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感兴六首 其五

感兴六首 其五

明代 顾清

椿寿期万岁,龟龄亦千秋。伤哉蜉蝣虫,朝生夕不留。

君子与众人,其道亦相侔。计日不计年,吾生将安投。

诗人顾清的古诗

题莆田郭氏世美卷 其四

明代 顾清

一命初沾竟力辞,清漳心事鬼神知。平生不惯谈茫昧,欲与先生赋瑞芝。

送周兵马之金陵

明代 顾清

将军宝剑双龙鳞,锦衣红蹙绣麒麟。甲第东华接诸贵,楼船南国隘通津。

干戈万里风尘静,两都冠盖如云盛。朝出长干访原涉,暮入乌衣过剧孟。

书生昔未试吴里,悲歌三入凤台游。醉拔霜毫赠君别,三山落日不胜愁。

然定默然题吴僧画兰二首 其二

明代 顾清

吴有高人,得笔三昧。洒墨飞空,坠不沾地。化然幽兰,殊妙特妍。

相所于归,繄定默然。煜煜者兰,岩岩者石。咨尔丛林,兹焉作式。

乐间园为同年夏如山赋十二首 其三 漫兴亭

明代 顾清

漫吾出兮周星,忽归来兮亭以成。嗟平生兮万事,亦何择兮何营。

偶欣然兮终日,孰久近兮千龄。

友人李民畏别号鹤峰尝欲予作诗未果也乌伤之任别有日矣为歌以送之

明代 顾清

鹤城九峰俱有名,后来鹤峰名更清。鹤峰只在九峰里,题品往往由先生。

鹤峰鹤城相对起,烟水四周三百里。峰前一径画图开,翠竹碧梧清似水。

先生藏名三十年,鹤亦周旋云水间。一声此日彻天上,回首翻愁蕙帐閒。

蕙帐閒兮猿亦惊,作歌为尔谢山灵。不须驰烟向驿路,不须移文到山亭。

君不见九苞鸣鸟本在丹山外,终为箫韶仪舜庭。

天彝生日乡里诸公会于小园赋鹤亭芝瑞诗各次其韵奉谢 其八 次韵 ...

明代 顾清

鹤巢山亭上,其下多紫芝。芝生鹤雏长,举目皆天机。

云水非江海,丹青辞栋楣。信美不可即,有时梦见之。

轩裳亦何以,坐此长别离。高歌谢园绮,往矣吾其随。

师邵以墙头过浊醪为韵赋五绝句依次答之 其二

明代 顾清

积雨限来往,空斋真卧游。窗中望佳树,正尔屋西头。

乌木扇歌

明代 顾清

南蕃乌查乌角光,剡溪溪藤色比霜。两物迢迢天一方,阿谁妙手巧裁量。

坐令皎月生筐箱,金花点缀七宝装。牙箫钿靥回光芒,为君鼓舞生清凉。

回思故国云茫茫,枯蔓朽株纷路傍。人生贵贱岂有常,牺尊沟断同根芳。

君不见金门六月清暑殿,犹堪舒卷奉君王。

春日与客谈旧事有不能忘者纪以小诗 其二

明代 顾清

洛阳红紫闹春光,五剧三条锦绣香。跬步不诒今日愧,将军一语更难忘。

颁历后谒陵过清河望僧庐有怀蔡东轩郡尉

明代 顾清

曾同襆被宿招提,行役匆匆未有诗。岁月几新官历样,人家依旧小茅茨。

成仙合自萧郎分,抚景偏多宋玉悲。行过石桥犹驻马,此情应与故人知。

雪后登楼用沈西潜韵 其二

明代 顾清

冻云飞散晓来天,举目青山九点全。竹笋迸阶犹带雪,柳枝低槛欲生烟。

閒寻广受还乡事,偶到机云入洛年。八百里封还若此,龙阳何况木奴年。

淑人迁柩至祖送还书感八首 其七

明代 顾清

京华桂玉两关心,粗得心閒病已侵。伴我一生成底事,诰鸾空印紫泥深。

吴江夜泊寄长儿天彝八首 其二

明代 顾清

高堂双鬓已如丝,此日何堪更远离。宽我百忧惟汝在,莫令思我在家时。

忆家园廿六首 其五 柿

明代 顾清

窗西一阵绿云浓,眼见萌芽到拂空。成实不教霜后荐,只因多雨更多风。

道逢丧车有感

明代 顾清

铙丁丁,鼓冬冬。挽且歌,哭以从,短箫间歌起悲风。

歌者会有哭,哭者会有终。白日西下黄河东,此歌此哭宁终穷。

惟有柩中人,一去万古长瞢瞢。

记梦中句

明代 顾清

张生长安居,日听车音响。他年乘斑轮,车音想非想。

忆家园廿六首 其十一 蒲萄

明代 顾清

高架新梢绿刺檐,坐来幽意满江南。不知华月清池上,谁共凉阴酌晚酣。

咏二乔得真字韵

明代 顾清

铜雀金陵总未真,六朝花月几经春。阑干误喜逢倾国,却是丹青卷里人。

春日与客谈旧事有不能忘者纪以小诗 其六

明代 顾清

浅薄寻常愧伐檀,衰麻才脱报迁官。清华玉署非常选,可识当时下笔难。

柯学士先生所种二柏树歌

明代 顾清

君不见刘保斋、柯竹岩,一时名声齐斗南。文鹓孔翠赤霄上,遗迹世人争竦瞻。

玉堂之南双翠柏,传是竹岩先生手所植。我来抚玩不忍去,树底犹疑有行迹。

忆初种来今几年,高标已见摩云天。雨淋日炙长苔藓,虬须龙甲皆苍然。

斜阳独立双树阴,寒天老气转萧森。丈夫有作期百世,此物岂异甘棠林。

我歌双柏篇,继彼角弓吟。古人已恨材难用,何处悠悠语此心。

顾清

顾清

顾清(1460-1528)字士廉,江南华亭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诗清新婉丽,天趣盎然。著有《东江家藏集》《松江府志》等。► 63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