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望隆中山

望隆中山

明代 顾璘

云山如龙蟠,紫气腾晴空。缅想诸葛贤,引领望隆中。

间气产王佐,弱冠称英雄。白水真帝子,三顾屈其躬。

摧曹发妙略,复汉悬精忠。大业虽不就,兵图传无穷。

君听三峡水,哀响流长风。

诗人顾璘的古诗

于按察泉庄杂咏十四首 其十二 雁畴

明代 顾璘

昔飞远塞外,映月落虚弦。今向仁人侧,随阳宿野田。

熊罴岭望雪

明代 顾璘

熊罴岭头望雪花,千林万壑玉交加。若为扫尽浮云色,夜拥狐裘看月华。

薛吏部君采园四诗 其二 莹心亭

明代 顾璘

秋至金气肃,池水日澄停。游氛夜消尽,彻底青天明。

道人心源寂,尘事了莫婴。饭馀隐几坐,兴起缘池行。

鸥鸟飞相亲,鯈鱼乐无惊。群动各自得,生理澹且平。

与尔两无取,谁复思濯缨。

脩竹吟和邬户曹佩之十二首 其十二

明代 顾璘

小径中林宛转通,薇花秋晚堕疏红。三三五五含香侣,耐可婆娑退自公。

古意送蒋中丞抚赣州 其三

明代 顾璘

直道易摧折,烈士匪阿亲。志义苟不达,抱关甘隐沦。

往昔股肱宰,吐哺接贤人。所以风云气,长随龙虎身。

四岳举明圣,天下称尧仁。鲍公进仲父,齐桓霸图新。

圣朝理文化,群材登凤麟。东方列城士,承风望车尘。

愿公广末照,勿弃舆台臣。

小画二首 其二

明代 顾璘

泽苇江枫共远,玄凫白鹭争飞。借问渔舟安在,欲来垂钓妄归。

野兴三首 其三

明代 顾璘

苍隼摩天飞,黄鹄志千里。秋空莽寥阔,快尔南溟徙。

浮云东北生,风雨飒然至。六翮困沾湿,吹之堕寒水。

南山松桂阴,西畴稻粱美。万事难预期,不如早栖止。

初至全州

明代 顾璘

跋涉既累月,始闻及清湘。长风卷舟幕,忽见湘山苍。

黄发数老叟,迎予具壶浆。面色颇黧瘦,草际各跄跄。

拜起问生理,辄言困兵荒。云望使君至,冀免沟壑殃。

我闻老叟言,垂涕意彷徨。比岁牧梁宋,兵戈剧流亡。

逮此越万里,民瘼乃同方。忆昔始观国,徒行不赍粮。

皇舆非改辙,惠泽恒汪洋。闵兹丰俭故,所罪吏非良。

噬肤遂及髓,割肉救疮疡。天高不能愬,仰失日月光。

矧予既朽废,岂有仁风扬。登途入城府,恻恻心自伤。

再过仲木舍对菊四首 其四

明代 顾璘

露渚芙蓉次第残,风林桂树不胜寒。青霜素月萧条地,独有黄花耐晚寒。

和见素林公云庄杂咏八首 其二

明代 顾璘

朝暮耕鲜云,结子如黍密。煮作山中饭,还共山人食。

柳山诸诗八首 其七 仰高亭

明代 顾璘

缘云陟盘磴,俯见飞鸟脊。侧身最高峰,去天不盈尺。

星陈上皇宫,风举神仙舄。长啸落遗音,沈沈洞庭碧。

南江吟为孙从一按察作 其四

明代 顾璘

文武遗风江汉流,水滨游女绝思求。观风今值黄虞世,唯见溪翁击壤游。

和张水部杂咏八首 其六 水亭

明代 顾璘

清溪坐来澄,白鸟望中度。酒熟无人开,诗成有神助。

苏幕遮 晚行

明代 顾璘

日西沈,寒又作。掠面斜风,欺负征袍薄。远近村墟烟漠漠。

宿鸟归林,何事閒喧聒。

算归期,无定着。腊尽春回,客意偏寥落。向老重教名利缚。

雪月风花,白地成担搁。

熊湘阁

明代 顾璘

天运将移易,孤城安自全。家辱等身辱,十口同时捐。

义士舞白刃,烈火扬朱烟。伤哉熊湘阁,浩气横云天。

江山今中土,四望风凄然。

寄叶澄

明代 顾璘

高士多异标,骅骝隐奇骨。拙匠昧玄理,纷纷写毛发。

曹霸画马权奇高,裴公之面飘三毛。始知能事贵得意,耻与形相论纤毫。

燕山叶子心目灵,少年刻意工丹青。闭门解衣日盘礴,兴起落笔通幽冥。

我谒南曹大司马,五岳峥嵘走堂下。烟霞㸌目不敢前,熟视乃知是君写。

一谪潇湘今几秋,思君不见增烦忧。绝怜山水最奇处,苦乏妙笔移沧洲。

覆釜峰,湘江水,世传蓬壶无乃是。我有长绡寄向君,烦君写入茅庐里,欲访形容问吾子。

兴安陡江口号

明代 顾璘

江擘山头出,舟骑石背行。问君缘个事,辛苦作南征。

重别行送李川甫还沔南兼讯李献吉

明代 顾璘

长安道上春雪飞,薄暮逢君疑是非。摇鞭驻马一相问,雪花乱点白鹇衣。

江海茫茫重相见,客舍张灯促青宴。愁兼别泪堕金尊,漏转寒更涩银箭。

君今三十方少年,秋云刷羽抟云天。簪裾色动麒麟殿,词赋声倾玳瑁筵。

沔南作牧殊辛苦,抱哺黔黎一万户。近闻四岳举循良,须知黄霸先台辅。

楼船吹篴汉江流,乘月经过黄鹤楼。往时崔颢题诗处,复见新句淩高秋。

嗟予垂老气凋朽,天台峥嵘亦何有。寂寞桃花何处吟,纵横豺虎空奔走。

送君将归旧思翻,怅望南云回白首。倘过夷门见李白,问渠诗兴春多否。

送杨进卿入吴二首 其一

明代 顾璘

茅堂寄在石湖西,麦垄桑田咫尺迷。爱尔通家好倾倒,放舟频过越来溪。

于按察泉庄杂咏十四首 其二 上泉

明代 顾璘

错落万顷田,潺湲百丈泉。山人日秉耒,饱饭对山眠。

顾璘

顾璘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60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