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可
雪底燕歌不可听,千峰不见一峰青。几年心著寒灰死,敲碎他家老瓦瓶。
赠海城王令公五首 其二
衙斋如水小窗虚,一局残棋一卷书。未见便知非俗吏,祇疑丁令旧仙居。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八
要住只须瓢一半,要行只须竹一条。山中迥古无宾主,自来自去亦萧萧。
千山寄诸子五首 其四
千峰残雪挂松杉,月下孤僧经一函。何必浮山归便好,病躯今已委寒岩。
塞上四时歌 其一
三春不见一花开,独有城头散落梅。却忆江南晴日好,屐声齐上凤凰台。
答戴公
魔佛界非二,罪福性原空。章江与辽海,色味等皆同。
麋鹿亦可游,何必尽王公。冰雪亦可餐,胡为羡马湩。
昔日庞居士,家财沉水中。岂无男与女,相与乐融融。
但悟无生话,浮云任西东。
怀华首
山中兄弟几人留,料得堂前草已秋。欲把尺书凭雁足,又愁飞不到罗浮。
贺藏主师新筑
筑得幽居典却衣,土床茶灶厂荆扉。白云自许时来去,不放红尘一点飞。
谢诸檀越
龙藏多年始一开,菩提无种大家栽。应知此会非今日,共向灵山付嘱来。
千山寄诸子五首 其二
寸寸都堪屐齿留,此中何处觅边愁。饥来无限青松叶,更汲寒泉煮石头。
采菌二首 其二
三五趁晓晴,随云入涧壑。志与枯槁遇,荣茂非我乐。
顾视深草间,异种纷相错。恐是蛇虺居,根性乃独恶。
摈弃稍不严,美口成毒药。气化岂有殊,君子慎所托。
冬日偶成十首 其二
古人各有为,何况今之人。黄金葬神仙,白纸裹儒绅。
最苦狮子皮,束缚老狐身。为龟苦不灵,为麟苦不仁。
安得无为者,相与率天真。
赠友人十二首 其四
伯夷大笑入重泉,先代弓裘颈血溅。自是吹篪相和切,又看一雁度寒边。
木公寄衣
城中寄衣来,感激泪如湍。琼玖安足报,愿勿忘饥寒。
怀旧有感八首 其五
口说遍河沙,毛发不得力。人即任君欺,君欺君何益。
千山二首 其一
三月峰头春意微,昼晴时见一鸦飞。东沟林外闻人语,野老提筐摘菜归。
题作么茆屋
手结枯茆傍古幢,篱边流水亦淙淙。只愁云扰常关户,为爱山多尽著窗。
日午拾柴煨破罐,夜深把卷对残缸。山中豺虎原无毒,长护烟霞不用降。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七
稽首栖贤老,百拜华首台。少病复少恼,步履永康哉。
月缺必复圆,鹤去必复回。时序有循环,雪消春水来。
愿言各加飧,毋重念不才。
从千山携龙牙回约诸子同啖
不是山中人,不识山中味。采采须及时,盈筐叠山翠。
得以山中日,濯以山中水。恬淡本性成,微苦亦有致。
楮鸡非其伦,弟薇友石耳。携之入城郭,犹带山岚气。
一嚼清齿牙,再嚼沁心髓。愿言啮雪人,共领山中意。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三
雪里何人担布袋,沙弥望见笑声哗。昨宵好梦频频见,定是新城道士家。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十二
一僧尚年少,胡为耽幽寂。结屋在高层,萧然徒四壁。
寒至尚开窗,狂飙吹几席。仰眺远山明,俯视近溪直。
时来共话言,庶可慰朝夕。
释函可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753篇诗文
莞中
蒿里曲
寄寤明
阅未央遗集有初夏同予入循州访刘乃运兄弟诗末云令威他日归华表定 ...
还山忆旧十首 其七
寄讯僧住
喜陈子罢役
即事十首 其八
拈笔寄木公
遥哭一门师
大翁携来诸物俱典尽各赋一绝 其二 画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五
大僧行
崔氏筵食乾荔枝
山月
李公赎陈氏为尼三首 其三
得柱江书并诗因怀与治伯玉季纳诸昆季
送阿字游医巫闾二首 其一
赠少年道者
赠耿居士
读未央与莂公宅师谈金轮旧事诗有感用原韵
雨夜留戴子共榻
枯鱼过河泣 其二
示老马十首 其十
招诸公入社诗十首 其一 招不二先生
还山忆旧十首 其五
苏筑得丽服
笔管花
元日山中寄同难诸老
借书四首 其三
赠友人十二首 其六
还山忆旧十首 其八
借书四首 其一
闻柱江将至
临高台 其一
古别离二首 其一
遥哭千里
至日雪
梦匡庐
寄答曰庐诸子
送登彻僧主香岩受具
閒步
接乡书二首 其二
寄答禅人二偈 其一
送大来先生葬六首 其六
还山忆旧十首 其四
耻若新居成
示学人三十首 其十八
读未央上黄岩诗有感用原韵三首 其二
赠净虚
落花十首 其五
别千山
俗讴
送大来先生葬六首 其三
和栖贤和尚见寄韵
译鸟言七章 其六 鸠
刺翁来城见访
闻南塔易住持志喜
和栖贤中秋无月二绝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