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新池水涸股引于前溪辱道祖来观

新池水涸股引于前溪辱道祖来观

宋代 葛胜仲

吾庐新筑薰风堂,其下方池手亲掘。畚插初无邻里相,垠隅那有波澜阔。

旱涸俄惊拆龟兆,灌输未免翻龙骨。街南大浸卷滔滔,巷北小渠来汨汨。

胶杯忽觉水痕涨,抱瓮免嗟人力竭。已怜红芰浃枯荄,更喜赪鳞救濡沫。

幽居胜事快先睹,上客高轩为轻出。蛟龙好在且泥蟠,他年岂复池中物。

诗人葛胜仲的古诗

再和三首 其二

宋代 葛胜仲

野步自锄芦菔,轻尘试煮桄榔。坐喜青刍入眼,不须紫笋搜肠。

再赋十绝 其一

宋代 葛胜仲

横肱盘石俯清泉,山泽臞儒似列仙。泛水登山聊肆志,著书万卷果谁传。

送胡彦师职方迎亲赴阙二首 其一

宋代 葛胜仲

词华标韵出邹枚,要路飞翔见轶材。编削终篇辞右府,袤延飞诏萼中台。

碑刊棠萼如敦实,衣曳荆兰似老莱。五两风轻清汳路,迎船鱼笋助南陔。

赠僧知先

宋代 葛胜仲

诸方行尽夙心谐,澄碧归来寄雅怀。曾识禅那两居士,昭文斋主与高斋。

张子蒙令君挽歌词二首 其一

宋代 葛胜仲

赋归州里半年间,岂料循题哭二难。屡荐尝为趋幕客,数奇终困字民官。

清谈竟日师夷甫,寝瘵连年痛士安。身后华名知不朽,几多墨妙翠珉刊。

木兰花(与诸人泛溪作)

宋代 葛胜仲

木阑干外池光阔。午夜乔林迷岸樾。掠船凉吹起青萍,萦水歌声欺白雪。
檀郎响趁红牙节。胡语嘈嘈仍切切。人生何乐似同襟,莫待骊驹声惨咽。

张子蒙令君挽歌词二首 其二

宋代 葛胜仲

文义游从四十春,艰难契阔见情亲。少年涟上初倾盖,末路云阳拟卜邻。

万室讴吟依恺悌,一生志气负经纶。渭阳岂特儿曹恸,老送佳城泪满巾。

送伸仲归漆塘以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为韵十首 其一

宋代 葛胜仲

侨居始定交,寄诚用缟纻。命驾轻千里,次亦推嵇吕。

衰俗日益偷,此道弃如土。如何五载间,七返慰羁旅。

峥嵘听崇论,璀璨惊韵语。江湖风浪高,愧子蛟龙苦。

临江仙(章圃赏瑞香二首)

宋代 葛胜仲

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碧琉璃色映群峰。更携金凿落,来赏锦薰笼。
调客旧留□月旦,此花清软纤秾。未饶兰蕙转光风。赤阑呈雅艳,翠幕护芳丛。

水调歌头(程良器嘉量别赋一阕纪泛舟之会,往返次韵)

宋代 葛胜仲

夜泛南溪月,光影冷涵空。棹飞穿碎金电,翻动水精宫。横管何妨三弄,重醑仍须一斗,知费几青铜。坐久桂花落,襟袖觉香浓。
庾公阁,子猷舫,兴应同。从来好景良夜,我辈敢情钟。但恐仙娥川后,嫌我尘容俗状,清境不相容。击汰同情赏,赖有紫溪翁。

游径山蕴常上人字无可以山中秋日十诗求和因次韵 其四

宋代 葛胜仲

五峰崷崒势萦回,国一当年手自开。莫向兰袍认遗像,此心无去亦无来。

梦良以书献吉梦戏作二绝 其一

宋代 葛胜仲

山林皋壤乐无厌,况是寒灰岂复炎。蹇足上天无是理,固应此梦不须占。

次韵卿任赋立春

宋代 葛胜仲

阳和协气起寒灰,席上清歌听落梅。煖逐日华惊岁换,夜占天象点星回。

书筹屡点蟾蜍砚,命釂连催鹦鹉杯。愿敛春祺锡黎庶,熙熙一镜似登台。

次韵刘无言 其五

宋代 葛胜仲

荣槁如环浪自循,一筇双屐伴行春。溪翁野老来争席,不识蓬山第一人。

伏蒙达之学谕以诗宠眷生日次韵酬谢

宋代 葛胜仲

穷通谁复问东龟,材命由来略可推。去恶敢言除亩薤,律贪聊慕悼园葵。

百年永悼悬弧日,一顾垂当解印时。诗句清新褒借甚,却嫌无当玉为卮。

幽居书怀六首 其五

宋代 葛胜仲

我贵从教知我希,静观物化养天机。名呼池面游鱼狎,缕系梁间旧燕飞。

安石困应存远志,姜维那遽觅当归。人生安乐他何恤,怅望乡枌与愿违。

南乡子(三月望日与文中诸贤泛舟南溪作)

宋代 葛胜仲

柳岸正飞绵。选胜斋轻漾碧涟。笑语忘怀机事尽,鸥边。万顷溪光上下天。
菰苇久延缘。不觉遥峰霭暮烟。对酒莫嫌红粉陋,婵娟。自有孤高月妇仙。

君仪再和复次韵答之

宋代 葛胜仲

醪敷映玉浪吹香,未饷徵君敢独尝。瓮下无人容借饮,壶中有客可深藏。

歌呼仅可供赪颊,酩酊那忧可腐肠。好似东皋求待诏,三升日给酝偏良。

白乐天 其二

宋代 葛胜仲

及泉曾改庄公誓,胜母终回曾子车。素绠银床堪泪堕,更能赋咏独何如。

浣溪沙(赏梅)

宋代 葛胜仲

东阁郎官巧写真。西湖处士妙传神。嫣然一笑腊前春。
斗好虽无冰骨女,相宜幸是雪髯人。且烦疏影入清尊。
葛胜仲

葛胜仲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43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