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金缕曲二首

金缕曲二首

清代 顾贞观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只看 一作:试看)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此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顾贞观金缕曲二首译文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你近来平安吗?即便你回来,回首以前令人悲债的事,你又怎能够承受!昔日朋友形同陌生的路人,又有谁安慰你?你母老家贫子幼,早记不起杯酒相娱的时侯。魑魅搏人的事应该司空见惯,正直人却总是输在覆雨翻云的小人之手。我们与寒冷的冰雪,打交道已经很久很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只看 一作:试看)
劝你不要让泪水把牛衣滴透。请你数一数天下的戌边人,仍旧和家人团聚二堂的,又有几家?比起早已冤死的红颜薄命人,更不如你如今生命还有。只是在那极远的边塞,四季冰雪的苦寒难受。你在边塞已经二十年,·我要像申包胥那样实现诺言,像燕丹盼归使乌头白马生角样,一定把你营救。我就以这首词代替书信,请你妥善保存不要忧愁。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此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顾贞观金缕曲二首

我也漂泊他乡很久。自中举十年来,我辜负了你的深厚恩情,未报答你这位生死之交的师友。从前你我齐名并非名不副实,试看曾为怀念李白而瘦的杜甫,忧闷不下于流放夜郎的李白。我的夫人已经去世,又与知己的你分别,试问人生在世,到这步田地凄凉不?我将千种怨、万种恨,向你细细倾吐。
你生于辛未年我生于丁丑,都受了一些时间的冰雪摧残,已经成了早衰的蒲柳。劝你从今要少作词赋,多多保重与我长相守。但愿黄河变清人长寿。你归来定会急忙翻阅戌边时的诗稿,把它们整理出来传给后世,但也只是忧患在前空名在后。满心的话语说不尽,我在此向你行礼磕头。

顾贞观金缕曲二首注释

注释
吴汉槎(chá):名兆骞,江苏吴江人。顺治举人,工诗文,以科场事为人所陷,于顺治十六年谪戍宁古塔(今松江省宁安县)。
书:书信。
丙辰: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
季子:指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儿子季札,号延陵季子,素有贤名。后常称姓吴的人为“季子”。这里代指吴兆骞。
行路:过路人。
悠悠:关系很远,不相关。
慰藉:安慰之意。
杯酒:即杯酒言欢的缩语。
魑(chī)魅搏人:魑魅,传说里的山林妖怪。搏人,打人,抓人。据吴兆骞子吴振臣在《秋笳集》的跋中说,吴兆骞“为仇家所中,遂遣戍宁古。”
覆雨翻云手:指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陷害好人的阴毒小人。
牛衣:乱麻编制的给牛保暖的披盖物。据《汉书·王章传》载,王章贫困的时侯,曾与妻子卧于牛衣上对泣。
数天涯,依然骨肉:吴兆骞被遣戍肩,其妻至戍所相陪十余年,生有一子四女。
绝塞:极远的边塞。苦寒难受:吴兆骞《秋笳集》卷八《与计甫草书》中有:“塞外苦寒,四时冰雪。”
廿(niàn)载包胥承一诺:廿载,二十年。从1657年吴兆骞被遣戍宁古塔,到作者1676年写这首词,正好二十年。包胥承一诺,据《史记·伍子胥列传》载,春秋时,楚国大失包胥立誓要保全楚国,后果然如愿。
盼乌头马角终相救:《史记·刺客列传》索引:“丹求归,秦王曰,‘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燕太子丹仰天长叹,上感于天,果然乌头变白,马也生角。
札:信札,书信。
我亦飘零久:飘零,漂泊。作者康熙五年(1666年)中举,掌国史馆典籍,五年后因父病告归,康熙十五年(1676年)又入京在纳兰性德家教书,两度客居京师,故有飘零异乡之感。
十年来:从康熙五年(1666年)作者中举,到1676年写这首词,正好十年。
“宿昔”四句:宿昔,过去。非忝窃,不是名不副实。《感引集》卷十六引顾震沧的话说:“贞观幼有异才,能诗,尤工乐府。少与吴江吴兆骞齐名。”杜陵消瘦,杜甫在《丽人行》中自称“杜陵野老”、“杜陵布衣”,李白戏杜甫诗中有:“借问别采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夜郎僝僽,李白曾被流夜郎(今贵州省西部),受到摧残。这里以杜甫和李白比喻作者和吴兆骞。
薄命长辞知己别:指作者夫人去世和与昊兆骞分别。
兄生辛未吾丁丑:吴兆骞生于辛未年,即明崇祯四年(1631)。作者生于丁丑年,即明崇祯十年(1637年)。
早衰蒲柳:蒲柳,即水杨,是凋零最早的树木。《世说新语》载:“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早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犹茂。’”
“诗赋”二句:古人认为创作诗文损伤人的心魂。桓谭在《新论》里说,他和扬雄都因作赋,“用精思大剧而得病”。作者和吴兆骞创作都很勤奋,尤其是吴兆骞,儿童时就作胆赋,“累千余言”。(见《国朝先正事略》)
但愿得,河清人寿:河,指黄河。黄河水浊,古时认为黄河清就天下太平。古人云:“俟河之清,人寿几何。”认为黄河千年一清,而人寿有限。这里是希望一切好转,吴兆骞能归来的意思。
行戍稿:在戍边时所写的稿子。

