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可
千群野鹿伴閒身,十里长松旧主人。松已为薪鹿为腊,争教破衲不成尘。
冯兄来言龙公入城同木公心公寓时心公得子口占
客言星聚塞烟微,青琐花砖共土围。夜半呱呱惊梦醒,却疑白板旧黄扉。
临高台 其一
临高台,望行尘。多少驱车向西去,曾无一个是新人。
示老马十首 其八
却恨当年白马来,骅骝遍地转堪哀。支公久已轻神骏,只合埋头向草莱。
至日雪
见说阳回何处觅,山山惟有雪风狂。几多束手茆檐下,又见愁添一线长。
耻若新居成
何曾离却一步地,泥灶柴门色色新。四壁任教涂白雪,萧然仍是去年贫。
辛卯寓普济作八歌 其二
乌藤矫矫长七尺,当时与尔初相得。瞿昙倒退愁弥勒,共誇有眼明如日。
今来绝域支冰雪,狮子昼眠狐跳立。藤兮藤兮讵终穷,恐随风雨兮化作龙,何日将予兮直上千峰与万峰。
月夜雪斋同诸子赋
奇哉吾辈犹在,绝域从他岁徂。一片月明尽看,三更霜白重铺。
但能谈笑无倦,即与家乡不殊。城晓乌啼客散,天高碛冷僧孤。
戏效读曲歌体六章 其六
大雪不得食,野雉马前飞。少年惜泥弹,只用马鞭捶。
鞭捶死亦苦,其柰腹中饥。
广陵感赋
旧堤杨柳不成裁,劫火经今五十回。瓦碎尚馀香粉腻,市喧疑是野魂哀。
高飞独羡扬州鹤,倚杖难寻月观梅。祇为繁华易消落,遍将清泪点寒灰。
李公赎陈氏为尼三首 其三
不是流人泪亦横,夕阳荒草诉中情。自抛家国甘心死,窃比冰霜彻底清。
玉麈柄边红粉净,孤鸾镜里白毫生。从今唤醒梨花梦,收拾残魂礼佛名。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九
閒踏荒莱见断碑,依稀篆迹似唐时。此中或是唐朝寺,问著山人总不知。
咏古二首 其二
采莲入深谷,养此眉与须。一朝事适逢,敢自爱幽隅。
以身为羽翼,岂曰为帝储。安危在一割,汉道争须臾。
卓哉四老人,山水本空虚。
笔管花
宛如青玉管,高卓白云间。神农有遗方,食此可驻颜。
驻颜亦何益,聊以备朝飧。或者轻我身,飘然返故山。
从千山携龙牙回约诸子同啖
不是山中人,不识山中味。采采须及时,盈筐叠山翠。
得以山中日,濯以山中水。恬淡本性成,微苦亦有致。
楮鸡非其伦,弟薇友石耳。携之入城郭,犹带山岚气。
一嚼清齿牙,再嚼沁心髓。愿言啮雪人,共领山中意。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三
何处非吾得志时,山麋野雀共嬉嬉。独行率意还同阮,但到穷途泪不垂。
遥哭丁善甫梁渐子
几回三笑度溪风,话尽仙羊恨转蓬。桂树折残天地老,花砖踏碎水云空。
幸将短发皈黄面,定有遗文化白虹。狮子独怜头尚在,雁声愁断大关东。
刘老翁
河东止一家,夫妇俱老瘦。膝下无儿孙,篱外无鸡狗。
我来度木桥,疾走出门候。麦饭杂菜羹,呼佛不离口。
赠李居士
本来面目无文字,执卷何须问老僧。爱汝清贫偏好学,寒窗风雪对孤灯。
卧月
塞上亦良夜,明月本无心。照衾复照面,一一感人深。
侍者劝予病中罢吟赋此示之
我死终无恨,我生良独艰。不因频得句,何以破愁颜。
释函可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753篇诗文
路中
解嘲步谦公韵
留别顾与治
博里歌 其一
题净瓶峰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七
重哭左吏部八首 其一
雪十二首 其十二
腊月一日大雪病中口占
冬日偶成十首 其八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二十
题铁岭花楼
赠寂庵师
怀还山诸子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
闻耀寰仓卒就道
栖贤先专普雨来及闽而返今冬阿字始至戏成二绝 其一
冬日偶成十首 其五
赠慧虚师
示学人三十首 其十八
桃源词二首 其二
接尔珍书
咏花六首 其五
秋月四首 其二
雨窗读诗娱
雪斋烧沉水香
怀岭南
暮钟二首 其二
赠友人十二首 其八
谢与乐兄赠药
怀大翁
重入山寄木公二首 其二
戊戌元旦
雪十二首 其一
怀旧有感八首 其五
得柱江书并诗因怀与治伯玉季纳诸昆季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七
戏效读曲歌体六章 其一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八
寄答禅人二偈 其一
赠辽阳陈令公十韵
冬日偶成十首 其三
木公寄衣
赠正修
和润季兄临死诗
燕衔花
闻薪夷游豫章
冯公冒雪入山同卧
九日送阿字
同社中诸子赋百韵
寒
送魏李二公灵榇回二首 其一
过北里读徂东集
首山律主过访
谢江南诸友寄笔墨
示学人三十首 其十四
送大来先生葬六首 其三
重入千山二绝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