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韩淲
出门非有碍,何地著老身。幸哉倚楼仙,乃不嫌我真。
时时写兴来,忧道不忧贫。较彼肉食鄙,未知隔几尘。
浩荡如白鸥,信矣谁能驯。馀干相国家,世代常有人。
上饶彼郡尊,尚许閒者亲。更语春山君,扶藜整纱巾。
诗情复如何,柰此寂寞滨。
菩萨蛮(次韵昌甫见贻生朝)
次韵昌甫斯远落花行
风力作狂无所止,花片摇空当未已。谛视深寻孰与比,梅叶梨梢孕青子。
春红正复可怜尔,三分前尘一分水。相将柔桑著筐篚,寒食北邙泣新鬼。
繁阴匝地人醉起,哀江南兮临结绮。底用留情来赋此,夏衣飘飘欲轻体。
菩萨蛮(花蹊碧)
次韵王教授
悠悠城下水,又与日平西。漫移脚步高,忘却所历低。
奔忙小聚邑,乃有一大溪。栏干莫浪拍,事物久难齐。
望舒生绝巘,我醉马未嘶。停骖且莫上,狭路多涂泥。
王干以诗寄和答
福唐荔子冬生花,青榕深深多释家。海山会府亦繁富,官自货盐常造茶。
民以不冤刑狱折,无岁无人无一节。同僚斗牛应暖热,中酒过厅不可说。
半塘寺法华童子塔和石刻韵
生公曾坐讲,童子本来明。寂寂春光晚,半塘流水清。
身心为净土,千古话风铃。礼塔四方静,巡檐一片声。
赵履常入建阳 其一
文行士所贵,世或鲜知道。道通天地人,斯足为我宝。
文高多外驰,行实徒自保。意诚而动化,岂不在深造。
其间有径庭,一一宜探讨。探讨自得之,乐哉可忘老。
夜过潘楼
雨多晴气新,星彩动凉夜。因人闲出门,寻诗税吾驾。
一杯小楼风,图画寄清暇。
陈君举舍人集新刊三山因读其诗有感
陈止斋诗不草草,约貌前头诸旧老。大章短句可思议,妙意馀情愁绝倒。
生姜门有水心道,赤水亭占龙窟好。伯牙无弦骥伏皂,摹拓剩残人或葆。
浣溪沙(题美人画卷)
张果老小刻
张果老驴儿,开元天宝时。三郎非仙才,此老戏之如小儿。
异代想像空好奇,莫解莫说且莫知。
送郑元老教授衡州
三代之学废,专门竞成家。经隔千百年,孔庙徒奢誇。
我朝跨两汉,斯文惟有涯。天下书院中,赐书几五车。
石鼓亦佳处,湘流带长沙。衡山为其冲,南国无以加。
猗与庆历盛,风化浃迩遐。州县俱养士,开设始足嘉。
或困举子习,沉思实堪嗟。公卿比涂出,歆艳孰敢哗。
淳熙二三贤,使节连帅牙。葺彼旧遗事,丘记镇淫哇。
青春复来守,讲道方萌芽。古意忽不嗣,政治由隆污。
只今数间屋,定知未倾斜。如君肯交我,分教且及瓜。
杳渺上重湖,霜风动梅花。它乡莫回首,空使望眼赊。
岁月信逾速,人事纷攫拿。勉勉俪前修,无缪毫釐差。
鹧鸪天(看瑞香)
次韵斯远和答昌甫读谪仙诗 其一
琴樽发清谣,老眼度閒日。君侯句愈奇,天然去雕织。
得诗喜欲舞,此意越今昔。一从陶谢远,谁复见真迹。
直疑天地来,不在口耳觅。扶摇九万鹏,天池可同息。
章泉泉水清,为我洗胸臆。绿叶青春深,夜月梦遥夕。
点绛唇 五月二日,和昌甫所寄,并简叔通
竹隐高深,夏凉日有清风路。苎衣绳屦。鹤发空相顾。
翠扑流烟,又向溪翁去。青山路。要当同住。长占无尘处。
鹧鸪天(离歌一叠)
次韵昌甫 其一
灞桥何苦乃尔,剡溪似是欺予。任彼梁园所赋,但此孙窗之书。
洞仙歌·溪山好处
和韵 其三
人生本无情,掩苒受风竹。徒亲笔砚劳,造作漫盈欢。
宾亲偶成集,禅榻不待速。清欢虽与同,极则岂见独。
坐中憎点头,任彼屐满屋。
浣溪沙(夜饮潘舍人家,有客携家妓来歌)
韩淲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舟中道士郑谷耕摘阮咸清甚而雅放
鱼庄午睡
补篱
水调歌头(次韵_·车寿守)
寄雪观
赠赵十有怀其兄
春分前一日 其四
闻民瞻久归一诗寄之
寄章丘
寄和卿丈
和宇字
绕池游慢
采桑子(十四日)
太常引·小春时候腊前梅
元默书来作溪翁亭成且索诗因寄四章 其二
夏夜玩月
夜访王丞
雪后过雨岩访履道
次韵喻学士
陆丈剑南诗斯远约各赋一首
绕池游慢(赵倅游濠,作绕池游慢,约同赋)
五思 其五
题野翁亭
同景瑜诸人饮于横碧 其四
满庭芳(王寺簿生朝)
昌甫以诗谢履常见过因和韵
呈昌甫斯远
虞美人(代儿寿黄靖州)
昌甫竹隐
次昌甫韵
次韵昌甫
菩萨蛮(和昌甫见招)
茶山 其二
午日赵钤辖同坐溪旁望灵山云气次韵
和昌甫
邂逅一施二徐留饭
春怀 其四
醉桃源(昌甫有曲,名之濯缨,因和)
楼窗静对颇快
次韵斯远夜归
除夕前两日示秉
次韵昌甫仲春读谪仙诗 其二
风雨中诵潘邠老诗
次韵吴推官独游南岩寺 其一
闻喧然纵龙舟
读韦苏州诗呈申之兼示八侄直之
春分前一日 其五
菩萨蛮(梅花句)
过成季
瓶中花
送周次公入浙
次韵斯远月夜
野趣轩夜坐煮茶栗瓶中木樨香甚
灵井
赵倅古句见寄和答
霜寒
次韵景瑜 其二
五思 其一
送僧上怀玉
偶兴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