顾贞观金缕曲二首创作背景

  康熙十五年(1675年)冬,作者离居北京千佛寺,于冰雪中感念良友的惨苦无告,为之作《金缕曲》二首寄之以代书信。纳兰性德读过这两首词,泪下数行,说:“河粱生别之诗,山阳死友之传,得此而三!”当即担保援救兆骞。后经纳兰父子的营救,吴兆骞终于在五年之后获赎还乡。

顾贞观金缕曲二首赏析

  二作系以书信格式入词,十分别致。“季子平安否?”写信先须问对方安好,这首句正是问安口气。不过用“季子”二字却有深意。这里用“季子”二字既切合吴兆骞的姓氏,又使入联想其才德,而且还表明吴地人。(一说,吴兆骞有二兄,季子言其排行。)拿吴季子比吴兆骞,其人才德令人钦佩,而却受了这种冤枉,就更令人同情。所以五个字看似寻常,实则有力地领起全篇。“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这是用假设语句极力同情吴兆骞的痛苦经历。即使现在就能回到家乡,这段经历中的千难万苦,又那堪回想。何况现在没有归来,还在经受着这些不堪回首的痛苦。“行路悠悠准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这是就不堪回首的痛苦中特别提出充军关外的遭遇,没有谁能加以安慰,家庭又是如此困难——母老家贫子幼。过去的一切欢乐都无影无踪,“记不起、从前杯酒”。朋友的文酒之会,杯酒相欢,不要说现在没有了,就连过去的记忆也消失了,令人伤心。“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搏人”,这是含蓄地为吴兆骞鸣不平。“魑魅搏人”,比喻坏人以卑劣的手段陷害人。桂甫诗:“纷纷轻薄何足数,翻手为云覆手雨。”这里用杜意,就是说,君子总要吃小人的亏。应该提出的是清代文字狱频繁,士人往住转喉触讳。吴兆骞是朝廷谪戍的,既要同情兆骞,又要回避触犯朝廷,只能笼统地这样解说,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大胆的了。“冰与雪,周旋久。”这是切题中宁古塔的特点。塞外苦寒,作者此时在京师风雪之中,想象好友塞外,只能与冰雪周旋,而一过就是多年,定令人难受。这上片痛快淋漓地为吴兆骞的痛苦倾诉,下片一转变成多方安慰开脱,希望他不要为痛苦所摧垮。
  汉时王章夫妻牛衣对泣的事,作者反用为“泪哀莫滴牛衣透”,劝也不要过分伤心,原因何在,“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没有几家能够骨肉团聚,吴兆骞虽远在关外,却还能牛农对泣,骨肉一处,这是骨肉分散的还好些。再说红颜命薄,古今一辙,有才往往命途多舛。这样退一步想,也就得些宽慰。但劝慰要有分寸,只能说到这地步,笔锋一转又为他难受:“只绝塞、苦寒难受。”这和上片结尾“冰与雪,周旋久”相呼应。“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化用春秋后期申包胥立誓救楚和燕太子丹质于秦而后得归的典故,作者把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起,表示不管多大困准,一定要像申包胥那样尽力救他回来。沉痛感人。“置此札,君怀袖”:这封信请你保存。就是凭证。这几句表现死生不愉的友情,感人肺腑,催入泪下。
  第一首从吴兆骞写,第二首换个角度从自己发感慨:“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说得沉痛,“亦”字勾留上首,不是泛泛。“宿昔齐名非泰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从自己又说到两人。杜甫《长沙送李十一衔》:“李杜齐名真悉窃,朔云寒菊倍离忧。”杜甫是客气话。历史上李杜齐名有好多个,东汉的李固杜乔、李膺杜密等等,唐朝诗人李白杜甫,这儿反用杜诗说“非忝窃”,以杜甫自比。“试看杜陵消瘦。”以李白比吴兆骞,李白曾被长流夜邹(中道放归),比吴兆骞之滴戍宁古塔,“僝僽”,指受折磨和愁苦烦恼。自己虽然没有谪戍,却和吴兆骞一样痛苦,备受析磨。“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红颜薄命,长辞指死亡。顾贞观曾有悼亡之戚,薄命长辞,知已远别,人生逢此,是妻凉。人生之中没有多少人曾到这样凄凉境地。“问人生”这一反问句就包含上两层意思。“千万恨,为兄剖,自然收束半片。
  换头处,从年龄诉说,“兄生辛未吾丁丑”。辛未、丁丑到作此词时,两人都过了四十,“四十曰强,仕。”但“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身体都受到摧残而早衰了。蒲柳是用《世说新语》顾悦与晋简文帝同岁而先老的典故,而“蒲柳”就变成自指身体的谦词了。这里用个“共”字,表示两人都一样,这是回应上文“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 既然年过四十,身体早衰,就应注意保养:“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两句语重心长。既然可以“相守”,表明前途仍有希望。“但愿得、河清人寿。”(“俟河之情,人寿几何?”“黄河清,出圣人。”)这句祝愿,字面用前一句,意思在后一句。希望圣主施恩,远人归老家园。政治清明,相应地人民应该生活安定,终其天年,所以说“河倩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吴兆骞的诗必传于后是作者的预言,也是完全符合实际的。吴兆骞流放以后,诗歌增加了悲壮苍凉的气氛,为人传诵,在清代前期也算重要作家。这表现作者对吴兆骞的信任和安慰。不说“声名”而说“空名”,这个“空”字把上文一系列苦痛都括在其中,大名没有使吴兆骞免除生前的苦难,所以说“空名”,这个“空”字可以算一字千金。“言又尽,观顿首”,仍然是书信格式。

