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五月廿二日马上作

五月廿二日马上作

明代 顾清

新雨长安道,行行爱好山。美人何处也,骑马又空还。

诗人顾清的古诗

斋居 其一

明代 顾清

日暮浮云尽,瑶空湛虚明。北辰俨中居,列宿环四营。

搀抢既不动,彗孛亦潜精。朗月行中街,垂辉彻洞冥。

感此念畴昔,忽如初梦醒。泠然遂忘寐,整冠候鸡鸣。

题菜赠杨翁普能时年七十三断肉六十年矣

明代 顾清

上沃泉甘野水边,乌菘紫芥各纷然。主人为尔都忘味,更伴清斋六十年。

宫体四首次良金韵 其一

明代 顾清

鳷鹊楼深月到迟,倚阑閒弄玉参差。侍鬟记得新腔去,又向花间教雪儿。

夜坐 其一

明代 顾清

仙都閟灵境,假日休官程。高斋坐来久,夜景湛虚明。

起步视天宇,旷然遗世缨。素心适有会,幽兴顿此生。

沧波望不极,落月金盆倾。

叶竹窗出示月中折枝桂花上有司马兰亭题字 其二

明代 顾清

眼中前辈风流远,物外閒情日月长。小阁垂帘对遗墨,天风时送木樨香。

颐浩辩公寄莼菜瓜菹有别久不见渴心生尘之语因以为韵作绝句八首寄 ...

明代 顾清

公欲空万有,谁哉记三生。结习知未断,斯文独钟情。

陈都阃汝玉以思亲册求题久未有以复也二月君提兵过江赋此为别伫闻 ...

明代 顾清

都将牙旗出海门,长淮北去净妖氛。平生一掬思亲泪,誓与天家策异勋。

戏效荆公作四首 其一

明代 顾清

城东野意动,名园滋华芳。弱柳黄晼晚,夭桃映新阳。

循原涉浅渚,连步陟崇冈。兴至陈尊俎,凭高顾江乡。

生世间逸少,怀归念王章。东游昨夜梦,川谷永相忘。

河间道中遇雪次何汝诚韵

明代 顾清

冒雪登车倚酒酣,日高犹自怯风严。不须更问春消息,已有天花压帽檐。

读味苓所著桑阴梦戏书其后

明代 顾清

浮世奔忙梦一场,谈生开口笑黄粱。不知郑老桑阴里,更有黄粱一倍忙。

招东曙观稼

明代 顾清

少眈耕稼苦无田,马上朝鸡二十年。晚景天留作佳话,赏音人复葺同川。

槔亭旧葺依深树,风槛新开俯碧涟。明日分秧有前令,酒杯还向绿阴传。

生辰用味苓韵 其二

明代 顾清

东风不管鬓丝长,醉草时看墨数行。花鸟大家谁彼此,溪山到处业壶觞。

平原相业三千履,诸葛生涯八百桑。一笑向君重握手,傍秋亭外又斜阳。

六月廿二日天彝生辰诸亲友携酒来贺蓼莪棠棣并感予怀因书俗语为八 ...

明代 顾清

眼前地步放教宽,尽著前行后便难。我祖分明有先样,一生曾不用机关。

壬戌元宵应制绝句八首 其四

明代 顾清

华星宝月满长安,绣屋金釭夜未阑。遥望千门起庭燎,尚宫先辇奏回銮。

六月十日过分水王主事舜夫留宿明日以十绝句追送次韵答之 其四

明代 顾清

君王六乘代来初,云从飞龙水送鱼。敢谓老臣耽暇佚,青山种树要全书。

石淙辞

明代 顾清

山之石兮孱颜,飞淙交兮石之间。龙跃兮虎斗,砰雷击兮云翻。

寻源兮何处,望极浦兮扬澜。碧之鸡兮金之马,点苍纷兮高下。

众壑兮争流,指沧溟兮一泻。舟万斛兮鸿毛,群龙乘之兮以变化。

繄山川之伟绝兮,宜夫子之挺生。起一邦而天下兮,亦足称其神灵。

京江既已改筑兮,犹眷眷乎兹土。颍峨嵋、吴蜀山兮孰云今之非古。

石弗泐兮淙弗枯,散为江海蒸为霖雨兮润八区。

吾诚不测夫子之妙用兮,固将等廊庙于江湖。渺南云兮万里,长寄兴兮桑弧。

巢云为倪举人赋

明代 顾清

越山山人迹大奇,卜居直与浮云齐。诛茅不畏虎争穴,拓地远教龙择栖。

初来尚嫌巾履湿,住久更觉青天低。飞旌卷旆互明灭,松窗石榻同凄迷。

时时蒸翠落书幌,往往空青沾杖藜。山人前年不出山,丹崖绿壑时攀跻。

半筇横绝陇头路,一犁耕破芝田泥。今日山人振衣起,飞云万里随东西。

翻腾百川雨九土,变化岂复知端倪。云兮能舒复能卷,世间万事如蓬转。

岩崖霄汉各有时,男儿那得长偃蹇。作歌赠君殊短短,功成旧巢莫相远。

览窦氏回文诗爱其音调古拟作六首 其一

明代 顾清

神圣兴运乘元真。宸严尊居端佩绅。禋宗敬事肃秋春。

仁贤登扬振幽沦。陈思怀忧隐呻嚬。

顾德章尊人龙川介寿卷

明代 顾清

吾宗东吴秀,奕叶多俊良。矫矫龙川翁,早脱名利场。

归来自洪都,十年鬓犹苍。以彼文字游,放此云水乡。

春风介眉寿,珠玉间笙簧。蔼蔼亭林云,幽幽玉山堂。

上下千载馀,声华蔚相望。何当驾扁舟,共泛川上光。

手携蟠桃枝,酌彼昆崙觞。再歌行苇篇,和以伐木章。

佳期自今始,矫首希青阳。

为卢悦清题竹四首 其一

明代 顾清

卢郎老益清,正似雪中竹。岁寒林下游,还许王猷续。

顾清

顾清

顾清(1460-1528)字士廉,江南华亭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诗清新婉丽,天趣盎然。著有《东江家藏集》《松江府志》等。► 63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