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证京谣 袁寒云得卞证京牙印,广征题词,填此寄之

证京谣 袁寒云得卞证京牙印,广征题词,填此寄之

魏晋 高燮

亦是沧桑艳,梦影南朝,钤出朱文细。一捻红牙,恍睹倾城佳丽。

问旧事、风月秦淮,证古佛、庄严妙契。难重理。桃花扇底,梅村诗里。

些儿怀袖香温腻。把芳名,镇粉奁证几。三百年来,浮沉流落何地。

认当是、纤手曾亲,到此日、寸痕谁记。偏遇得,佳士袁丝能喜。

诗人高燮的古诗

疏影 残梅

魏晋 高燮

零香犹馥。正阑珊别意,还住芳躅。幽梦凄清,寒雨黄昏,肯被东风吹逐。

孤心却恨春无赖,岂愿游蜂往复。故宁甘、憔悴姿容,品耐横空寒玉。

他竟无人爱惜,万葩齐取媚,韶华纷触。独有斜阳,如怨如痴,照向篱边巷曲。

杜鹃原是消魂鸟,惟冷对、余花痛哭。剩南枝、月苦烟荒,彷佛傲霜秋菊。

浪淘沙 重九登北高峰

魏晋 高燮

策杖上高峰。浩荡吾胸。万方秋气四山同。纵览无分南北,海阔天空。

路转遇长松。兀立当风。奇枝岁久欲成龙。巨臂横伸吁可怕,盘马弯弓。

海棠春 再题秋棠图,即为棠隐述意

魏晋 高燮

含情脉脉常凝睇。银烛畔、残妆慵理。憔悴可花侬,挥手休提起。

墙阴一带伤心地。花落去、坠欢难记。秋雨又秋风,谙尽愁滋味。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四十八

魏晋 高燮

山庐好,凡卉尽风流。鹤顶明如仙风额,鸡冠矮似老人头。

绝妙一庭秋。

南楼令 其一 正月初六日茸城归舟,风雨不已,写此寄慨

魏晋 高燮

急景逼残冬。兼旬雪更风。感劳生、人似征鸿。已到今年人日近,依旧是,雨濛濛。

船尾响丁东。闲愁特地浓。倚篷窗、梦也惺忪。见说明朝春又至,惊老大,忒匆匆。

十六字令 其三

魏晋 高燮

图。几度湖山梦不孤。忘机侣,鸥鸟惯相呼。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六十

魏晋 高燮

山庐好,早起雪交加。一夜围廊都变玉,满庭秃树尽生花。

此景冷堪夸。

清平乐 题高野侯小像

魏晋 高燮

齐年宗契。标格神仙比。春在先生畴可媲。同占湖山清气。

西泠几度沧桑。君家犹剩荒庄。只是画梅圣手,封侯更许称王。

南楼令 其二 人日晴

魏晋 高燮

拥被觉寒轻。朝来眼倍明。听墙头、鸟弄新声。为报晴曦窗外朗,仍道是,雪花莹。

料峭步前庭。初阳向我迎。展微霜、竹叶频倾。昨夜窥人眉子月,争怪得,梦先清。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三十五

魏晋 高燮

山庐好,初暑御单衣。点水蜻蜓当面立,迎风蝙蝠掠肩飞。

缅想浴乎沂。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二十六

魏晋 高燮

山庐好,节物不论钱。连串樱桃红的的,堆盘角黍绿绵绵。

真觉口流涎。

吊庞檗子即题诗词遗稿

魏晋 高燮

沈吟郁处笺愁地,历劫频年厌世人。自吐孤怀入绵邈,独携奇泪动凄辛。

低徊每觉情无尽,俯仰谁怜迹已陈。欲向灵岩问樵唱,残阳莽莽下城闉。

百字令 题钝剑花前说剑图

魏晋 高燮

苍茫狂忆,记年时壮志,几番宏论。杀贼降魔真易事,材略纵横动听。

奇致飞霜,芳容妒月,怀抱交相并。风尘倦矣,寒光犹自难近。

那信万里归来,悲歌抑塞,豪气垂垂尽。绝好龙泉谁拂拭,匣里鸣声如恨。

凭我温柔,销他慧侠,两两心同肯。名花饶舌,一朝快剑锋钝。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六十四

魏晋 高燮

山庐好,虽好不思归。劫后残书聊可读,穷来赁庑倘堪栖。

故里且休提。

浣溪沙 其二 题何小山七榆草堂词残稿

魏晋 高燮

稚柳新波费苦思。叔源去后欲何之。于今复见小山词。

城北断肠芳草日,玉壶落月碧烟时。零笺残梦一丝丝。

湘月 丁未三月泛舟西湖,遥步龚定庵韵

魏晋 高燮

夕阳如画,媚六桥柳色,风流娟丽。柳外笙歌桥外舫,万顷波光无际。

花落愁多,春寒梦殢,不展东风意。鹧鸪生劝,未容料理归计。

好是堤绕围青,潭空凝碧,人影娇寒起。祠宇园林浏览遍,更向禅林暂寄。

山笋清甘,湖莼滑腻,迥异家乡味。者番咀嚼,便思老我云水。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十四

魏晋 高燮

山庐好,湿雨正初晴。上水虾蟆群结队,出林鸠雀聚欢声。

佳节近清明。

浣溪沙 嘉兴钱氏先德文端东麓警石恭勤诸公遗简七通,皆言称贷事 ...

魏晋 高燮

争说禾中第一家。簪缨厚泽更无加。吉光奕叶尽堪夸。

贷粟釜鬻皆典雅,言钱笺启总高华。清贫况味似梅花。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五十八

魏晋 高燮

山庐好,静读一灯孤。风起先闻铃自语,夜寒忽听雁相呼。

有似唱喁于。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五十四

魏晋 高燮

山庐好,雨后稻苗肥。十亩桥头邻叟语,六弓湾口钓船归。

树杪初斜晖。

高燮

高燮

高燮,字季和,高允、高推弟,勃海蓚人也,有文才。太武每诏征,辞疾不应,恒笑高允屈折久官,栖泊京邑,常从容于家。州辟主簿,卒。孙市宾,永熙中,开府从事中郎。
► 130篇诗文

魏晋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