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葛胜仲
众万之生,于世暂寓。一偾一兴,孰知其故。退黜奚戚,进升奚慕。
岂以通塞,顾改常度。有如我翁,昔尝掀翥。戴纚垂缨,去天尺五。
今屏山城,亦皆时数。左右佩剑,畴可笑侮。翁具退省,前言大误。
用与不用,智力何预。幸同此邦,邂逅承晤。结为金兰,安此贫素。
虞美人(酬卫卿弟兄赠)
友卿病起二绝句 其一
相从天末慰羁愁,属疾书窗喜顿瘳。休向友卿求竟论,且从吴客话诗筹。
伯父致政通直取谢灵运诗句作萧散堂赋诗次和寄二首 其一
神武门高早挂冠,首嗟荣路久淹蟠。诗辞故故推灵运,禅语时时誇道安。
书字不誇云五朵,卧閒偏怯日三竿。遐龄清德全真乐,谁识荣期善自宽。
寄次颜叔时为苏州庾官
绕郭清蒿翠欲浮,燕泉山水抱城流。娃宫香径终肥腻,谁道苏州胜汝州。
再赋十绝 其二
槛泉甘美胜梁溪,来照泓澄得展眉。尽道潺湲流不远,那知无路到天池。
次韵景纯见寄叙相从之乐
许昌旧姓有文儒,得得西来过燕居。访我肯题门有凤,馆君深愧食无鱼。
鄣泥难为清游惜,便面频将好句书。尚遣雅才淹簿领,好贤谁赋卫干旟。
次韵德升七夕二首 其二
霓旌鸾扇去央央,云路轻车驾七香。灵会此宵才瞬息,经年何苦夜偏长。
送伸仲归漆塘以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为韵十首 其六
中年灯火读,阅遍汗简青。岁晚得奥境,领略在六经。
肯薰班马馥,要续丘轲灯。只今未康济,斯人尚郊坰。
浪淘沙(将去南阳作)
跋陶渊明归去来图
小邑弦歌始数旬,迷涂才觉便归身。欲从典午完高节,聊与无怀作外臣。
次韵尧卿兄诗酒中兴三首 其一
可惜虚行淮汴路,不忧无继是巴笺。任贫任病须欢伯,更拙更慵犹短篇。
好拉嘉宾倾若下,剩钩华藻染由拳。离群他日乖觞咏,马腹何因更及鞭。
雪中有怀旧游次友人韵
昔泛秦淮一舸飞,角声吹动塞云悲。如今独听寒窗雪,忆杀梅花旧日诗。
次韵胡汝明 其三
轻阴池馆润无尘,骨醉簪花任笑人。先向孤芳一倾倒,明朝更浥上都春。
从仁叔求楷笏四首 其三
横斜文理秀斓斑,分饷閒官尚独悭。准拟遣人来检料,欲将拄颊望西山。
再赋十绝 其九
软语相从喜道林,碧流紫树日幽寻。是非那复谈朝士,懒作香方比麝沈。
幽居二首 其二
名胜音尘隔,怀贤自渴饥。千岩耸秀处,一榻独悬时。
盛夏衣裳懒,深林枕簟宜。招邀何以待,数卷谪仙诗。
依韵和工部兄雪五首 其三
从此何忧家事关,明年粒米厌区寰。腰青不见飞花女,头白先看对面山。
弦冻未应停绿绮,胶彊仍喜彀黄间。平铺万顷茅檐冷,欲问城居几日还。
君仪再和复次韵答之
醪敷映玉浪吹香,未饷徵君敢独尝。瓮下无人容借饮,壶中有客可深藏。
歌呼仅可供赪颊,酩酊那忧可腐肠。好似东皋求待诏,三升日给酝偏良。
蝶恋花(次韵张千里驹照花)
虞美人(题灵山广禅院)
葛胜仲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430篇诗文
中庭双柏
四桂坊
从仁叔求楷笏四首 其一
浣溪沙(小饮)
二圣图书
伏蒙孝立朝请同年赴九日燕集翌日以佳篇须酒谨依韵上谢
赠史德谦
次韵宋景纯寄陈去非昆仲
次韵德升颐轩诗五首 其五
二十五日道祖沧浪亭落成召会
走笔再和凤凰山十韵酬良器解元兼呈文中宣德 其五
游真意亭得二绝句示良器 其二
和西郊春事招元方同游韵
春日野步二首 其一
次韵叔才幽居二首 其二
赭山承庆报慈禅院刘希范资政坟寺张参预为神道碑
送庆善之江阴
送伸仲归漆塘以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为韵十首 其九
书怀二首 其一
杨彦安大夫
次韵德升颐轩诗五首 其四
记梦诗
浣溪沙(赏梅)
伏日不预诸僚饮会
二月十五日游谢村福田院观涅盘会寺乃灵运故宅呈道祖
鹧鸪天(九月十三日携家游夏氏林亭燕集作,并送汤词)
幽居书怀六首 其二
游径山蕴常上人字无可以山中秋日十诗求和因次韵 其四
次韵叔才以诗卷见还有作
中散兄喜罢郡有诗次韵却寄
菁山梅花盛开予独未之知十一月二十二日周元举察院饷数枝以诗三首 ...
哭卫卿弟三首 其一
赠讲华严惠照大师
九日汝明留郡中不遂同游以诗见寄次韵
送宁守罢任赴阙四首 其三
先兄中散挽歌词四首 其一
减字木兰花(薛肇明同二侍姬至葛山观梅,薛公会作)
渔家傲(初创真意亭于南溪,游陟晚归作)
张周韩侍御迁居北市示诗次韵
南乡子(九日黄刚定再索席间作)
醉花阴(次韵印师)
邓子文 其二
明日元举赴召见别用前韵送行
伯氏少卿侍建安文安二王讲席于资善堂夜被旨锡紫章服辄成长句纪庆
奉酬景纯道中见寄之什
次韵叶少协
弈棋有进劝工部兄召客
叔父承事用先公旧韵作诗次韵和呈
再和三首 其三
读史八首 其三 陈蕃
次韵中散兄及诸弟寄顾渚茶二首 其二
鹧鸪天(新春)
谢太守惠茶
水调歌头(程良器嘉量别赋一阕纪泛舟之会,往返次韵)
西江月·晚路交游绿酒
昭怀皇后挽歌词二首 其一
和陈简斋韵
诸生诣府见留再任偶作示勉夫二首 其二
跋黄鲁直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