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可
故乡到去想全非,恨不当年拔宅飞。逢著相知棋莫看,西风华表待君归。
赠心庵师
昔日牛头山上老,朝朝暮暮为谁疲。人生七十寻常事,心行如君自古稀。
借书四首 其二
上下几千载,治乱非一途。或时草木欣,日月光庭除。
或时鬼神哭,阴雾惨不舒。古笑我亦笑,古吁我亦吁。
哀乐岂有常,掩卷乃寂如。始知得与失,古今只须臾。
我心本洞然,天地还清虚。
次林茂之韵二首 其一
数间茅屋水东涯,四海为家不当家。钵底已无兼宿食,篱边犹忆隔年花。
典型独喜先生在,风雅徒令异代誇。自笑僧贫远行脚,担头犹有旧袈裟。
千山杂咏五首 其三
枯藤为幕月为阶,半卷莲经伴古崖。甲子坐穷寒未了,扫将残雪葬枯骸。
塞上四时歌 其四
牛车咿轧河上行,下有蛟龙冻不鸣。直待冰销能几日,寒风吹尽煖风生。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二十
住山须带住山骨,山骨山情自合宜。世间多少英雄汉,纵到深山也不知。
牛庄问阿字诸子信不得
秋风楖枥两肩横,草履狰狞布袋轻。沧海无踪鱼有腹,白云有路鹤无情。
行当野雪衣偏薄,吟向寒梅句亦清。老梦独能追去处,依稀犹见弟和兄。
苏筑得丽服
何以家园衣敝裘,寒边翻作五陵游。即今风雪全无患,绣锦重重一裹愁。
摘藤菜
清晓鸣辘轳,携杖入芳园。中有满架藤,稠叠铺绿云。
不雨色常润,无风叶自翻。圆实间深紫,灿烂吐奇文。
土人不肯顾,瓜茄乃盛盘。异种生岭南,移裁东海漘。
地瘠饶霜雪,弱质焉久存。一摘泪盈把,再摘心悲酸。
摘密休摘疏,聊以删芜繁。轻指莫动摇,恐或伤其根。
虽知冷必死,且护眼前安。昔日苏长公,题诗谪古循。
诸品独见推,谓可方吴莼。予今窜远碛,旧国变荒榛。
亲朋无一在,见尔如故人。柔滑淡相得,破铛煮泉新。
一筐贻北里,甘苦味共分。尔藤亦不幸,处处逢逐臣。
怀大翁
诗满奚囊麦满篝,别才几日忽惊秋。只疑弟劝兄酬处,白水山花一片愁。
黄熟香
黄熟可怜香,厥产在吾里。土人呼马牙,血结色微紫。
其次即乌云,其次即马尾。采择名女儿,纤纤勒玉指。
乾白净削除,细碎盈筐篚。江南竞崇之,曰此胜沉水。
沉水比佳人,此比隐君子。芳烈虽不如,甜静斯为贵。
豪达徇其名,贾人徇其利。遂使黄熟香,氤氲满天地。
我来大漠中,永谢芝兰气。何人遗此香,再拜泪及趾。
感别已经时,天外逢知己。非惟臭味投,恭敬桑与梓。
冬日偶成十首 其九
大圣有定业,何况兹凡浊。多福难自求,祸患依前躅。
劳劳亦何为,儿女同笑哭。颜夭蹠乃寿,顺逆多反覆。
安得达命人,任运保幽独。
暮钟二首 其一
壁灯燄短冷飕飕,独坐无人未觉愁。忽听山钟檐际落,一声声直到心头。
寄界系师
少小参寻老大僧,云山历尽碧层层。关东白日寒如水,欲寄清凉照古藤。
客有期予春初同入城者
一卧山中人事毕,重新细碎学威仪。休将白眼看林鸟,屡系长衣接涧麋。
才话入城心便小,尝教伴雪礼何知。由来分卫存深意,古佛遗模苦莫辞。
赠友人十二首 其三
两世持衡淡有馀,传家只有一楼书。年来方识全无用,那得神仙到白鱼。
残菊二首 其一
残菊深秋里,无人雪一堆。莫嫌憔悴甚,曾见十分开。
月二首 其二
月来静后多,况已刈禾黍。一望西尽头,茫茫不知处。
山境
山境只如此,一一皆可悦。有石无不松,有松无不雪。
日夕众烟空,微钟上初月。禽各静其枝,虎亦安其穴。
千峰一皓然,竟与人寰绝。仁义属荣华,道法徒餔歠。
我舌久已焦,我心久已决。安得一二人,把臂不须说。
题作么山居十首 其四
仰卧星辰见,雪来白满床。更添檐上溜,冰柱列成行。
释函可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753篇诗文
读未央上黄岩诗有感用原韵三首 其二
次林茂之韵二首 其二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五
同雪公游千顶纪事十首 其六
答戴公
题作么山居十首 其八
还山忆旧十首 其一
寄与公三首 其二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七
对与治怀莞羊诸同志
送尸林
示老马十首 其九
自题小影
山雪三首 其一
重留龙泉静室
忆故山梅
赠红鸦
雪晴见月
雪花歌
访华表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七
寿苗鍊师
暮过苏筑斋留题
夜坐偶成二首 其一
访无心师
重哭左吏部八首 其七
和掌邦弟二首 其二
柬苏筑
雪中访大翁
从千山携龙牙回约诸子同啖
元旦拈香
九日大风
寄澹归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一
山月
住金塔寺十四首
赠友人十二首 其八
雪十二首 其九
暮钟二首 其二
蜚声
赠友人十二首 其一
寄江南诸同社四首 其三
闻赤公扶病登山有怀二绝 其二
哭绳海先生
戏效读曲歌体六章 其一
柬我存
我存晓过
怀旧有感八首 其一
大翁出塞亦既抱孙矣复连举四子戏赠二首 其二
重和堡中八咏 其八 观鱼
戴子卖衣买粟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九
月下怀赤公
从驻跸峰移向阳二首 其二
栖贤先专普雨来及闽而返今冬阿字始至戏成二绝 其一
与希焦二道者夜谈漫纪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十四
卧月
恭和栖贤法兄奉怀本师老人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