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顾炎武
百里相思路阻纡,每承遗札讯何如。绝交巳广朱生论,发愤终成太史书。
笠泽水清连底日,虞山叶落到根初。从今世事无烦问,但掩衡门学种蔬。
赠路舍人
自分寒灰即溺馀,非君那得更吹嘘。穷交义重千金许,疾吏情深飙上书。
大麓阳飙回宿草,岷江春水下枯鱼。丁宁未忍津头别,此去防身计莫疏。
拟唐人五言八韵 其一 申包胥乞师
辰尾垂天谪,亡人惎寇兵。舟师通大别,猎火照方城。
九县长蛇据,三关凿齿横。君王亲草莽,微命托宗枋。
彳亍终南近,间关绕霤平。张旃非聘客,蹑屩一书生。
雀立庭柯瞑,猿啼夜柝惊。秦车今已出,誓死必存荆。
华下有怀顾推官
秋风动乔岳,黄叶辞中林。策杖且行游,息此空亭阴。
伊昔吾宗英,赋诗一登临。尔来阅三纪,斯人成古今。
邈矣越石啸,悲哉嵇生琴。钟吕久不鸣,乾坤尽聋喑。
为我呼蓐收,虎爪持霜金。起我九原豪,狝彼田中禽。
下见采薇子,旧盟犹可寻。神理傥不暌,久要终此心。
五岳
五岳何时遍,行游二十春。谁知禽子夏,昔是去官人。
过李子德 其二
积雨秋方涨,相迎到华阴。水惊龙斗驶,泥怯马蹄深。
尚阻东轩伫,多烦濑口寻。白云清渭色,聊足比君心。
赠卫处士蒿
拘疾来河东,息此浍水旁。寒禽绕疏枝,百卉沾微霜。
幸逢同方友,典坟共相将。逢萌既解冠,范丹亦绝粮。
弦歌足自遣,感慨论百王。王赧遂顿首,孝献封山阳。
一身殉社稷,自古无先皇。与君同岁生,中年历兴亡。
衰迟数俦辈,落落晨星行。旅怀正郁邑,矧乃多病妨。
著书陈治本,庶以回穹苍。遥遥千载心,眷眷桑榆光。
赠李贡士嘉
居然汉代表遗民,犹向甘陵说党人。久矣泥涂嗟绛县,不妨渔钓亮河滨。
花香元亮篱前酒,雨垫林宗野外巾。此日耆英谁得似,饮和先作一方春。
秋风行
白露早下秋风凉,谁家置酒开华堂。秦国丞相南面坐,三川郡守趋奉觞。
燕娥赵女调清瑟,六博弹棋费白日。致富应多文信金,论功讵足穰侯匹。
莫欺张耳鬓如丝,及见夷门大会时。车中公子常虚左,上客侯生衣弊衣。
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嗟嗟此曲难重陈,柱摧弦断长愁人。
出雁门关屈赵二生相送至此有赋 其二
赵国佳公子,翩翩又一时。满壶桑落酒,临别重相思。
路绝花骢汗,情深越鸟枝。贤兄烦锁钥,边塞寄安危。
居庸关 其二
极目危峦望八荒,浮云夕日遍山黄。全收朔地当年大,不断秦城自古长。
北狩千官随土木,西来群盗失金汤。空山向晚城先闭,寥落居人畏虎狼。
卓太傅祠
拱木环遗寝,空山走部民。循良思旧德,执节表淳臣。
几杖中兴礼,丹青御座亲。至今传俎豆,长接大騩春。
和陈芳绩诗 其四
九尺身长鬓正苍,儿孙森立已成行。才过冰泮烹鱼馔,未到秋深摘果尝。
绕院竹光浮茗椀,透帘花气入书床。只应洁疾犹难化,莫学当时费长房。
秋山 其二
秋山复秋水,秋花红未巳。烈风吹山冈,燐火来城市。
天狗下巫门,白虹属军垒。可怜壮哉县,一旦生荆杞。
归元贤大夫,断脰良家子。楚人固焚麇,庶几歆旧祀。
句践怜山中,国人能致死。叹息思古人,存亡自今始。
陈生芳绩两尊人先后即世适皆以三月十九日追痛之作词旨哀恻依韵奉 ...
帝后登遐一忌辰,天雠国耻世无伦。那知考妣还同日,从此河山遂不春。
宏演纳肝犹报主,王裒泣血倍思亲。人间若不生之子,五岳奔颓九鼎沦。
侨居神烈山下
典得山南半亩居,偶因行药到郊墟。依稀玉座浮云里,落莫金茎淡日初。
塔葬属支城外土,营屯塞马
楼桑庙
大雪闭河山,停骖阻燕界。日出见平冈,庙制颇宏大。
昭烈南面尊,其旁两侯配。阴森宫前木,芜没畦首菜。
遗像缠风尘,荒碑委榛蒯。痛惟初平时,中原已横溃。
跳身森荆益,历险诚不悔。终焉嗣汉业,上帝居禋类。
独此幽并区,频在衣冠外。不得比南阳,何由望丰沛。
尚想旧宅桑,童童状车盖。黄屋既飘飖,霓旌亦杳霭。
惟有异代臣,过瞻常再拜。不及二将军,提戈当一队。
闻啸
闻道今天子,中兴自福州。二京皆望幸,四海愿同仇。
灭麌须名将,尊王仗列侯。支方传尺一,不觉泪频流。
济南 其一
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西来水窦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
积气苍茫含斗宿,馀波瀺灂吐鱼龙。还思北海亭中客,胜会良时不可逢。
送张山人应鼎还江阴
旧京秋色转霏微,目送毗陵一雁飞。笑我畏人能久客,嗟君怀土便思归。
风高海气龙王庙,水落江声燕子矶。卉布家乡多已作,此行须换芰荷衣。
寄刘处士大来
刘君东鲁才,颇能䆒经传。时方浑九流,发愤焚笔砚。
久客梁宋间,落落无所见。弃家走关中,自结三秦彦。
便居公瑾宅,直上高堂宴。忆昨出门初,朔风洒冰霰。
独身跨一驴,力比苍鹰健。崎岖上太行,彳亍甘重趼。
一过信陵君,下士色无倦。赠别宝刀装,宾僚陪祖饯。
麾楫渡蒲津,骏马如奔电。上下五陵间,秦郊与周甸。
花残御宿苑,麦秀含元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秋山 其一
谒周公庙
寄同时二三处士被荐者
昔有
再谒孝陵
詶陈生
李定自延平归赍至御扎
送王文学丽正归新安
拟唐人五言八韵 其二 高渐离击筑
二月十日有事于先皇帝攒宫
赠刘教谕永锡
陵下人言上年冬祭时有声自宝城出至祾恩
詶史庶常可程
测景台
安平君祠
颜神山中见橘
金陵杂诗 其五
居庸关 其一
李克用墓
秀州
赴东六首 其六
将远行作
再谒天寿山陵
济南
上路光禄太平
刘谏议祠
闻湖州
丈夫
双雁
谒夫子庙
读李处士颙襄城纪事有赠
书女娲庙
邯郸
河上作
赋得檐下雀
古北口 其三
灵石县东北三十五里神林晋介之推祠
寄次耕 其二
桃叶歌
赠于副将元凯
挽殷公子岳 其二
太原寄王高士锡阐
玉田道中
钱翁
赋得江介多悲风用风字
悼亡 其三
酬朱监纪四辅
谒孟子庙
与江南诸子别
寄潘节士之弟耒
寄问傅处士土堂山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