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游思安凤凰岩

游思安凤凰岩

宋代 郭印

山脚清江转,岩腰细路通。
飞泉忽溅雨,阴壑自吟风。
寺隐烟云里,人行竹柏中。
野僧无个在,幽鸟为谈空。

诗人郭印的古诗

和厚卿雨凉午睡二首

宋代 郭印

疾风吹雨打窗时,客睡昏昏半下帷。
快意平生浑一榻,是中真乐几人知。

道中得雨

宋代 郭印

暖律潜开四序先,土牛何处不施鞭。
道逢宿雨连新雨,人说今年胜旧年。
和气薰蒸还率土,堪恩汪濊仰高天。
甲兵一洗成丰稔,从此边陲定帖然。

次韵明法游法相院二首

宋代 郭印

禅扉尘不杂,景趣自然幽。
黛色排轩入,仙香绕殿浮。
傍林滋野兴,出郭契清游。
归路风埃起,眠沙愧白鸥。

诸友和章及性宗用韵二首

宋代 郭印

千花百草斗青春,法界谁知本一真。
生灭去来浑妙用,洪纖曲直现全身。
参同聊示师资契,授受宁论父子亲。
直下承当犹自错,可怜舍己更从人。

送张道从上行起复帅夔二首

宋代 郭印

白帝层城统十连,肘联荆属阻山川。
翠华久睠舟车会,紫诏先收通石贤。
雪净已通梁阁道,浪平空舣汉楼船。
不妨腰絰登廊庙,典故先朝尚宛然。

次韵宇文德蒙春日道中二首

宋代 郭印

马上花明眼,宁知道路遐。
山横千百岭,人住两三家。
绿皱吹春水,红舒抹晓霞。
个中佳趣在,何事苦咨嗟。

时升见惠芍药三朵作诗谢之二首

宋代 郭印

百花零落已成尘,闻道君家解击春。
艳质娇娆应见惯,肯分粲者遗愁人。

和钱叔凭长官京师新春即事

宋代 郭印

青门冠盖近迎春,物态天容旦暮新。
日暖御沟初破冻,雪消驰道未生尘。
晓烟暗绿金条眼,佳气晴浮碧瓦鳞。
唯有纸鸢堪一噱,掠天翔泳不由身。

次宋正纪见寄之作

宋代 郭印

薄禄谩婆娑,朝家事正多。
天昏云障日,风劲叶辞柯。
黔首难堪命,苍穹尚荐瘥。
中原戎马盛,壮士敢谁何。

次韵曾帅遣意三首 其三

宋代 郭印

每入先生室,欣闻所未闻。心君降六贼,笔阵扫千军。

炉鼎无人会,刀圭与客分。清斋时隐几,闲看岭头云。

明复作文房四物诗因用其韵 其一 笔

宋代 郭印

锐精文字里,今古叹毛锥。职在中书贵,功因大手奇。

楮君频借重,墨客最相知。绝迹头童日,麟经万世师。

题爽轩诗

宋代 郭印

心澄气自爽,满目是青山。
欲知拄颊意,一笑可忘言。

七月二十八日蒲大受仲明举偶来会宿三首

宋代 郭印

秋风今夕好,一笑偶然同。
时事艰难际,交情会合中。
青云浑作梦,白发也应公。
拟卜栖山计,应为邻舍翁。

孙希汲出示所和杜允迪二诗因次韵并寄允迪以

宋代 郭印

草木藏春柳报先,谁将苍驭快如鞭。
夜中一雨知无价,陌上三农庆有年。
玉糁寒林梅委地,浪翻平野麦连天。
阴阳燮理非吾事,新岁调和岂偶然。

送喻迪孺赴召

宋代 郭印

志士居环堵,常怀天下忧。
而况立王朝,为国当远谋。
中原乱戎马,骚扰十三秋。
宫阙翳草莽,井邑成墟丘。
先生身补外,兴言泪长流。
满腹贮经纶,寸丝殊未抽。
篇章阙幽愤,山云为之愁。
遂令寰海间,望治空悠悠。
诏旨忽旁招,喜气扶仙舟。
风涛照孤忠,轩陛需嘉猷。
屈指在廷彦,如公实罕俦。
片言傥遇合,男儿志愿酬。
方今艰难际,皇祚若缀斿。
百蠹尽扫除,群黎自歌讴。
古来柔远人,莫先政事修。
要当效甫申,岂但为枚邹。
高堂有甲兵,千里归坐筹。
赞成中兴功,踵迹商与周。

和计敏夫留题云溪

宋代 郭印

知君绝学谢尘编,语默行藏不碍禅。
亲到云溪重说偈,天开地辟见纯全。

留宿田家

宋代 郭印

迟落前溪水,田家借一椽。
容身函丈地,阖眼湿薪烟。
马饲牛栏下,人眠狗窦边。
此行频窘涩,吾意亦安然。

中秋日赴史漕赏月二首 其一

宋代 郭印

秋色平分日,开筵命月轮。云容休妒客,天意解随人。

平地铺寒水,遥空绝点尘。素娥来入座,端不负良辰。

閒中读易

宋代 郭印

圣人阐性命,易书所自作。
要令末世士,悟取先天学。
俗儒何纷纷,私意妄穿凿。
或被阴阳拘,或遭象数缚。
执一以为真,盲夫妄扪摸。
我尝皆过眼,去道转辽邈。
粤从探释氏,奧处窥其略。
返照日月久,豁然生妙觉。
八卦未画初,玄门启关钥。
向来百家言,尽把束高阁。

杨村道中偶晴

宋代 郭印

童仆喧喧语,篮舆十里轻。
雨收沙路净,溪涨石滩平。
叠嶂千峰秀,残霞数道明。
秋容谁可状,一洗客心清。
郭印

郭印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35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