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褒斜

褒斜

清代 顾印愚

山错褒斜斗穴争,谷阴风栗雪岩明。马前冻树矜严色,冰下微澌苦喑声。

孟德霸才空论险,子真隐处漫逃名。攀飞未拟愁猿鸟,直上青天倚剑行。

诗人顾印愚的古诗

答洛生七弟见怀之作次韵

清代 顾印愚

当年大母煦诸孙,今我生孙解候门。无以为家行未已,不遑将母疚难言。

梦中俯仰何身世,病里扶携倚弟昆。还见新诗献康乐,鸣翁春草得重论。

河桥春望

清代 顾印愚

天街雪净路无泥,待茁河桥柳万稊。谁道春风无气力,纸鸢簇起苑墙西。

府江棹歌十二首 其十一

清代 顾印愚

映江十万女桑枝,桑女蚕筐正及时。日对澄江剪江练,嘉州争市邓阳丝。

棹歌三首 其二

清代 顾印愚

磨刀矶下水连天,破晓钟声送客船。那得诗情如谢客,更吟孤屿媚中川。

题雁塔圣教序旧本后

清代 顾印愚

不到长安十五载,远想雁塔终南阴。手民日日打碑卖,又损几字无由寻。

京师感赋

清代 顾印愚

凤城平日萃公车,回首芦沟岁月赊。退谷仅容孙北海,麓堂莫问李西涯。

价留灯市前朝扇,香散斜街晓担花。剩与放翁评世味,白头骑马客京华。

故人

清代 顾印愚

不信西湖在眼前,故人同上总宜船。耻居王后成新赏,驾勒刘回思放颠。

山冷便思携鹤住,官高未任伴鸥眠。西溪闻道宜招隐,卜筑何当共一廛。

府江棹歌十二首 其六

清代 顾印愚

江干石堰竹鳞差,石隙春流浅溢丝。每到中泓争咫尺,长年喧语点篙时。

棹歌三首 其三

清代 顾印愚

来时湖水向江流,归棹江湖欲漫洲。著我江湖身漫老,去来牵缆蹇谁留。

荔支辞五首选三 其二

清代 顾印愚

雪瓤晶白壳朱殷,醴酪形容尚等閒。恰好离枝趁新摘,色香味不负香山。

送熊次彝还成都

清代 顾印愚

西禦街前沟水流,摩诃池水暗通沟。十年游屐寻常见,四月京尘离别愁。

人生何处无离别,双鬓差差揽新雪。我自淹迟未忍归,君今感激情何决。

饮马芦沟穿太行,故山迢递西南长。已闻倦客愁归路,何况羁人念旧乡。

旧乡五月黄梅熟,水阁寒生万竿竹。想到荷衣静掩关,岂知夏课愁三伏。

穷檐不识里居壮,西笑无缘每惆怅。君到长安见几人,剩怜故我仍无恙。

归卧琴台且著书,渝醅岷笋锦江鱼。更烦石室要张叔,挟策还来游帝都。

题程穆庵石巢读书图

清代 顾印愚

带草萦书石听诗,旧安巢处凤栖枝。颖居叔党能为赋,籀注游秦早决疑。

佳日林亭良不负,清秋篇什最相思。打钟扫地寻常事,过客光阴读画时。

金牛峡

清代 顾印愚

绝顶森森见井星,界天积铁锁空青。石牛不遣来三峡,金马何缘遗汉庭。

自为文章开皭蔚,尽从江汉发英灵。橦华蒟酱何珍物,凿险无劳笑五丁。

南洼

清代 顾印愚

灾异何当问董生,九门宣令止牛鸣。不闻周史奔群望,坐笑班书志五行。

北斗回瞻天上象,南洼诚有地中声。苇间今日延缘路,旧事苍茫足黯惊。

题陈圆圆比邱尼象

清代 顾印愚

吴宫春尽啼鹃紫,消渴滇池一杯水。地老天荒色不空,采莲人悟莲华旨。

变海成田金作坞,鳌翻龙醢麒麟脯。倾国倾城一笑间,枉诩西施照千古。

遗世独立图春风,昆明劫灰馀断红。千金铸与十四字,一代诗史吴娄东。

冬夜烧橘戏为长句

清代 顾印愚

蜀汉江陵千树橘,致富之术闻史公。我生江干贫彻骨,山中奴婢年年空。

林凋叶脱百果绝,甘腴爱此霜后红。成都市上竞堆积,青蚨飞去来筠笼。

丹襦褪后紫络解,齿牙颇利寒浆冲。饱餐餍饫苦中冷,膏豚大碍官厨丰。

饕餮忍俊出奇秘,水乡之味宜火攻。围炉兽炭正焰炽,拨灰妥贴为覆壅。

初闻唧唧诉幽怨,旋见蒸蒸开绛宫。丹房九转琼液沥,朱霞半醉冰丝融。

山人雪骨践尘劫,赤心絮絮成热中。利膈益肺况有说,焦头烂额宁无功。

世人蜜渍例烂煮,俊爽一失非家风。何如煨烬真气足,消寒佳话宜癯躬。

筼筜谷中晚烧笋,汶山更有蹲鸱充。橘中之乐等一例,岁时乐事将毋同。

唐人重诮杀风景,焚琴啜茶难相蒙。临邛四叟傥见过,措大头脑成冬烘。

府江棹歌十二首 其七

清代 顾印愚

上牵百丈下乘流,炊稻羹鱼一叶舟。来往府江头自白,生平元未过嘉州。

府江棹歌十二首 其四

清代 顾印愚

江口逶迤百里间,麦苗风里见彭山。玻璃江截红花堰,围著蟆颐作玉环。

褒斜

清代 顾印愚

山错褒斜斗穴争,谷阴风栗雪岩明。马前冻树矜严色,冰下微澌苦喑声。

孟德霸才空论险,子真隐处漫逃名。攀飞未拟愁猿鸟,直上青天倚剑行。

吴淞口外

清代 顾印愚

吴淞残月夜,扬子落潮时。海色连江暝,沙痕逐岸移。

惊涛轮叶定,极浦塔灯知。一夕容安枕,荒荒晓角吹。

顾印愚

顾印愚

顾印愚,字印伯,号所持,华阳人。光绪己卯兴人,官湖北知县。► 72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