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荅人见赠 其一

荅人见赠 其一

元代 郭奎

风骨神仙异,文章独羡超。早时登画省,远镇驻金镳。

诗咏东山美,尊开北海遥。功名身外事,贤达素无骄。

诗人郭奎的古诗

寄刘彦肃

元代 郭奎

露白蒹葭苍,伊人旷何处。瞻彼双飞凫,谁能忘眷顾。

月出广陵堤,风生京口树。未卒同袍欢,徒悲岁将暮。

游景德寺贻黄文中

元代 郭奎

此地登临惯,伤心万里思。江云愁北望,越树指南陲。

古寺开元迹,长廊景德碑。每因黄叔度,日暮醉归迟。

春晖堂为子徽赋

元代 郭奎

游子念离别,有客同故乡。三岁始一见,春日已载阳。

入门叙契阔,拜母升高堂。晴晖暧迟和,卉木含初芳。

兰生欲覆阶,桑榆联景光。妻子勤中馈,珍殽恒自将。

眉寿百福具,旨酒盈华觞。飞云淡悠然,采衣烂成章。

寸心保终养,庭草萋以长。虽非旧里闾,为乐殊未央。

新丰市

元代 郭奎

过新丰,待沽酒,雪华当空大如手。断桥荒店无人烟,独有寒梅伴疏柳。

忆昔江东未搆兵,我亦曾经此地行。东家槌牛出新酿,西家开宴还吹笙。

春风步障千花锦,当垆美人劝客饮。形势虽非汉祖为,彷佛咸阳旧陵寝。

停骖慷慨怀马周,我欲濯发临清流。斗酒不可得,高兴良难酬。

着鞭遥指敬亭路,孤云日暮心悠悠。

出暖水向新营 其一

元代 郭奎

山阳煖水地,旧是北军屯。一涧云连栈,千峰雪照门。

奉书观壁垒,驰驿到边藩。为卜归人信,今朝喜鹊喧。

寄刘仲修知府

元代 郭奎

一钱太守紫髯白,清晓褰帷对九华。已召诸生修礼乐,重寻父老问桑麻。

公庭吏散棠阴直,寝阁诗成日影斜。为我高悬徐稚榻,从军閒暇定移家。

送刘别驾之饶州

元代 郭奎

黑貂紫绮裘,宝剑千金价。冠盖若云从,相送西陵下。

我持鞭,君立马。弹银筝,进瑶斝。汉家才子建安风,昔为外史今别驾。

鄱阳湖水青如苔,东州之民淳无怀。匡庐屹立西江阔,苍翠九叠屏风开。

逍遥范公堂,秋阴落庭槐。嘉政继前哲,南山歌有台。

文章挥洒谢康乐,皎如辽天雪中鹤。何以折赠千里行,汀兰有芳桂花作。

青云论交金石坚,执手欲别心茫然。平生意气凌五岳,击节起舞秋风前。

留水西寺贻季潭上人 其二

元代 郭奎

上方禅寂地,潇洒似天宫。谁刻莲花漏,因知晋远公。

云衣留卧内,松拂挂溪东。已悟浮生理,吾将杖锡同。

寄夏咨议允中

元代 郭奎

凤凰台前江水寒,明月出在青云端。词臣草檄醉骑马,商女弹筝惊舞鸾。

地势吴头兼楚尾,山形虎踞共龙蟠。斗南人物君为最,争说高名似谢安。

寄陈教授敏 其一

元代 郭奎

敬亭山下故人家,谷雨晴时正摘茶。我似卢仝酷相好,春深休寄杜鹃花。

送李望瑞 其一

元代 郭奎

星言夙晨驾,千里睦州城。去去山如发,东南第几程。

閒观垂钓者,乃见古人情。弃世犹敝屣,浮名安足荣。

桐庐一江水,可以濯吾缨。

寄刘彦基同知五绝 其五

元代 郭奎

九月征人未授衣,年年书到故园稀。无情恨杀湘东雁,不带平安一字飞。

南康除夜 其二

元代 郭奎

十年客泪不曾乾,丘垄成行骨肉残。为报淮南兄与弟,紫髯憔悴未为官。

出暖水向新营 其二

元代 郭奎

山水平生乐,因之欲赋诗。渡溪云影白,入竹鸟声迟。

晓碓粳舂玉,春耕火助菑。树深人偶语,彷佛鹿门期。

次范子权九日

元代 郭奎

每为思亲赋白华,江头修祀荐蘋花。百年几度逢重九,四海何时定一家。

遗俗旧沾麟趾化,故宫谁起黍离嗟。知君醉把东篱菊,更上高亭待日斜。

寄张明德

元代 郭奎

我忆张公子,新诗句句工。盛唐兼汉选,大雅振王风。

光莹琼瑶并,文章锦绣同。朝阳鸣彩凤,白雪被焦桐。

掷地声如石,凌云气若虹。少陵思杜曲,小谢赋江东。

况与诸家异,当为一代雄。相知惭谬拙,莫惜启愚蒙。

失意惊蕉鹿,因书托塞鸿。右军如见说,飘泊似飞蓬。

荅人见赠 其一

元代 郭奎

风骨神仙异,文章独羡超。早时登画省,远镇驻金镳。

诗咏东山美,尊开北海遥。功名身外事,贤达素无骄。

德兴山中 其二

元代 郭奎

路入深山忽有村,隔溪烟火似桃源。渔舟不唤行人渡,洞里春寒静掩门。

德兴山中 其一

元代 郭奎

石桥斜日万山阴,云满寒溪雪满林。独有梅花看不厌,江南春色故园心。

过南康

元代 郭奎

舟行十日至湖上,遥见香炉若画图。仙迹每从佳处得,客愁顿向此中无。

市沽不醉重烹鲤,野饭停餐旋刈蒌。欲吊陶潜过栗里,乱山松菊正荒芜。

郭奎

郭奎

[公元?年至一三六四年]字子章,巢县人。生年不详,约卒于元惠宗至正二十四年。慷慨有志节。早从余阙学,颇称之。太祖为吴国公,来归,从事幕府。朱文正开大都督府于南昌,命奎参军事。文正得罪,奎亦坐诛。奎工诗,著有望云集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12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