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可
箪豆亦有争,何况是阿堵。古圣喻毒蛇,道旁不肯顾。
往往骨肉残,伊维此之故。苟免寒与饥,毋去人所恶。
外示夷之清,中怀蹠之污。遂使烟霞间,翻作井市路。
安得乐道人,相与宝淡素。
千山寄诸子五首 其一
一到山中便不同,山翁只合住山中。山中不尽凭题寄,才欲抒毫色色空。
喜王三为陈子觅得馆地
朝夕随僧嚼冷齑,邻翁为觅一枝栖。解开布裹残书卷,几个儿童胜牧羝。
示定原
卓哉子之师,见予心罔二。一笑割平生,萧然释重累。
命汝从予游,衣履常不匮。愿汝作乔松,愿汝齐无畏。
汝归必瞋喝,恐汝学业坠。师死殊铮铮,汝生宁愦愦。
我能汝汝心,见我多含泪。汝行不自繇,汝志不自遂。
所以咫尺隔,经月复经岁。我实愧汝师,汝颜不须愧。
饮啄匪自今,兹事况其最。勿笑修福人,修福良足贵。
冬日偶成十首 其二
古人各有为,何况今之人。黄金葬神仙,白纸裹儒绅。
最苦狮子皮,束缚老狐身。为龟苦不灵,为麟苦不仁。
安得无为者,相与率天真。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八
要住只须瓢一半,要行只须竹一条。山中迥古无宾主,自来自去亦萧萧。
秋月四首 其四
高楼钟歇雁声沉,一叶随风到客心。却忆素馨田畔住,美人何处独披襟。
李公赎陈氏为尼三首 其二
净洗铅华迥不群,袈裟新换石榴裙。几回卖镜凌寒雪,何意开笼见白云。
拨尽琵琶鸣晓磬,翻残贝叶惜回文。十年抱志今方遂,多少须眉得似君。
夜坐偶成二首 其二
圣道非一端,祇贵审其真。杀身有时易,所难在成仁。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十
山下多荒土,开垦已三年。种麦多不收,种稻乃得此。
种豆复种粟,种麻兼种棉。以此为生活,终岁钁头边。
耕田博饭食,兹语古所传。
系中生日二首 其一
稽首牟尼古佛图,今朝犹剩旧头颅。纵经万死知何恨,欲尽馀生亦是虚。
破寺独松撑日月,短床閒梦到江湖。从他知罪浑无涉,纳纳乾坤一病夫。
真乘先入匡山谒栖贤后出塞访余相见次始知其父圆实信
相思每恨到来迟,把手相看喜复疑。万里髑髅当作伴,一瓢风雨自支饥。
伤心何限终难忍,开口仍留已尽知。最好匡庐双剑合,不禁回望白云悲。
赠慧虚师
白发飘飘似鹤形,每因多病得身轻。日长睡起无多事,一串菩提一卷经。
送大来先生葬六首 其三
当年吏部公,四海多金石。今日素车来,曾否旧相识。
寒还将行过宿
忆初与子遇,我命如悬丝。子时顾我泣,岂意共边陲。
三岁相形影,孤雁常双栖。是夜足风雨,来将与我辞。
人情欲分手,先问后晤期。子今从此去,心知见无时。
死别在一割,生别长苦思。子生必思我,我死子安知。
同是笼中翼,一伏一出飞。人鬼不容发,安能复迟迟。
努力事前路,勿为儿女悲。孤灯久已灭,起视夜何其。
开户天地黑,鸡声惨以悽。
题我存新斋二首 其二
车马喧填户不开,身虽欲槁恨难灰。空斋最苦钟声近,夜夜还家半路回。
赠友人十二首 其十
几年灯火伴僧孤,香烬衾寒水一壶。他日鹿门山上梦,又应夜夜到边隅。
赠曹居士
一室萧然佛作邻,长斋惟与老僧亲。祇因世事难开眼,一卷诗书付后人。
赠净虚
閒云飘尽尔还留,万里长江一叶舟。风静波停山月小,碧天如洗夜悠悠。
大翁出塞亦既抱孙矣复连举四子戏赠二首 其二
三年四读洗儿诗,大漠维熊梦亦疲。纸笔未穷从所好,只愁风雪夜啼饥。
谢江南诸友寄笔墨
肯怯层冰骨已残,独愁破砚泪难乾。凭君寄我如椽管,写尽天山百丈寒。
释函可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753篇诗文
雨夜留戴子共榻
辛卯寓普济作八歌 其五
同社中诸子赋百韵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五
山雪三首 其二
秋月四首 其二
即事十首 其一
五更大风至旦晴明志喜
戏效读曲歌体六章 其四
雨窗读诗娱
慰老僧病
寄潘公
题王公六椽庵
示学人三十首 其十八
怀还山诸子
重和堡中八咏 其七 菜蕨
送尸林
塞上四时歌 其三
答
秋呓八首 其五
寒夜作
寄无坏师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三
访陈子二首 其二
戏效读曲歌体六章 其六
遥哭丁善甫梁渐子
示老马十首 其六
二高过访
同雪公游千顶纪事十首 其八
咏古二首 其二
寄陈三官
采菌二首 其二
戴孝臣从堡中来访四首 其三
赠红鸦
雪中歌
拈笔寄木公
示密训
槿言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六
同雪公游千顶纪事十首 其四
山梦
山境
月二首 其二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六
大翁出塞亦既抱孙矣复连举四子戏赠二首 其一
赤公同诸公游千山余不能从二绝 其二
赠友人十二首 其九
寄阿谁
题作么山居十首 其四
残菊二首 其一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二
冬日偶成十首 其四
雪中同阿字读柱江燕歌
接乡书二首 其二
雪中怀太翁
戴子卖衣买粟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七
黑雪
重过山寺看芍药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