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可
论交兹夕复何疑,屋角参横动远思。今世几人堪久别,他乡惟子许相知。
但看绿涨流桃叶,已是朱明负荔枝。去住总来成系念,一生憔悴此情痴。
寄讯僧住
少小孤寒实可怜,长成犹有蠹残编。前身野衲应留誓,不睹人间作业钱。
从千山携龙牙回约诸子同啖
不是山中人,不识山中味。采采须及时,盈筐叠山翠。
得以山中日,濯以山中水。恬淡本性成,微苦亦有致。
楮鸡非其伦,弟薇友石耳。携之入城郭,犹带山岚气。
一嚼清齿牙,再嚼沁心髓。愿言啮雪人,共领山中意。
招诸公入社诗十首 其七 招丁仙
归来莫羡海天宽,眼见天倾海亦乾。纵此社开时可到,千年那得一人存。
黑雪
关东有黑雪,今乃睹其形。青天无纤云,皎日争光明。
土人指往事,曰此非佳徵。清白本其性,远近无殊称。
厥色稍不如,遂加以黑名。雪尔宜自慎,最险是人情。
山雪三首 其三
山中清且閒,寒雪共朝夕。除却自行踪,并无麋鹿迹。
即事十首 其九
自顾安足惜,顾彼良可悲。安得天雨粟,毋令强别离。
乐神辞三章 其二
儿孙为田兮魂魄为粮,神年丰兮国为良。银者白兮金者黄,以赎命兮身面光,一人安居兮保边疆。
接乡书二首 其二
片纸来天外,封题自广州。开函不敢读,一字一生愁。
题去雁送寒还二首 其二
孤飞尔自可,回首念同群。欲向青冥诉,惟愁总不闻。
咏古二首 其二
采莲入深谷,养此眉与须。一朝事适逢,敢自爱幽隅。
以身为羽翼,岂曰为帝储。安危在一割,汉道争须臾。
卓哉四老人,山水本空虚。
赠毛居士
塞外逢君见所亲,壁间长挂一壶春。莫嫌混迹尘埃里,相识全归世外人。
心公以桂花糖寄山中
十载桂林消息断,何缘花气满烟岚。春来定借维摩榻,金粟如来许共参。
题且过庵二首 其一
山边架屋偏留我,双袖龙钟岂有他。道法也因长病减,閒情毕竟老年多。
自将破罐炊水食,偶就新篇向佛歌。昨日已过今且过,不知明日又如何。
示老马十首 其二
万仞崇冈还易上,人间最险是平康。若能步步如初步,历尽羊肠也不妨。
次郑元白韵
烟缕城头日未斜,曾来乞食到君家。于今年代非当日,始信人间有落花。
雨后每寻黄叶寺,春残惟听白门笳。临岐无住悲鸿渐,为数庭前树上鸦。
题谦公寄画梅
美人赠我一枝梅,岭上曾过十七回。骑马路边香不了,斜阳石压倚岩开。
博里歌 其二
噫于戏,鱼鳔著水交不固。
同雪公游千顶纪事十首 其八
不借仙人九节杖,石桥几度又攀跻。但随虎迹过岩畔,渐听龙吟隔涧西。
软枣必须亲手摘,老松不过与肩齐。淹留两日非关主,坐爱屏风近鸟啼。
闻老人复归华首台台上林木加茂有终焉之志恭纪
飞云峰下即华台,五百何年去复来。田地荒芜应再辟,松杉苍郁旧亲栽。
灵山一会依然在,塞外孤儿尚未回。三嘱龙天塞已彻,终期扑鼻岭头梅。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四
云散鹤飞何所止,殿台散木长横枝。閒寻旧日经行处,荒草犹眠半截碑。
释函可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753篇诗文
清晓
寄讯堡中吴子
静夜吟 其二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八
谢与乐兄赠药
咏古二首 其一
龙牙寄大公
赠友人十二首 其二
月二首 其二
题我存新斋二首 其二
古别离二首 其二
赠智轮道者
枯鱼过河泣 其二
真乘师临行口占
闻赤公扶病登山有怀二绝 其一
雪中同我存围棋
题我存新斋二首 其一
九日送阿字
博中
示老马十首 其六
送藏主师游长安二首 其一
閒步
北里暮归
怀堡中左氏诸兄弟二首 其一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六
送大来先生葬六首 其二
丙申除夕和栖贤辛卯除夕韵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三
客有期予春初同入城者
黄熟香
夜雨怀傅陈二子二首 其二
雪十二首 其五
月下怀赤公
允中老僧入山过冬
散淡花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六
寒夜偶成
和栖贤送阿字出塞诗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四
留别王子京
秋月四首 其一
赠少年道者
春夜怀耳叔弟
千山寄诸子五首 其一
大翁出塞亦既抱孙矣复连举四子戏赠二首 其一
辛卯寓普济作八歌 其四
吊昭君冢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三
示学人三十首 其十一
闻耀寰仓卒就道
闻薪夷游豫章
雨夜留戴子共榻
题净瓶峰
同澹心咏介子庭中蜡梅
戏似阿字
山暮
示老马十首 其八
访华表
哭左吏部大来八首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