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武皇南巡旧京歌 其十二

武皇南巡旧京歌 其十二

明代 顾璘

白发梨园老乐师,锦胸花帽对弹丝。行宫只奏中和调,解厌南朝《玉树》词。

诗人顾璘的古诗

宗伯毛公宅画菜

明代 顾璘

贵家金屏写生者,竞取纤秾斗高下。独怜意匠非世情,戏点嘉蔬气萧洒。

琅玕作叶璚瑶根,笔底畦径移西园。菁华荏苒过雨湿,紫翠历乱凌风翻。

黄花丹缬各未吐,胡蝶蜜峰俱已喧。南宫宰相白玉堂,挂之素璧生清凉。

谁为灌溉剧抱瓮,我欲采撷盈倾筐。岂无犀盘象箸大官肉,肥腴不快水雪肠。

对此薄饭每易饱,疏帘欹枕青春长。齑盬之味安能忘,鸣呼齑盐之味安能忘。

申思三首 其一

明代 顾璘

戚戚岁云暮,我行适潇湘。兄弟持我泣,父母泪纵横。

云有薄田畴,卒岁具粢梁。胡为去万里,骨肉相乖张。

局蹐诉父母,儿自恋家乡。举事触明宪,置理窜南荒。

程期若星火,不得少留行。勿复远思念,兄弟善持将。

吞声出门闾,沉痛绝衷肠。

南江吟为孙从一按察作 其三

明代 顾璘

汉江龙起万方清,旧渚何殊兴庆名。使君家在新丰社,长沐枌榆雨露荣。

霖雨歌七首 其三

明代 顾璘

帝里骄阳三月外,神车灵雨万家中。为欢解泽周穷壤,共喜皇情达上穹。

雨中溪行杂诗 其七

明代 顾璘

尽知为客恶,还见别家多。风雨空愁在,山林奈晚何。

忆殇女 其一

明代 顾璘

爱尽哀还积,年踰恨未除。空阶残日里,愁见旧罗襦。

送程通参归黔阳展墓

明代 顾璘

楚水不可极,东南烟浪深。孤舟日千里,渺渺浮乡心。

清世逢孝理,赐归展邱林。风木九原泪,蘋蘩二南音。

黔阳八月交,霜露增萧森。乌哺就衰草,獭祭临寒浔。

时物木生态,周览伤中襟。义范式闾井,薄俗归所钦。

嗤彼季子归,独谓多黄金。

定公房小画二首 其一

明代 顾璘

斲来东海骨,长惹老龙争。写作如来供,犹含风雨声。

宫中词 其一

明代 顾璘

太液红云重,昭阳素月斜。龙香浮蕙草,凤辇过桃花。

翠扇摇歌席,银屏隐卧车。双双紫鸾羽,飞上玉皇家。

吊司成鲁公振之已有园 其一

明代 顾璘

郢水秋风入草堂,仙人归去白云乡。莎衣芒履难重遇,唯有中林橘柚香。

鸡鸣寺访钱元抑遇雨

明代 顾璘

触热寻君汗似浆,坐依高竹挂冠裳。浓云忽送空林雨,人与青山相对凉。

游通真岩与数子商作思柳亭

明代 顾璘

荡舟缘西溪,风物始虚爽。忽得通真岩,众喜得奇赏。

石壁倒千仞,洪涛漱中广。通天贯灵窍,云气恣来往。

玉髓堕阴滴,莲花抱烟长。居然神仙窟,所愧系尘鞅。

缅怀柳愚溪,千载寄幽想。其人虽已没,精华尚星朗。

愿言作新亭,延此烟月党。今古两悠悠,江波日东响。

幽居十二咏和鲁南 其十一 摘蔬

明代 顾璘

右丞斋露葵,拾遗饭苍葈。朱门竞肥秾,野老独宜此。

山行绝句十三首 其三

明代 顾璘

青山八百里,蟠结千蛟龙。头角忽耸起,秀出云间峰。

和泾川公纳凉以五平属上去入声作三诗 其三

明代 顾璘

蓬莱从灵仙,绝粒食白石。何如临清秋,忽释触热厄。

江云翻鸣涛,洑沫雪一尺。疏篁摇凉飔,隔屋叶摵摵。

清泠留侯居,月阁辟七夕。陶情时开尊,博剧或设弈。

伊余婴离忧,契阔薄物役。公毋怀南征,卒乞别北客。

拟古十一首 其七

明代 顾璘

烈风吹西园,繁霜中夜落。彼美三春花,颜色尽销铄。

蟪蛄潜空野,潦水息大壑。鹰隼厉羽飞,商气日以廓。

古人重交欢,大义良不薄。临命沉黄垆,永不负然诺。

野鸟隼采章,檀园亦生箨。贵盛非云美,贫贱讵云恶。

瓶罂各有量,贵子善斟酌。

于按察泉庄杂咏十四首 其十四 篁径

明代 顾璘

竹下有幽径,本为裘羊开。清风满庭户,时闻抱琴来。

送张进士自全州成婚归桂林

明代 顾璘

马卿持节下江乡,鸾镜新欢得孟光。宝剑龙鳞横北斗,金屏雀影照东床。

九天礼乐周京盛,三月烟花粤徼香。采服即看宜寿酒,门楣还喜映岩廊。

拟古十一首 其五

明代 顾璘

高楼在何所,乃在骊山隈。复道通天行,华旗揭轩阶。

赵女理长瑟,朱弦一何哀。流响入青云,飞鸟尽低回。

顾瞻邯郸道,白露沾蒿莱。昔日繁华处,但闻狼与豺。

安得响响羽,衔尔栖丛台。

长相思 同前

明代 顾璘

山花香。水花香。宛转湖南官路长。怕见早梅芳。

愁三湘。度三湘。烟水无边是此方。登楼堪断肠。

顾璘

顾璘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60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