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刘尚书自日讲学士下南都

送刘尚书自日讲学士下南都

明代 韩邦奇

北斗星移帝座前,词臣拜命下尧天。行行郡国江湖远,渺渺蓬瀛日月边。

汉殿十年千卷史,秦淮万里一帆烟。黄金台下离歌歇,驻马停杯各怆然。

诗人韩邦奇的古诗

具庆受敕 继母也

明代 韩邦奇

东署多劳绩,褒封感圣明。锦云宫墨淡,宝篆玉香清。

雨露椿萱秀,恩波泉壤荣。高堂春酒绿,悲喜可胜情。

介休三首 其三 郭林宗祠

明代 韩邦奇

四海谁扶汉室颠,桐江风节一丝传。知君真隐真明哲,千载人称范母贤。

会邃谷子天然阁 其一

明代 韩邦奇

三吴佳丽地,高阁一开扉。鹫岭开图画,松关入翠微。

江潮冲雨下,木叶带云飞。海国相逢几,年来故旧稀。

长平 其二

明代 韩邦奇

行人指点说秦军,往事凄凉那忍闻。上党谁更廉颇将,赵人错怨武安君。

别慧岩

明代 韩邦奇

满江风雨解离舟,病客难禁万斛愁。欲去为君仍水宿,重来共我一山游。

多情衢婺诗篇在,过眼莺花岁月浮。脉脉尊前不成醉,海天苍莽是杭州。

杂意 其二

明代 韩邦奇

贵阳长灵杉,千章百尺高。秋来动风色,云外起天涛。

负此栋梁材,生之万山隈。世无鲁公输,千载委荆莱。

春岗

明代 韩邦奇

岗自嵩高发,春来旺气生。卿云千树合,修竹万竿清。

汉野曾龙卧,周岐有凤鸣。地灵久融结,今日见钟英。

狱中集古十六首 东岩同扉 其四

明代 韩邦奇

楼角凌风迥,夜深露气清。今夕复何夕,寂寞壮心惊。

故国十年别,转衰病相婴。妻子隔绝久,万里正含情。

惆怅年半百,何得尚浮名。鸱鸮志意满,豺虎正纵横。

麟凤子赤霄,赤骥顿长缨。志士泪如水,忠臣气不平。

挺身艰难际,万古一死生。感恩义不小,永怀丹凤城。

狱中集古十六首 东岩同扉 其二

明代 韩邦奇

徘徊虎穴上,性命由他人。漂梗无安地,涂泥任此身。

浮生看物变,薄宦走风尘。烱烱一心在,天高难重陈。

登保俶寺 钱越王俶入朝于宋国人建塔祝其来今其塔相传为保俶寺因 ...

明代 韩邦奇

百尺浮图上碧霄,登临此日忆前朝。夕阳天外千山暮,秋海江头八月潮。

社稷有臣挥痛泪,君王何事树降标。当年城郭分明在,十里长塘见野桥。

玄庵

明代 韩邦奇

大化运气机,纲维不可测。至性有渊源,于人见天则。

一觉明真境,西方谈空色。启关走龙虎,挥神凌八极。

是非千万载,大易重消息。

斋居 时隶司徒卿 其一

明代 韩邦奇

奉天承帝戒,东省肃斋居。竹荫春阶月,灯明夜榻书。

天风传禁漏,郊露湿銮舆。清晓朝班事,兢兢整佩琚。

灵石道中

明代 韩邦奇

汾水环灵石,苍山落日程。攒峰寒雾结,宿莽暮烟生。

牧笛横牛背,樵歌杂雁声。夕阳催去骑,绿树绕行旌。

坠叶三秋思,飘蓬万里情。家山渐喜近,人语似秦城。

阅城

明代 韩邦奇

东南论胜地,吴越此名邦。天险连三省,城高带二江。

貔貅明剑戟,虎豹拥旌幢。万国车书一,寰瀛气自降。

送佥宪张君按关西

明代 韩邦奇

西北穷边已自荒,年来时复报灾伤。但令风裁摇山岳,便是霖膏渥稿壤。

闻说豺狼盈道路,不忧锋镝在疆场。定知刺史褰帷日,千里澄清六月霜。

狱中 其二

明代 韩邦奇

圜土无人昼掩扉,西风吹送雨霏微。愁随落叶萧萧下,心逐行云嫌嫌归。

万死宁嫌同草木,一官原不为轻肥。平生点检知无愧,尘世何劳较是非。

送刘司训罢归蜀

明代 韩邦奇

万里川南道,秋深感慨多。汉江冲雨渡,栈道拂云过。

对月应怀友,临杯且浩歌。到家问黄菊,三径长青萝。

谒金门 春楼

明代 韩邦奇

珠帘捲。楼外春愁无限。雨过荼蘼春为减。落红惊满院。

枝上燕慵莺懒。谁与韶光为伴。烟柳丝丝迷望眼。阑干空倚遍。

满江红 哀仲礼

明代 韩邦奇

四野停云,哀猿哭、潇潇渭水。伤心处、青山雨歇,白杨风起。

十二楼中谁是主,三千门下空珠履。想当时、雪夜渡冰舟,成何济。

五经义,十九史。班马才,关闽志。但萋萋门冢,寒莎遍地。

长夜沉沉何日晓,绵绵此恨何时已。看穹碑、历历写衷肠,千行涕。

别端溪尚书

明代 韩邦奇

四十年前春进士,交情今见旧陈雷。青襟绿鬓游燕阁,皓首苍颜裁凤台。

新句每裁秋夜月,素心同看岁寒梅。衰余已裁求归疏,如子还酬济世才。

韩邦奇

韩邦奇

韩邦奇(1479--1556)明代官员。字汝节,号苑洛,陕西朝邑(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人。正德三年进士,官吏部员外郎,以疏谕时政,谪平阳通判。稍迁浙江按察佥事,宦官强征富阳茶、鱼,他作歌哀之,遂被诬奏怨谤,逮系夺官。嘉靖初起山西参议,再乞休去。自后屡起屡罢终,以南京兵部尚书致仕。嘉靖三十四年,因关中大地震,死于非命。韩邦奇文理兼备,精通音律,著述甚富。所撰《志乐》,尤为世所称。► 18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