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砥柱歌上陈留刘相国

砥柱歌上陈留刘相国

明代 顾璘

黄河之源出昆崙,万里震荡排中原。行云翻空日月斗,急雨倒海雷霆喧。

下民咨嗟上帝怒,乃遣神禹清乾坤。手握巨斧开龙门,中标砥柱气势尊。

白波一道永深嗟,青山两岸无崩奔。从此平成歌帝载,休气荣光应清代。

效灵已见出图书,论功不用誇嵩岱。柱乎柱乎安无颇,狂风恶浪柰尔何。

诗人顾璘的古诗

张侍御平海凯歌 其四

明代 顾璘

南郡冰霜肃宪威,东吴山水拱皇畿。青春冉冉江花发,白日迟迟海燕飞。

以铁冠寿徐子仁

明代 顾璘

干将鍊神剑,遗我铁一丸。道逢洪厓公,为制头上冠。

形模半月偃,金波错微荧。晶荧金天气,照耀素发寒。

赠子介眉寿,缀之瑶华簪。偃蹇青林侧,魑魅焉可干。

与陈鲁南

明代 顾璘

浮云淡秋水,落日横暮山。与子有幽抱,时在山水间。

幕府山望江

明代 顾璘

昨梦江上游,巨浪动枕前。今登山头望,江色转可怜。

青峰几千仞,倒卧中流天。人声落浦溆,树杪浮行船。

物理反相媚,乐意良已偏。因寻达磨室,仰叩西来禅。

面壁恐心死,渡芦事亦颠。不如结同好,啸咏攀云烟。

一醉更一醒,明日还复然。

杂言送延平朱使君十三首 其一

明代 顾璘

京华季冬月,雪满十二街。饮马凿坚冰,王程指天涯。

云鹄下辽海,霜鸿渡长淮。形影望不极,历乱平生怀。

咏扇画寄诸故人八首 其一 咏松寄乔白岩光禄

明代 顾璘

青松高千尺,知是何年栽。独有憩阴者,时为清风来。

一丛花 其二

明代 顾璘

凌波何处见铢衣。池畔月明时。春风莫作颠狂态,好堪耐、璚雪葳蕤。

楼上笛残,陇头书远,人在楚云西。

春江词

明代 顾璘

荏苒际韶景,缠绵结芳情。荡舟清江曲,云物丽波明。

夹岸花齐发,间渚草新生。唼喋游鱼散,差池飞燕轻。

名都胜侣集,终宴众欢并。衣香袭芳芷,酒影含飞英。

陈词拟吴趋,选乐杂秦声。讵羡镜湖隐,匪矜龙池荣。

乐莫斯会乐,白日且徐倾。

送萧侍御提学南畿得於字

明代 顾璘

柱史岩廊秀,高名迥不虚。融心标礼乐,丽藻润诗书。

骋骥鞭何力,屠牛刃有馀。一飞横宪府,累疏掖皇舆。

蹇谔惊刘向,精深仰卫蘧。周南分节钺,孔道赖菑畬。

宿雾披先路,文星下直庐。英流从妙选,化理属端居。

时雨三千外,长风九万初。神清衡鉴彻,心远简书疏。

士习非铅椠,人伦自里闾。醇儒终得效,直道果谁誉。

五月西都饯,金盘脍白鱼。三江南下舫,瑶水艳红蕖。

良契芳兰密,新诗烂锦如。迂疏叨末照,何以答相于。

禽言六首 其六 看蚕看火

明代 顾璘

蚕生于原,匪温斯瘅。火以炀之,烈则杀我。尔将崇利,毋贻我祸。

既看我蚕,请看尔火。

咏扇画寄诸故人八首 其三 咏葵寄郭东厓侍御

明代 顾璘

花色亦何贵,画葵爱葵心。岂无桃李颜,要非君所钦。

丹泉歌赠顾生

明代 顾璘

葛翁炼药吴山巅,丹砂入井流丹泉。洞门一闭绿苔灭,至今宝气横青天。

山人筑室幽涧东,飞泉洒壁秋霞红。饮之不饥复不渴,碧眼渐换为方瞳。

买药金陵未归去,月明猿鹤空延伫。束取阴符向白云,烧丹直傍泉飞处。

汉江独汎 其一

明代 顾璘

水云蒸日楚天浮,满眼江湖伴客愁。三国雄豪何处问,捲帘犹自见荆州。

白莲便面

明代 顾璘

玲珑白玉斝,置在翡翠盘。清池明月夜,怪尔生秋寒。

送程通参归黔阳展墓

明代 顾璘

楚水不可极,东南烟浪深。孤舟日千里,渺渺浮乡心。

清世逢孝理,赐归展邱林。风木九原泪,蘋蘩二南音。

黔阳八月交,霜露增萧森。乌哺就衰草,獭祭临寒浔。

时物木生态,周览伤中襟。义范式闾井,薄俗归所钦。

嗤彼季子归,独谓多黄金。

过云台山闻山中有普明寺未至

明代 顾璘

云台路接短长亭,十里烟林不断青。说有禅宫如海藏,山僧来现老龙形。

采桑子 其一 甲戌正月十三夜风雨作

明代 顾璘

华灯光射银屏影,斗起春光。月转回廊。罗绮风飘满路香。

金陵自古豪华地,不似殊方。堪笑潘郎。流落天涯独举觞。

牧牛图二首 其一

明代 顾璘

牛背泽且适,牛肩高嶙峋。登之挽其角,欢如就文茵。

原草被雨绿,芳树夏叶新。行歌重阴外,何羡輶轩尘。

同路中丞登鹿门山颠

明代 顾璘

维舟访嘉隐,凌崄跻峻巅。远水浮白日,叠岭霾苍烟。

庞公去已久,讵识躬耕田。何功勒钟鼎,卒使高名传。

赫赫刘荆州,遗安让其贤。此道今岂有,流尘暗弓旃。

送许彦明往松江二首 其二

明代 顾璘

东吴多胜友,远念因君劳。累岁不一见,每惭平生交。

扁舟过苏台,览胜虎山桥。笠泽控海口,登丘望云涛。

高词竞摛锦,古意相投胶。水国早寒夜,雾尽霜月高。

清宴出美酒,鲈鱼解鸾刀。窈窕子夜歌,依稀白云谣。

因之发幽兴,并令尘虑消。

顾璘

顾璘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60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