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古易
频年转见故人疏,来往惟君每起予。阁入早秋怜善病,溪流黄叶念幽居。
田园久复谋犹拙,花木闲栽贫自如。昨过山中谈野事,喜添佳句寄双鱼。
赠尹恒复中翰
早闻嘉遁辞芸阁,长羡风流一布袍。林叟惯寻诗兴逸,岳僧频访道情高。
管教白发饶秋镜,别有丹砂胜绿醪。知是罗浮题已遍,三朝曾不出蓬蒿。
舟次江南
挈笠乘潮去,逢幽便放篙。水痕侵鹤迹,莎色上僧袍。
胜事閒偏得,兴来吟转高。前村知不远,隐隐出蓬蒿。
暮春谒海幢阿大师影堂
竹帘仍捲海涛春,竟夕低徊独怆神。风殿泠泠金磬静,月楼漠漠翠烟新。
壁悬旧拂閒栖鸽,架积遗书暗锁尘。此地从来称法窟,到来谁不慕天亲。
扫花
荣落皆如幻,何曾生寂寥。高香仍带露,红影不污潮。
水阁人烟迥,山庭鸟语骄。春光当自娱,明日又花朝。
酬谢邺门见寄
夏日送含屿上人归杭州
十年频结识,两粤遍曾游。欲返吴门去,苕溪枕碧流。
荷风生旅梦,荔雨湿行舟。从此应多作,相思南海头。
移居甲子春作 其二
草屋频迁次,东风值早过。耳惭聋太晚,发喜白偏多。
潭静雁无影,春归莺自歌。浮生惟一笑,不必问如何。
过访含屿上人溪楼有赠
一从飞锡到招提,每试冬泉拟霅溪。笑我得閒多病后,感君高谊共幽栖。
道情是处甘寥寂,诗思无时不品题。山色满楼相过近,刺桐花下柳桥西。
移居甲子春作 其三
林吐微微绿,山回黯黯春。药栏随地得,诗思逐时新。
瘦影堪谁似,孤怀只自真。呢喃双燕子,感激伴闲身。
本洁师山房
閒居移得自溪西,夹路幽香异草齐。山枕旧窗林鹤近,壁留新句覆人题。
松枝静覆安禅处,石井斜当种药畦。谁说地偏来客少,苔痕不断杖头泥。
晴窗
几度雨初歇,虚窗晴转幽。鸟啼当竹户,花上隔溪楼。
地僻成深隐,春残忆旧游。今宵还有月,清影满床头。
秋夕遣兴次愿公韵
颇得幽栖趣,看山拥敝裘。寒潭初过雁,红叶欲遮楼。
云水自为适,烟霞又入秋。与君深夜里,清思共悠悠。
春日喜不挂师还山
别来频问讯,云水不离身。旧隐喜归日,疏林又值春。
连朝花气早,入夜雨声新。无限相亲意,幽居恰近邻。
同谢邺门道长山中晚望
瘦筇破笠共携持,犹是红芳三月时。数里石桥尝远讯,一春閒寺始相期。
最怜旧垒归江燕,忍听斜阳叫子规。尽日与君吟眺处,独惭疏懒不成词。
冬泉
卜泉曾见问幽林,凿破云根喷雪深。清冽已流千古润,徘徊遍想昔年心。
潮来亦许寒声应,月过何妨倒影侵。自是不愁诗思渴,因君吟到夕阳沉。
移居甲子春作 其一
转觉成幽趣,生涯到处闲。溪云分半榻,野鹤共三间。
门向疏疏竹,窗临浅浅山。客仍频远过,差不厌痴顽。
山中菊花 其二
不寄在篱下,披离自不群。一秋无过客,空谷独逢君。
叶覆烟全碧,花饶水半芬。登高重九近,谁共酌秋云。
寄麦大车
乱后相期未易逢,廿年曾记话从容。春花辄扫门临水,晓梦频醒犬吠钟。
深谷未成投老计,旧溪仍愧寄孤踪。迟君更有幽怀在,倚杖斜阳数远峰。
山中菊花 其一
为爱高秋意,亭亭水一湄。寒光难入谱,秀色自成篱。
逸士分栽处,闲僧采服时。山居真不易,相对足栖迟。
春日集海幢丈室呈乐和尚
海烟晴捲法堂开,词客相过次第裁。野寺正当逢上巳,疏钟频得共登台。
风回鹤影移吟榻,泉带荷香入茗杯。自此芳踪追白社,同群还是旧宗雷。
释古易
古易,字别行。番禺人。俗姓崔。族本儒家,与从父广慈大师同师天然老和尚。逮终养后,挈其妇与一女一子相继禀具。初为雷峰殿主,迁典客,寻掌书记。尊礼旋庵湛公,恩如父子。临化以手枕卧,顺适而终。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23篇诗文
送善孝师还栖贤
题融虚师禅居
过友人山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