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顾璘
斲来东海骨,长惹老龙争。写作如来供,犹含风雨声。
送叶户部瑞监税还南都二首 其二
北峰南峰夹西湖,烟景四时张画图。暇日使君摇艇子,新诗的的似明珠。
望焦山莫至
石斗东溟起,云含北固青。江山分气槩,风雨走精灵。
处士轻龙诏,仙岩秘鹤铭。由来玄圃路,少许俗人经。
见水上飞燕
辰溪燕子点波飞,恰似江南带雨归。对入画梁相并语,满庭红艳发蔷薇。
幽居十二咏和鲁南 其十一 摘蔬
右丞斋露葵,拾遗饭苍葈。朱门竞肥秾,野老独宜此。
杂兴六言六首 其一
碧水澄溪日莹,黄茅覆陇霜乾。鸟下平原片雪,人登峻岭千盘。
林廷尉以吉四咏 其四 瞻紫亭
朝瞻紫峰明,暮瞻紫峰晦。华表白鹤归,云端见冠佩。
天地无终穷,日月互谢代。血泪如流泉,迸注难自爱。
徐学士子容薜荔园十二首 其十二 钓矶
子陵隐严濑,吕望栖磻溪。龙潜息云雨,虎变扬虹霓。
徐君一片石,乃在震泽西。功成拂衣去,名与二公齐。
于按察泉庄杂咏十四首 其六 月池
清池如半璧,下浸青天月。依稀玉兔边,侧露金银阙。
寄题张希孟都阃隐居四首 其三 东溪
山夹回溪抱日流,荷花百里锦云浮。人间掷却黄金印,长破苍烟弄钓舟。
山行绝句十三首 其九
径踏云边石,衣飘树杪风。绣鞍行一马,玉管引双童。
和见素林公云庄杂咏八首 其一
英英岩际云,相将庇幽独。肓风自震荡,慎勿憾我屋。
六忆 其二 陈石亭
流观文章苑,君才如锦机。触手生万象,五采腾清辉。
神情既效能,理性亦洞微。蜚声天壤内,调绝和益希。
蹇余朴拙资,磨琢夙有依。瓦缶附黄钟,巨细本相违。
欣欣声中儿,谬许谐音徽。韩孟岂其伍,皮陆是邪非。
所幸山水际,时从萝薜衣。赋咏尽花竹,游衍遍岩扉。
临衰忽分散,梦想恒渔矶。微念早相遂,白首终同归。
湘山杂诗十首 其八 玄通洞
下窥杳无极,仰视白日微。山人把火入,照见石燕飞。
车中杂言十首 其三
西域开何益,雄哉汉武才。殷勤谕父老,书生非本怀。
入襄阳 其一
黄龙山北树含烟,白马亭东水拍天。传道樊城风景好,酒家楼阁镜中悬。
高司寇盘谷宗祠诗 其三
司寇国桢干,履道先厥躬。绳武念有始,贻谋逮无穷。
族惠广晏子,祖德述谢公。礼容迩既洽,义烈远弥隆。
唯兹教家理,恊彼调元功。
潇江泛舟入道州
潇江清且驶,舍车泛轻舠。稍恬荡漾趣,暂谢登顿劳。
石脚插潭腹,危峰叠争高。牵夫不可度,孤猿攀树号。
滩水日倾泻,触石怒成涛。游鱼掷影过,尾赤惮所遭。
绝流百具备,嗟尔将焉逃。信哉法网密,民生始嗷嗷。
周公有令典,无取斯鞅曹。
杂兴六言六首 其三
路绝每稽厨传,山深罕识行旌。人过荒村犬闹,笳嘶远岫云惊。
南江吟为孙从一按察作 其六
四面方城开楚都,凭将汉水壮雄图。神灵一统归今代,散与高人作五湖。
减字木兰花 其二
柔萱如带。轻风粉蝶狂无奈。院静人间。坐数行云度远山。
惊心节序。满庭忽见吹飞絮。莫忆家乡。碧水无情千里长。
顾璘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605篇诗文
乍暖
满庭芳 见村社
送阳春歌和陈宋卿
于按察泉庄杂咏十四首 其八 园蔬
午谷歌赠周别驾仲仁
赠仲庵邬封君
再过仲木舍对菊四首 其四
羊侯祠
木兰花慢 其二
脩竹吟和邬户曹佩之十二首 其十二
秦女卷衣
子鱼南轩看菊
同文徵仲赠许隐君
野亭公杂咏六首 其二 野阁
苦热绝句十首 其三
题罗侍御所藏周必都古松障
空山
怀学稼郊居
赠陆司谏浚明游金陵还吴
对灯次金大仁甫
赠别周别驾王司理入京十四首 其六
夜观陈鸣野画草堂壁作歌谢之
晤言
承朱臣策张汝益顾世安自松江送菊至东省谢以短诗二首 其一
小画二首 其二
赠文徵仲
度退田安乐诸坡三首 其二
登阳春台
赠别周别驾王司理入京十四首 其三
游阳明山
赠别刘元瑞因怀都下诸君子六首 其四
阳湖曲赠王礼部直夫十首 其一
幽居十二咏和鲁南 其十 灌花
陈鲁南学士自山东寄遁志十绝和之 其二
赋陈中丞家杂画五首 其二
阳湖曲赠王礼部直夫十首 其九
赠叶原静游雁荡归金陵兼呈大司马乔公
夜饮西麓道院得秋字
定公房小画二首 其一
山行绝句十三首 其一
拟宫怨 其五
题王元章梅花和韵
人日宁远山行三首 其三
乔衡州母夫人
赋得霞觞寿吴翁
古意送蒋中丞抚赣州 其一
宿兰桥山馆大雨
和陈太仆生辰二首璘与太仆及惕庵总宪公同生时惕庵亡矣 其一
登华岩
幽居十二咏和鲁南 其六 捲幔
武皇南巡旧京歌 其二
野亭公杂咏六首 其四 野泉
南江吟为孙从一按察作 其七
武皇南巡旧京歌 其七
五龙隐仙岩
山行绝句十三首 其十二
寄题张希孟都阃隐居四首 其二 水心别业
岭傍深溪见花柳甚幽
上元十二夜饮蒋方伯诚之第观灯
拟宫怨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