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管讷
移得筼筜谷里栽,柴门萧爽晓慵开。林惭我向当年隐,径造人从此日来。
六月微凉生枕簟,半天空翠落亭台。公家池馆平安在,遥忆清阴遍绿苔。
和吴教授过浔阳
三旬辞幕府,千里历星霜。水鹳和鸣橹,风乌逐去樯。
还家趋鄂渚,归路过浔阳。山立双峰峭,江分九派长。
云泉高喷薄,烟树远微茫。箬叶寒仍绿,荪花晚自芳。
守臣甘徇国,迁客重离乡。简册遗风节,琵琶断泪行。
湿岚邮传外,冷月戍楼傍。老境频过此,怀贤易感伤。
题秋江渔钓
蒹葭霜落水无埃,野艇维堤晚未开。为爱青山不归去,桥头遮莫大夫来。
哀雁吟
哀雁复哀雁,雄雌不相违。三春北去秋南归,年年稻粱充汝肥。
汝肥曷己时,安知矰缴不汝随。一朝弋雄孤其雌,雌孤殊可伤。
夜夜啼秋霜,楚天空阔云水长。誓不更逐群侣翔,花开春满塘,不愧鸳与鸯。
尝柑
牙盘满贮洞庭霜,入爪霏霏细雾黄。老去风流浑忘却,擘来三日手犹香。
江行三首 其三
云树微茫里,江流浩荡间。舵楼烟雨重,不见九华山。
题医士张孟安懒窝
青年与世似迂疏,一室全胜水竹居。云到榻前应共宿,草生阶下老教除。
任从野老常争席,无奈邻人数借书。卖药养亲甘旨备,何曾头过一旬梳。
从征古州蛮回途纪驿二十三首 其三 安江
夜过安江驿,停舟不敢行。乱山藏月色,暗石鼓滩声。
千里从军事,中宵感客情。不眠聊伏枕,天白更孤征。
七夕饮谢氏偪侧轩
偪侧轩中饮,彬彬列俊髦。上庖行盛馔,大瓮出新醪。
香霭雕盘雾,茶鸣石鼎涛。主人能倒屣,我辈复同袍。
诗险才应捷,杯长兴愈豪。良时偏易迈,嘉会岂频遭。
有幸陪清赏,无惭赋老饕。厌厌归已夜,河鼓在林皋。
京中怀季翔 其一
百壶佳酝透邻香,出水新鱼满尺长。阿母微醺孙在抱,芙蓉湖上好秋光。
咏菊八首 其七 紫金团
一簇奇花上苑栽,綵云堆满辟寒台。应将重价论千饼,买断秋光二色开。
从征古州蛮回途纪驿二十三首 其六 辰溪
归舟春水疾,举棹即辰溪。岸转山疑动,江分路欲迷。
乾坤千里客,风雨五更鸡。自愧如萍迹,飘飘未定栖。
题史仲愚舍人终南山色图
长安壮观是终南,千里秦川尽蔚蓝。过雨丹青开绝壁,浮空紫翠设层岚。
八关地设东西险,三谷天分混沌含。待得锦衣归去日,看云好凿石为龛。
纸被
万杵霜藤练色匀,卷舒一幅净无尘。梨花夜暖云迷梦,柳絮春寒雪满身。
未怪青绫能见妒,也胜白氎尚欺贫。五更听彻金门漏,得似山林晏起人。
送泸川判官孙彦博
新除贰守向泸川,西上长江万里船。行李莫辞为客远,判花政喜汲君贤。
官盐岁汲千家井,火米时收五月田。缓带从容有佳兴,寄诗细写薛涛笺。
重九呈兄勉翁三首 其一
异乡重九日,难得好怀开。细把茱萸酒,殷勤劝一杯。
上慈母矶
危石立江中,扬帆溯流上。潮回慈母矶,木落和尚港。
野阔风景明,秋净天宇广。西望淮山青,持杯惬吾赏。
观音莲
不假淤泥一点栽,五铢衣似藕丝裁。碧云幢下分明见,白月轮中檀在开。
根向旃檀新植得,种疑鹦鹉旧衔来。当知五十三参外,示现应须有善财。
咏菊八首 其六 剪鹅毛
秋水池头看斗鹅,霜毛零落粉香多。不知满地谁收拾,剪作寒花照碧波。
题蔡用强石城山房
绝境群峰合,幽居一径分。岩花和雨落,林鸟隔云闻。
门熟呼猿果,书香辟蠹芸。不因徵召起,终是远人群。
从征古州蛮回途纪驿二十三首 其十三 府河
大镇开戎卫,雄城雉堞连。仙人曾铸鼎,帝子复停船。
夜雨烧灯后,春雷起蛰前。边隅今已靖,伫听凯歌旋。
管讷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时敏。少即能诗。洪武中征拜楚王府纪善,迁左长史,事王二十余年,以忠谨闻。年七十余致仕,楚王请留居武昌,禄养终身。有《蚓窍集》。► 209篇诗文
题审理正蔡原辅练林墓图
素堂
丙子秋八月偶书
白云窝
用季翔韵题胡长史所藏东坡墨竹
江行二首 其一
二隐图
和韵过彭泽怀靖节先生
阅耕轩
分题得声槐亭送凤阳知府李文为弟极刑还乡
过乌沙夹答诸僚友二首 其二
侍从如京道经庐州见桂花
过芜湖望天门山
咏菊八首 其八 御袍黄
和谢鹤年先生见寿
送程彦明归扬州分韵得愁字
侍从朝京还国舟中简府僚
送僧智益游浙
墨窗为越人赵撝谦赋
送进士万嵩会试
和陆伴读泾江晓行
送监生马骏赴京
和左长史史秉贤咏炭
书山谷道人诗帖后
咏菊八首 其二 黄牡丹
大别山
题唐马图
行马
重九呈兄勉翁三首 其二
华亭钱全庆馀先生奉别廿馀年尝辱垂问因寄谢之
送仓使杨宗彝回沔阳
题胡长史所藏风晴雨嫩墨竹四首 其三
清明感怀二首 其二
吴农四时歌 其三
题胡长史雪舟卷
灵鹫僧勤无逸奉使日本回授官闻欲见举寄之
题王秉正云林清隐
敬和画碧桃诗韵
题销寒梅图
春江捕鱼图
髹几
谢赐虎肉馒头
访洪山海禅师用季翔韵
江夏奚瑛以进士出宰武城其兄瑄作鹄山秋思图寄之索题为赋绝句一首
题吴教授所藏郭奉祠子虚墨梅 其二
钦赋大将征回
书松雪翁墨迹后
丁丑仲春闻兄勉翁因门役从军不知戍所有忧而作
江行三首 其一
从征古州蛮回途纪驿二十三首 其十九 石头口
早朝和吴教授韵二首 其一
夜泊鹱港
题墨梅送友人
吴农四时歌 其一
和鹤年丁先生宿东岩韵兼呈洪山海禅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