诗人顾贞观的古诗

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清代 顾贞观

玉纤暗数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恨无端、添叶与青梧,倒减却、黄杨一寸。
天公定亦怜娇俊,念儿女,经年愁损。早收回、溽暑换清商,翻借作,兰秋重闰。

专诸塔

清代 顾贞观

倚胸交戟事谁怜,埋骨犹临大道边。结束新春儿女队,苍凉古巷姓名传。

浮图旧俗还仍汉,匕首遗谋竟误燕。细饱炙鱼三月味,只应身寄太湖船。

浣溪纱 梅

清代 顾贞观

物外幽情世外姿。冻云深护最高枝。小楼风月独醒时。

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待他移影说相思。

小重山 赠杨鄂州职方

清代 顾贞观

玉节天南照远空。使槎轻万里,旧乘风。晴川草色醉吟中,君恩在,肯拂赐衣红。

青翰数青峰。晚凉添绣被,麝熏笼。竹炉清响暂时同。

催归也,人瘦楚天枫。

赠吴园次太守时侨居吴门

清代 顾贞观

烟月扬州不可住,金阊亭下牵船处。风流海内几知名,却傍江潭惜《枯树》。

壮心无计得消磨,千叠蛮笺十斛螺。鸳鸯翡翠长相守,其奈缠绵旧事何!

