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宋舜和参政之桂林兼简时措宪副伯玉亚参

送宋舜和参政之桂林兼简时措宪副伯玉亚参

明代 顾清

万玉参天说桂山,好风明月送飞鸾。官评廿载朝端美,行色三春画里看。

乡里故人惊会合,遐方稚子亦歌欢。公馀为有怀人意,东北停云日倚阑。

诗人顾清的古诗

颐浩辩公寄莼菜瓜菹有别久不见渴心生尘之语因以为韵作绝句八首寄 ...

明代 顾清

龙宫带明湖,倒影疑可掇。何当酌清泠,一洗尘中渴。

送方与义赴资阳得读字丙辰斋居作

明代 顾清

阳精行天明四目,孽狐潜形狡兔伏。太微郎位发光润,万里炎荒起迁逐。

平生未识晋鄙阳,邂逅幸饯忠州陆。男儿有身许家国,风波雨云随反覆。

资阳虽远实壮识,次第皇恩此牵复。古来直躬多坎坷,毕竟纲常系吾属。

眼前琐细犹不弃,如君岂合长碌碌。天衢峥嵘岁华尽,车轮宵脂马晨粟。

峨嵋西南望松桂,已觉春阳动幽谷。从来自许百鍊钢,此去人看九秋菊。

微之一折轻自坏,元城百挫无转足。两公遗事炳丹青,牙签时整西风读。

题张性夫小景四绝句 其四

明代 顾清

积雪断山路,柴扉昼不开。明朝稍晴霁,先看屋东梅。

辛亥感兴六首 其一

明代 顾清

六籍无孔孟,诸子竞为书。班马雄两汉,韩柳后驰驱。

斯文虽未丧,元气久已殊。云胡后来者,每变日下趋。

靡然事华藻,琐甚雕虫鱼。杳眇乱人耳,黄钟委路衢。

时无欧阳子,谁为扫其芜。

法驾导引 其五

明代 顾清

歌万寿,歌万寿,稽首玉宸尊。下视九州云五色,群龙济济会天门。

一气俨长存。

哭次儿天叙寄两弟五首 其二

明代 顾清

虎狼亦爱子,乌鸟亦恋雏。生子不能庇,悲恨当何如。

伯也归故乡,漂泊无宁居。仲子最孝谨,性复爱诗书。

百方挠其中,一病辞寒庐。垂死与母言,血泪沾衣裾。

沈思不忍道,命也有生初。

味梅图

明代 顾清

羊酪莼羹各有宜,崇桃积季漫多姿。岁寒一种真滋味,只许龙山处士知。

寄阮廷言 其二

明代 顾清

顾渚春风粟粒芽,宜兴小扇簇金花。多情每作临岐赠,不问回溪两翅斜。

南村归兴十首 其七 惠泉试茗

明代 顾清

携将双凤团,来试九龙脉。临流啜花磁,更忆长安客。

九日鹤塘庄过黄耳祠次高进之韵六首 其五

明代 顾清

又向东村访佛祠,衰容数被野鸥窥。不须更答三人问,沂水风雩竟阿谁。

忆家园廿六首 其十 樱桃

明代 顾清

花发园亭记别离,忆花又过别离时。赤瑛盘上筠笼里,各自伤心各自知。

合州训导丘陵资阳训导徐泰皆贡自安宁持原复提学书来临别各赋一诗 ...

明代 顾清

西州文学故乡人,京邑相逢意自亲。归见邺侯烦致语,江湖情事若为伸。

春日杂书 其二

明代 顾清

日日花枝上,新声变转娇。何如逐鸣凤,天上协箫韶。

杂书五首 其一

明代 顾清

唐家重考牧,毛仲最承恩。开筵待宋璟,速客烦至尊。

宾从满高堂,日晏湛清樽。把盏不及釂,飘风送回轩。

主人不敢讶,四座悄无言。何异百鸟群,仰视孤凤骞。

良史剧善绘,丹青俨如存。何当得再拜,一醒尘目昏。

方洲示役夫

明代 顾清

田夫具畚锸,问我功何始。我功亦汗漫,我屋当素拟。

前临有方洲,后枕须曲水。相泥以为深,因以崇我址。

亏盈岂予心,一举成二美。行当艺椒兰,且复树梧梓。

连村泥桑麻,接畛被穈芑。勉旃相予成,为尔歌至喜。

儿子天彝病起有诗报信用韵答之 其一

明代 顾清

南州多暖北州寒,十月黄花锦作团。独把一枝情万种,见花何似见人难。

六言 其六

明代 顾清

霄汉九重云日,江湖万里风烟。田父相逢偶语,今年大是丰年。

十一月十四日梦人示所注周易前列卦爻后系众说朱阑素纸缮写极精致 ...

明代 顾清

玉版仙书字若蝇,金钱神语更分明。五龙不极行天势,一牝犹存未雨名。

林壑故应朝市隔,阳和默自水泉萌。清台云物今谁纪,搔首阑干北斗横。

吴江夜泊寄长儿天彝八首 其八

明代 顾清

木有根株水有源,祖先祠墓合亲尊。岂徒追报崇彝典,亦要流传教子孙。

题东滨父子趋朝图

明代 顾清

先皇龙飞登俊英,岁在庚戌君飞腾。甲戌今皇临大廷,郎君接武振华缨。

尚书光禄郎而卿,分曹右选参本兵。天门晓开日未升,红霞紫气绕觚棱。

玉街无尘青引绳,冠裳佩履俨徐行。前者长孺后元成,小夫雅愿止金籯。

君家世德远有承,华亭启土绍嘉兴。贞元相君尤有名,昆山婉娈谷水清。

诗书亹亹来云仍,纷如玉笋间瑶桢。朝廷有道四海平,凤将九子不足惊。

画师不惮理丹青,我老犹能继颂声,请君多买鹅溪缯。

顾清

顾清

顾清(1460-1528)字士廉,江南华亭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诗清新婉丽,天趣盎然。著有《东江家藏集》《松江府志》等。► 63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