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进之壬戌雪中作

和进之壬戌雪中作

明代 顾清

冰柱谁家长万尺,世人未见神仙宅。昆崙五城楼十二,一一银山半天白。

天河倒挂楹栋间,下视蓬婆等卷石。东方有士古袁安,平生自信干人难。

闭门僵卧三日雪,早起翻念神仙寒。书生未试多濩落,此事几为流俗叹。

草堂相对一尊酒,龙公水妃互奔走。须臾瀰漫天地变,崖堑区区复何有。

瓦沟何恨太飘忽,桧顶何亲独淹久。从来幸不分町畦,此日宁须问容受。

晚来笔冻可柰何,满庭落叶寒风多。嫦娥矫立碧云里,似欲斗彩撩清哦。

我今有诗亦不作,此雪讵堪还更落。

诗人顾清的古诗

癸未元日用壬午韵

明代 顾清

欹枕残宵万迹陈,白头那复笑陈人。书囊上下三千岁,甲子依稀时百辰。

冠剑此时天上会,湖山前日梦中春。涓流钜海无穷意,俯仰乾坤只病身。

海棠四首 其二

明代 顾清

屑玉涂坯艳一丛,内园开处锦屏幪。何人错认杨妃醉,泪湿春风忆梦中。

河浑浑

明代 顾清

河浑浑,发昆崙,奔驰万里出龙门。出龙门,齧金堤,汎瓠子。

鱼鼋蛟鼍,乘时奋起。城郭坏,丘陵颓,汉帝沉,玉马劳歌入云哀。

河浑浑,洵神灵。我皇龙飞初,泥沙潜伏波镜澄。皇钦事,禋孔精。

胡为乎一日骋雄悍,违天经。奔腾荡潏,岸坼堤倾。

使行者不得遂,居者不得宁,园庐漂溺鱼鳖横。河浑浑,下民咨。

神禹上天去,贾尉来何时。三年青兖民亦疲,土牛楗石将恐非。

河浑浑,侧身南望劳我思。

六月十日过分水王主事舜夫留宿明日以十绝句追送次韵答之 其七

明代 顾清

急雨翻河电掣空,分明此意识天翁。老臣负乘今知免,归卧陶家一榻风。

题竹六言

明代 顾清

北固谁家江岸,丁卯何处溪桥。春尽烟波渺渺,月明风竹萧萧。

村居杂兴六首 其三

明代 顾清

石榴经霜红满枝,前年三月移根时。珠囊玉醴纤手擘,幽人为尔惊栖迟。

忆家园廿六首 其七 牡丹

明代 顾清

三月东园花压阑,种花人去我来看。不须烂漫开千朵,惜取芳根伴岁寒。

感兴六首 其五

明代 顾清

椿寿期万岁,龟龄亦千秋。伤哉蜉蝣虫,朝生夕不留。

君子与众人,其道亦相侔。计日不计年,吾生将安投。

北野书约东路见候用前韵

明代 顾清

蛇头凤尾好寻幽,我亦西湾占一丘。水墨画图三十里,不妨分作雨中游。

忆家园廿六首 其一 石榴

明代 顾清

三十年前手自移,眼看一本作千枝。翠翘红萼东墙下,几为贫交入梦思。

闰四月三日北庄分秧约味苓同观与联句 其一

明代 顾清

千金难买俞塘北,百亩新开水曲庄。相约明朝移短棹,绿阴传酒看分秧。

题子渊内翰所藏画册 其一

明代 顾清

高树带秋色,扁舟移晚凉。兰桡经过处,细细白蘋香。

淑人启土有感随事写怀用辛巳韵 其一

明代 顾清

修门同入不同归,归日青山未敢期。鸾匣君今正丘首,渔竿我亦上苔矶。

师邵每有诗督和甚急九和侍讲尝题其后曰立案而还之闻者大笑既用以 ...

明代 顾清

新篇落笔递酬赓,不放秋天几日晴。只有未斋新例好,且教风雨暂停声。

招东曙观稼

明代 顾清

少眈耕稼苦无田,马上朝鸡二十年。晚景天留作佳话,赏音人复葺同川。

槔亭旧葺依深树,风槛新开俯碧涟。明日分秧有前令,酒杯还向绿阴传。

待月轩为钱塘沈廷璧赋

明代 顾清

高轩峨峨临水开,虚檐四敞无纤埃。主人为此兴不浅,要待嫦娥天际来。

晴空落日清如洗,远水微茫翠烟起。清簟疏栊半捲帘,思入沧溟几千里。

沧溟迢迢天汉东,玉蟾戏水龙王宫。清辉只尺不可睹,幽情烂熳迷云空。

有时掀髯琢诗句,乌鹊啁啾隔烟树。长吟呼起白凤来,恨不同飞碧霄去。

有时凭阑吹洞箫,箫声幽咽惊潜蛟。倦来梦入水精殿,寒光百道飞银瑶。

香残烛冷催更鼓,遐想苍茫极今古。牛渚金陵夜夜天,风流百世俱尘土。

感时抚事情依依,东望蓬莱意转迷。绕阑风露不知冷,隔水松篁应惨凄。

钱塘亦是三江地,风景寻常接宵寐。抚卷知君信可人,不觉神飞渡江澨。

我歌待月篇,月应解我意,不用阑干苦凝睇。少迟银桥天际起,与尔同舞霓裳队。

挽苏廷玉

明代 顾清

到处江湖识此翁,几番倾廪惠疲癃。灵岩山下一片石,叹息高踪已梦中。

戏简王汝楫

明代 顾清

短日西风木叶飞,游人无处不思归。连廒百室如云峙,肯念吴儿未授衣。

十七日得黄克明书报八月四日封事

明代 顾清

劲弩分张不露弮,叠双连中巧无前。林中袖手心如水,重为西风一怅然。

送许启衷又二绝句 其二

明代 顾清

圣代仁深远俗安,侧生无复上雕鞍。閒居续得君谟谱,聊为南风一寄看。

顾清

顾清

顾清(1460-1528)字士廉,江南华亭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诗清新婉丽,天趣盎然。著有《东江家藏集》《松江府志》等。► 63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