旧事追趋青琐闼,承恩独给尚书札。玉箱珍重贮填词,梦里西风生白发。

武皇仙去已多年,老伴文明绣佛前。第一莫孤琴酒兴,夜分高宴日高眠。

金焦叶

清代 顾贞观

为怜深绿当风睡,惊起扑帘蕉影碎。新橙试摘,爱他触手馀香脆。

半醒又还如醉。郁金堂下清秋泪。潜滴遍、一丛兰蕙。

玉笼鹦鹉,而今懊恼前身慧。恰与槛鸾成对。

琐寒窗 前题初本

清代 顾贞观

帘卷西山,水犀斜押,燕泥晨涴,浓荫覆满,蕊粉绿天弹破。

忆初时、豆蔻重含,春归不觉檀心颇。似芸辉堂静,紫绡微揭,帐垂人卧。

婀娜。妆成后,讶镜里虬髯,横窥梳裹。玉龙遗蜕,犹是六朝烟锁。

旧长生、钿合难寻,阿环宛在双藤左。供庄严、宝珞珠缨,谁设慈云座。

小重山 吴伯成明府招宴云起楼,属用前韵,即席赠胡璞崖简讨

清代 顾贞观

视草频催锁院空。九天珠玉冷,任随风。梦回人在御香中。

依然是,藜火夜深红。

相望隔江峰。秣陵秋正好,一鞭笼。旧游邀笛倩谁同。

君行矣,留醉语青枫。

戚氏 二乔观兵书图是吴北宫画

清代 顾贞观

十三篇。昔曾断送两婵娟。何意孙吴,却将韬略授钗钿。

嫣然。恰随肩。象床交倚麝襟联。双珠巧合双壁,更无相妒有相怜。

闻道江上,舳舻衔尾,共惊狂虏投鞭。待同心借著,密商帷幄,迅扫弋鋋。

妆罢对展芸编。蜡丸封就,侍女不教宣。量珠做、鸳鸯阵里,聚米山川。

正军前。露布催草簪花,腕弱应自怯如椽。拟开屏障,似捻霜毫,写个赤壁飞烟。

铜雀愁深锁,宓妃萧飒,坐老芝田。争似伊家姊妹,恁流离、却得好姻缘。

看他既美姿颜,兼精音乐,夫婿人争羡。只英雄、儿女都难恋。

定霸业、追想齐年。倩谁凭、阿堵重传。向丹青、枕手且闲眠。

忽西风紧,红衣卸落,并蒂池莲。

虞美人 佛手柑

清代 顾贞观

额黄染甲宫鸦皱。书法夸筋瘦。凭将背痒试麻姑。且结莲台真印、礼南无。

色香兼味都超绝。弹指霏轻雪。玉纤频屈数将归。按透断纹如啮、十三徽。

菩萨蛮 和吴园次

清代 顾贞观

炉边促席围银蜡。兰舟准待明朝发。坐到五更钟。忽然归思慵。

六幺催未歇。故故飞觞急。休却眼前杯。玉人容易来。

金缕曲 寄吴伯成,喜龙光塔工告竣

清代 顾贞观

案积如山卷。尽从容、手书耳受,移时散遣。暇即携觞兼召客,王版银钩光泫。

频倒屐、莫辞重茧。为续鸾弦酬凤髓,便以胶、投漆情还浅。

腾尺木,素怀展。

九龙七级龙光显。忆登高、攀萝直上,指挥轮扁。下视桑麻成世界,听彻云中吠犬。

料四牡、驰驱不免。若过棠阴须少憩,采风谣、正属輶轩典。

留赠答,素毫剪。

千秋岁 宿王舍店,冲寒惫甚,知有王阮亭和女郎题壁诗,不及问也

清代 顾贞观

一鞭谁共。刚有愁迎送。乘倦解,青丝鞚。霜威侵酒盏,雾气穿衣缝。

生恋著,黄茅野店鸡声梦。

烛泪无端涌。三匝惊栖动。想此际,钗头凤。语吞鹦鹉噤,欲颤鸳鸯冻。

魂别也,晓风残月儿珍重。

眼儿媚 其一

清代 顾贞观

手卷湘帘雨乍收。双燕小红楼。酿花天气,护花心性,一样温柔。

知他底事长无语,细带传箜篌。个中须解,寒应胜暖,春不如秋。

菩萨蛮 榕城客舍啖荔枝

清代 顾贞观

果然仙品如图谱。晶莹尚湿枫亭真。映彻玉壶冰。守宫纱一层。

碧桃争比得。鹤顶真珠液。好在宋家香。刚逢十八娘。

金菊对芙蓉 至夜

清代 顾贞观

早换新衣,迟添弱线,且教同坐更阑。乍绕檐冰箸,戛碎琅玕。

今宵海样莲花漏,听儿家、数尽悲欢。燕台梦杳,似伊清瘦,可耐严寒。

双鱼昨寄平安。道夜深风雪,正直金銮。想频呵冻墨,绛蜡才干。

平明又复催趋走,只空陪、彩仗千官。口脂面药,几时宣赐,分饷孤鸾。

风马儿

清代 顾贞观

绕栏幽涧乍泠泠。又雨一声声,漏一声声。两处闲眠,那夜不同听。

更,更。病眸才展讶青青。是灯一星星,萤一星星。偏到薄帏,单枕最分明。

生,生。

水龙吟 前题

清代 顾贞观

烟江叠嶂参差,依然故垒围层郭。忠魂何处,一樽空酹,夕阳楼阁。

半壁崔嵬,野棠开遍,昔时戎幕。想登埤握节,尚留遗恨,寄华表,归来鹤。

盛世都无感慨。换佳名,不妨就错,庚申甲子,两朝如梦,是非今昨。

我醉欲眠,闲愁消向,戍笳城柝。只重寻旧侣,风流云散,此情谁觉。

南柯子 为某小候题照

清代 顾贞观

选胜轻装出,分行小队齐。珠鞭阑过凤城西,一字沿流,花解锦鄣泥。

玉爪看调鹘,花冠簇斗鸡。应弦斜拂柳圈低,薄醉归来,纤手个人携。

满江红 题安苍崖行乐图

清代 顾贞观

一拂翛然,差堪伴,凌云逸翮。听涧音,涔涔幽泻,俗尘都息。

晏坐聊为风月主,纵游时作湖山客。裛清晖,何事转沉吟,追畴昔。

争染翰,西林席。看睹墅,南林屐。数君家胜赏,会应重得。

须信人生行乐耳,残年暮景宜珍惜。共苍崖,更结岁寒交,松千尺。

顾贞观

顾贞观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 111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