
明日寻君君莫违,共随游蝶弄晴晖。
闭门梦断江南晚,忍见迢迢春自归。

冬至夜雨感怀

明代 高启

节序关何事,徒令百感生。
升沉当世事,存殁故人情。
寒在微阳气,风疏缓漏声。
他年说今夜,听雨宿南城。

客舍喜侄庸至

明代 高启

客里逢人喜,相过况阿宜。
远游惊岁晚,多难惜门衰。
帆落江桥近,钟来野店迟。
一杯灯下语,浑似在家时。

留别李侯

明代 高启

梅发津亭壮,春随使节回。
线多游子服,酒滴故人杯。
钟送横江雨,车盘出峡雷。
平生感知己,临别更徘徊。

白傅湓浦图

明代 高启

相逢沦落总天涯,舟泊湓江近荻花。
逐客青衫自多泪,伤心不用怨瑟琶。

次韵春日谩兴四首奉酬外舅达翁

明代 高启

老去风情似乐天,恨无张态抹朱弦。
一春酒病稀游赏,啼鸟莺花共怅然。

吴别驾宅闻老妓陈氏歌

明代 高启

白发相邀出后厅,莫辞为唱《雨霖铃》。
如今人尽怜年少,谁肯同来特地听。

郊墅杂赋 其七

明代 高启

路迂桥断处,门静犊眠时。孤墅藏群柳,诸田灌一陂。

僮闲春作少,妇懒午炊迟。谁道花源好,还令太守知。

摘瓠

明代 高启

轮囷卧霜露,秋晓摘初归。自笑诗人骨,何由似尔肥。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50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