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六忆 其五 赵鹭洲

六忆 其五 赵鹭洲

明代 顾璘

鹭洲情坦夷,与物澹无竞。两世早弃官,金绯一门映。

萧然就耕稼,素业乐清净。生男真圣童,诗书发天性。

我生寡徒侣,爱君岂面敬。弱女虽非才,丝萝托嘉庆。

匪祗终交期,实欲通子姓。形骸无尔汝,岁月有衰盛。

愿言慎眠食,永以娱寿命。

诗人顾璘的古诗

人日宁远山行三首 其二

明代 顾璘

万岭千峰蔽楚天,盘厓石路马啼穿。秦人住向桃源里,犹想重华问俗年。

花犯 冒雾往郴

明代 顾璘

晓鸡鸣,登车就道,残星尚明灭。水雾山云,偷晓弄阴晴,四望凝结。

太阳高起青天上,有光难下彻。更莫论、奇峰佳树,一槩浑遮隔。

阳回时候想南园,绿草意欣欣,思上春色。愿净扫,昏霾满、地飞蝴蝶。

喜行客、身躯粗拙,请毒瘴、蛮烟休见嚇。三饭外、清心寡欲,任尔天寒热。

拟古十一首 其五

明代 顾璘

高楼在何所,乃在骊山隈。复道通天行,华旗揭轩阶。

赵女理长瑟,朱弦一何哀。流响入青云,飞鸟尽低回。

顾瞻邯郸道,白露沾蒿莱。昔日繁华处,但闻狼与豺。

安得响响羽,衔尔栖丛台。

题柯行人所藏秋水纤鳞图

明代 顾璘

伊谁掇取潇湘水,铺向长缣光瀰瀰。碧牵文藻舞风柔,黄落衰荷抱霜死。

中添淡墨为群鱼,鲂鱮琐屑各自殊。纤毫尾鬣空明见,万里江湖气势舒。

姑苏野老困奔走,震泽扁舟落谁手。展图漠漠云水生,便欲垂钩挂鱼口。

君失此图何许年,完璧再返非徒然。请君袖取入京国,天边时一赏林泉。

懊恼曲效齐梁体

明代 顾璘

小时闻长沙,说在天尽处。人言见郎船,已过长沙去。

家鸡各有埘,海燕各有窠。郎家扑天屋,作底爱风波。

玉刻莲花斝,碧酒湛若空。与郎双杯送,出门耐霜风。

春风上燕京,秋风下湘渚。黄鹄有六翮,定自不及汝。

赋煮茶图

明代 顾璘

朱门酒肉如山海,沉湎徒云性灵改。松关冥坐真天人,朗如玉树雪华采。

涧阿霁雪新泉清,风吹石鼎茶烟横。悠然对语白日晚,俯听万井苍蝇声。

幽居十二咏和鲁南 其十 灌花

明代 顾璘

众芳植庭曲,地润花自饶。物情苟相赖,可惮抱瓮劳。

远招十五叠 其五

明代 顾璘

歌五叠兮去路长,岭南迢遰通炎荒。穷崖少人岚气

拟古十一首 其一

明代 顾璘

四方多岐路,出门难与期。游子适万里,三岁间音徽。

不惜离别苦,但恐中心乖。人情非山岳,感物易迁移。

释我金跳脱,缄书寄君侧。愿视故人心,勿视新人色。

云泉歌

明代 顾璘

苍厓积铁苍云鲜,中有百丈之飞泉。银河西倾鹊桥断,玉龙下挂向梯连。

仙人爱向山中住,日玩云泉不知去。清凉一濯毛骨寒,红尘飞来无著处。

六忆 其五 赵鹭洲

明代 顾璘

鹭洲情坦夷,与物澹无竞。两世早弃官,金绯一门映。

萧然就耕稼,素业乐清净。生男真圣童,诗书发天性。

我生寡徒侣,爱君岂面敬。弱女虽非才,丝萝托嘉庆。

匪祗终交期,实欲通子姓。形骸无尔汝,岁月有衰盛。

愿言慎眠食,永以娱寿命。

登岘首

明代 顾璘

岘首瞰长江,高深属遥睇。两仪拓雄观,况值风日霁。

水浅别洲渚,林寒出松桂。旷然洽今欢,遑以悼先逝。

羊公经世人,兴怀局千岁。立德竟长泯,长闻泣遗惠。

自大荆驿往平江

明代 顾璘

霜重林木疏,日出山雾豁。襜帷发荒馆,鸣鸡乱相聒。

岂不惮险艰,我职在咨度。穷岩蔽白日,幽隐难自达。

吏鲜拔薤能,单羸困豪夺。赤子堕眢井,陫痛焉可遏。

拔剑淬清水,为尔试一割。

赠别周别驾王司理入京十四首 其十

明代 顾璘

周瑜擅风雅,王粲多文章。皎皎冰雪心,荧荧金玉相。

近爱莫为助,远别令心伤。赠君青桂枝,物微意徬徨。

凭谁报天子,并置黄金堂。

兴安陡江口号

明代 顾璘

江擘山头出,舟骑石背行。问君缘个事,辛苦作南征。

送沐将军兄弟归滇二首 其二

明代 顾璘

楼船倚江扬大旗,回风簸日光离离。百夫转舵橹如翼,千里只作终朝期。

金吾将军年绝少,牙弩射潮閒调笑。酾酒金陵王浚城,焚香赤壁周瑜庙。

爱君文雅真特奇,大兄金印镇西夷。府中宝劵山河誓,阃外丹心草木知。

君到滇南春物美,鹡鸰飞处棠花紫。未开姜被说家园,先降韩坛问天子。

青萍切玉能成灰,奔尘绝电须龙媒。上将用才多为国,它年看荐谢玄来。

于按察泉庄杂咏十四首 其三 清流关

明代 顾璘

颇笑古函谷,晓出鸡鸣客。四海今一家,岩关石门坼。

题周臣画二首 其二

明代 顾璘

石壁烟霏夏清清,水光人影静分明。纶巾羽扇者谁子,来共沙头赋濯缨。

曲江楼

明代 顾璘

曲江黄阁老,滞此天南州。直道既为衅,谗巧亦易投。

载歌铄金诗,明夷多隐忧。贤哲通塞地,天运非人谋。

唯馀楼前水,佳名永同流。

苦热绝句十首 其六

明代 顾璘

赤云西拥火为峰,红日东驱烛作龙。闻道峨眉多积雪,若为飞去荫长松。

顾璘

顾璘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60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